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万岁,陛下 嘉靖:万岁,陛下(25)
当时还有一副长联,难度也相当不小,也堪称“杰作”: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53}
此联对得是异常工整,严丝合缝。然而,内容猥琐无耻之极,无一字不是屁话。国家取士、养士,却让他们的精力和才华都消耗在这种事情上,可悲可叹!
渐渐地,这股风气发展到嘉靖的例行公文乃至随口一句话,都有人赶紧作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吮毫染墨,将它们变成诗词歌赋。
某年正月,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雪,嘉靖对大臣们说:我正想见见大家,老天就下了这么一场好雪(“天赐时玉”)。就冲这句话,时任礼部尚书的夏言,迅即写成《天赐时玉赋》献上,搞得嘉靖“大悦”。
嘉靖二十六年,例行的天下官员朝觐仪式之后,皇帝发表敕谕,这本属官样文章,“旧例套语耳”,却有个叫陈棐的给事中,居然将这篇敕谕“衍作箴诗十章上之”,但这回马屁拍到了马脚上,嘉靖大怒,认为陈某不自量力,胆敢舞文弄墨,自附圣谕:“欲将此上同天语【等同于皇帝的话】,风示【传播于】在外臣工,甚为狂僭。”指责他侵犯了皇帝的话语权。陈棐得到的处分是“降调外任”。此人“素善逢君”,认定拍皇帝马屁总应万无一失,不意这一次“求荣反辱”,想必他也只好背地里枉叹一声: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不光孔孟门徒行此肉麻之举,神职人员也不甘寂寞。嘉靖十三年,朝天宫道士张某,发愤创作,连篇累牍写了一堆的诗。计有《中兴颂诗》二十一首、组诗《金台八景》《武夷九曲》《皇陵八咏》等。此外,但遇瑞露、白鹊、白兔等事,零零散散,“俱有诗上进”,简直是“颂诗专业户”。但张某不合于献诗之后,伸手讨要一篇官方序文,那意思显然是想把这些马屁诗以官方名义结集出版。嘉靖将此事“下部议”,让有关方面鉴定。“有关方面”的结论是,这些诗和它们的作者“猥鄙陈渎,僭逾狂悖,希图进用”。之如此,我的推测,一则张某创作过于“勤奋”,热情过高,“有关方面”早就不胜其扰,二则不能排除“有关方面”的人士心存嫉妒,不肯让他如愿以偿。结果,嘉靖看到鉴定书,也不耐细问,根据上述意见把张某抓到牢里关起来。
在“聪明人”看来,吟诗作赋并非歌功颂德的唯一方式,只要有心,方式无处不在,甚至更令被歌颂者感到愉快。下面的故事,是一绝佳之例。
嘉靖乃是“孝子”,在他眼中,母亲蒋氏系人间最仁慈、最高尚、最有道德的女性,这本来无可厚非。做皇帝后,他进而想在全国推行这个看法,让天下女子都奉蒋氏为典范———这就不讲道理了,但权力在他手里,别人也没办法。为此,他拿出一部手稿交给辅臣,是蒋太后所著《女训》,打算在全国发行。当时内阁首辅为张璁,次辅桂萼。张璁接到《女训》,“赞美,请上御制跋语于后”,请嘉靖亲自撰写一篇跋附于书后了事。这应对,尚属得体,不太过分。嘉靖本已同意照张璁意见办理,不料桂萼不肯省油,跳出来大献其谀:
《女训》一书,臣拜观详味。知天启中兴,圣贤继出,胚胎于此矣。
这话说得非常非常让人起鸡皮疙瘩,不译成现代汉语,恐读者有未尽解其作呕之处,试译如下:
《女训》这本书,微臣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反复认真学习,加以体会。由此才明白了大明朝所以承蒙天恩所赐,迎来伟大复兴,以及圣贤出世的局面,实在是始于并决定于那神圣的孕育过程啊。
“胚胎于此”之语,厚颜已极,不仅颂扬了《女训》这本书,暗中还美化了那次“神圣的受孕”。这并非我强加于桂萼的解读,他的的确确有神化嘉靖和蒋氏的意图,因为上述话语之后,他紧跟着就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让人眼珠子滚落一地的建议:今后,应该在所有怀孕的母亲中间开展“胎教”———原文如此,这是迄今为止鄙人所知最早出现的“胎教”字眼———而教材就是《女训》!桂萼以“将马屁进行到底”和“把蛋糕做大”的精神,深入展开论证。他建议:一、除《女训》之外,还应配备辅导教材,可将有关妇德的古诗搜集成篇,并且附上导读;二、从历代“哲妇”里选取十余人,运用她们的事迹,作为蒋太后思想的陪衬;三、再编一本图册,取材于皇宫后妃居处的绘画,以“花鸟寓目之物”形象地传达后妃之德,供学习者体会和感受。谈完“软件”,他转而对“硬件”建设出谋划策。此时,他狮子大开口,提出了令人震惊的构思———他要求政府投资,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普遍创办宣传蒋氏妇德思想、接受《女训》教育的女子专科学校:
嘉靖:万岁,陛下 嘉靖:万岁,陛下(26)
令两京、布政司、府州县,各修官女学。设庙,奉先代女师【女性杰出历史人物】之神【牌位】。傍有廊,为习女工之所。中一堂,为听教之堂【课堂】。选行义父老掌其事。每年十月开学,十二月止。其教矇瞽【比喻尚未启蒙】之人以《女训》一书,教令讲解背诵,量与俸给【适当发工资,以为奖励】。提学官【教育督导者】岁考阅之。又欲选大家有家法之人为媒氏【官方媒人】,凡女七岁以上入学,习《女训》者,书其年月名籍,令之收掌。国有大嘉礼【遴选后妃】,按籍而取之。则太子必得圣女,诸王及士大夫家亦有士行之女配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