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帝王系列·铁血洪武—明太祖朱元璋_孝廉【完结】(44)

  “天意高远,世人难知,军师说得不错,不用多事,强解星宿。刘德,你再说一点乡邻间的事吧,朕很是喜闻。”

  受到鼓励的刘德借题发挥起来,道:

  “万岁降生那阵,同里人好几夜见有红光从万岁降生之屋升起,大家以为失火,便奔去抢救,到了那屋,红光却看不

  见了,以此邻里十分惊疑,没想到这红光乃是真命天子的护身宝物。小老儿还记得圣人母陈太皇后说过,她身怀圣人时,梦见天神给她一粒仙丹,放在掌中,熠熠生辉,她吞服后醒来,口有余香。不过,大家都只认为朱家将出个将相类的贵人,竟没敢料想会出天子!”

  朱元璋听到这里,心里叹道:“朕这才知道为何有些帝王,甘心受佞臣蒙骗了。刘德这些话,分明是鬼话胡说,朕却愿听;好在刘德只是为了取悦于朕,免遭朕谴,朕也正须有这等人宣扬皇家神异,光大皇家威德,以此,就不必责怪刘德了。”他于是说道: “朕小时虽偶然听得皇考皇妣暗中议论,说朕定是前贤转劫投胎,才有种种异事,朕那时也不过以为会做一代明臣,哪敢望九五之尊?”

  朱元璋在这里说的最后一句倒是实话,就是他拜彭莹玉为师时,想的也不过是“学得文武艺,八月十五杀鞑子”;当了一方元帅以后,也只希望做个开国功臣,凌烟阁画像题名;就是做了吴国公,他也没敢奢望能当皇

  帝,因为当时陈友谅、张士诚、刘福通的力量比他大得多,威望也比他高得多啊!他因此才毫无疑义地接受老儒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成为当时最后一个称王的起义将帅。

  而最后称王的竟成功了!朱元璋虽然自负计谋高出群雄一筹,然而也觉得首先还是靠冥冥之中的那个神灵,是靠上苍赋予他的天命。 刘德却急于求得皇帝的宽宥,见皇帝总不吐出这样的德音,着了急,按着胡惟庸“拣好听的说,就说皇帝少时就有非常人的举动”的教诲,又向朱元璋捧出一顶高帽子。

  “不说小老儿等肉眼凡胎之人,就是高彬法师,最初也以为万岁爷也只是将相一流呢。万岁爷还记得十三岁时给小老儿放牧猪时打虎杀牛的事吗?”

  朱元璋见到刘德提起这两件事,心里又犯了嘀咕:打虎的事,倒可以由你说个天花乱坠,然而杀牛的事,任你舌有莲花,也说不出光彩来,为何提起?当初同做杀牛犯的伙计就在面前,你刘德若说了假,就不怕吃他们揭穿,闹得

  下不来台?

  谁知刘德不等朱元璋说话,便叙述开了: “那一春,刚十三岁的万岁爷去放猪,将猪赶到山坡上便睡着了。那年太平附近正闹虎,有一只黄斑猛虎伤了不少人畜,县衙门征集了好些猎户,都奈何那畜生不得。这一天,那畜生正好藏身在万岁爷睡觉的地方。那畜生闻见人肉香味,便偷偷踅了过来,向万岁爷爬去,那时,小老儿与这位徐家大郎———”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来,用食指指着徐达。

  立刻,他的这一举动招来殿头官威严而悠长的喝斥声“呔———”,原来,刘德的不呼徐达的官名已是失礼,更何况他还用食指指他呢?

  当下刘德吓了一大跳,立即闭了嘴,只可怜巴巴地看着皇帝。

  朱元璋是何等聪明,他已听出刘德的叙述对自己十分有利,便以少有的宽容姿态说道:

  “汝不知朝廷礼仪,朕不怪你,应称他们的爵位官职。”

  刘德胆大了,继续说道:

  “那日,小老儿与魏国公(徐达)、江夏侯(周德兴

  )、济宁侯(顾时)等人均在山下,见那畜生欲伤万岁爷,俱大声唤了起来,谁知那畜生竟向万岁爷扑去,大家都以为万岁爷定遭大难,失声痛哭起来。又谁知万岁爷果是大星宿,小老儿看得明白,只见万岁爷身上飞起一只白虎,向那黄斑虎扑去。那黄斑虎当即跌下坡来,撞碎头颅而死。”

  说到这里,刘德向徐达发问了:“徐大将军,你还记得吗?事后我还请你别再声张,以免给万岁爷惹来大祸呢。” 徐达清楚地记得,是朱元璋戳着了虎眼,老虎才跌下坡来的,哪里有什么白虎?他更清楚地记得,当时刘德根本不在现场,而远在村里,哪里看得见什么白虎?不过,他犯不着揭穿他而使皇帝不快。他看得出,皇帝吃这一套,便含糊地点点头,道:

  “老丈真好记性!”

  刘德见一等国公的徐达也不敢戳穿自己的鬼话,更受鼓舞,继续编织他的天话:

  “又一回,万岁爷与徐大将军、周将军、汤(和)将军、丁将军和顾将军等十来个小豪杰在放牛时将小老儿

  的一头小牛杀来烤吃了,然后把牛尾埋在地里,却来告我道是牛钻土了。”

  说到这里,刘德略为停了停,好像意在休息,实则是想窥视一下皇帝的表情与殿中文武的反应。 朱元璋的脸色倒很平和,因为他已深信,刘德不会说于他不利的话,他现在关心的是,刘德将怎么把谎话编圆,编得既无漏洞而又维护了皇帝的面子。

  而殿中群臣的反应,可就十分复杂了。以徐达为首的几十个皇帝的同乡,或是亲自参与其事,或是耳闻目睹其事,都为刘德担起心来:刘德啊刘德,你也太大胆了,竟把谎话说到皇帝面前来了。你现在是难逃厄运:倘若你说皇上吃你重责了,你自然有欺君之罪;倘若你说你没有痛打皇上,则又是当面欺骗皇上了,也难免欺君之罪。总之,他们都认为刘德将没法收场。他们尽管对刘德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还恨对他们的高利盘剥,却不希望他受重责。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皇帝的老相识,杀了他于皇帝名声不好。他们希望皇帝此行一人也不要杀,使大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