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帝王系列·铁血洪武—明太祖朱元璋_孝廉【完结】(25)

  大家的心又悬起来了,不知这口头圣旨带来的是凶是吉,都转身跪了接旨。

  太监王三大声宣读道:

  “其禁称国公为千岁,禁称国公夫人为太君。其准称大人,×国夫人!”

  众人听罢这才惊魂安定,一两个老臣起立后不断拭着额上的冷汗,连连摇头,胆怯过这伴君如伴虎的岁月。

  然而他们又却贪恋利禄,没人愿抽身退步,不信?且听他们的对话。

  “朝为人上人,暮成阶下囚。”杨蠩叹道,“我对这侯爵也懒了心肠。”

  “懒了心肠?”梅思祖反问道,“那何不交还给万岁?”

  韩政接嘴道:“他舍得?连逾制的田宅、仪从也舍不得哩,何说侯爵?”

  陆聚道:“若用钱取,我也许会退;白退?”他摇了摇头,“我可是花大价钱买的哩;至于侯

  爵,乃用命换来,更不能退还。”

  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问一个伯爵道: “佘小三,听人说你说过,若能做一日侯,杀头也情愿,可是真的?”

  小名叫小三的佘某恭敬地答道:

  “回国公爷,小人的原话是这样的:若一个月杀一个,侯爷仍可做得;若一日杀一个,便做不得了。”

  人们为他的坦白而哄笑起来,胡美大声道:

  “说得好,做上了便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纵使只做三日,千载之下,子孙也因出了一个侯爷的祖宗而自豪光彩。

  因此,即便做公侯的都无好结果,也还是要做的。”六壬晓阴阳的刘伯温,是被冯胜强拖来的,他听得佘小三和胡美的对话,把它当成了大凶大恶的谶语,不觉脸色大变,失声叫道:

  “诸位大人休得乱说,谨防成了谶语!”

  众人听了,都不由一阵激凌,很为佘、胡二人的话感到恐怖。真所谓“瞻望前途,不寒而栗”,一时都收了笑住了口。

  偏偏正在想着如何了结朱元璋交给的案

  子的茹太素没有听见刘伯温的警告,见大家伙突然噤若寒蝉,忙问原因,他身边的左御史汪广洋对他作了说明,他也脸上变色,道:

  “佘大人、胡大人的话的确太凶险了,历来功臣难过太平关,当今以猛以严治国,诸位大人更宜小心,不然———” 话未毕,一个女人般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康铎止步,万岁有旨!”

  众人都吃了一惊,几乎同时收住了脚,回过头去,但见一小太监奔趋而来。

  康铎以为自己因是廖永忠的女婿将受牵连,吓得一膝向宫中跪了,浑身颤抖得有如风雨中的柳枝儿。

  小太监上前扶起康铎,道:

  “万岁爷要在乾清宫的侧殿召见你,快随我去吧!”

  小康铎像胸中揣了只兔子,战战兢兢地随小太监走了。

  群臣也不知康铎这一去是凶是吉,心中都沉重得像灌了铅,再也说笑不起来,一个个默默无言地散去。

  康铎来到乾清宫右偏殿,便见朱元璋负手立于书案前,似有所思。康铎在小太监通报后

  忙跪了下来,匍匐以进,口中山呼万岁。等皇帝回过身来宣了平身让起,他这才抬头偷看皇帝脸上,见他神色十分平静,心中稍安,却还不敢立即起身,等候皇帝挑明召见原由。

  朱元璋看了康铎几眼,对他说道: “明日,汝即偕故淮安侯华云龙长子华中,前去河南、北平、陕西三处,犒劳屯戍将士。一应犒劳物件,按例从当地官署支取,诏书已经写好。”

  说罢,他从书案上取过一轴黄绢,递与康铎,康铎接过,谢了恩,心中叫苦;“这不是好兆头了。华中之父是去岁有大过自尽的,华中当时虽未受到责罚,谁敢说万岁就放过了他呢?今日我竟与他一同受命,决非好事。”

  朱元璋因他仍然跪着,问道:

  “你有什么要上奏的?”

  康铎灵机一动,叩头问道:

  “敢问可否携带眷口?”

  “不得携带。汝等最后去陕西,就在那里随颍川侯傅友德讲武习文。多留心将士情绪,每月送一次密报给朕。朕对汝甚是亲信,莫要辜负了朕!汝新

  婚未久,可在陕西娶一小星。”

  原来是去监视前方将士!康铎心中狐疑不已,奇怪皇帝为何反而亲信起自己来。他谢了恩,忐忑不安地退出了乾清宫。 朱元璋也退入后面休息间。可是他压根儿没有倦意,满脑里只是晃动着廖秀娟的倩影,怎么也驱赶不去。他真不明,后宫女子成百成千,其中也不乏漂亮的,可是对他总没有多大吸引力。他御用她们,几乎不是出于喜爱的情感,而是由于理性的考虑。他是从元末的火与剑的交锋中冲杀出来的,亲身经历使他更认定这句俗语的正确性:打虎还须亲兄弟,上阵还须父子兵。不是吗?在十多年的厮杀中,有的老朋友背叛了他,如赵继祖、邵荣;有的亲戚背叛了他,如亲家谢再兴,但是,他招的十三个义子却没有一个背叛他的,这使他更觉得父子之情压倒一切。在总结列朝兴亡经验教训时,他认为周朝最为长久,主要是封建制的功绩,因此,他觉得必须尽力多养儿子,让他们众星拱月地拱卫京都,保卫朱家天下传之万代。基于这个认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