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官册_高阳【第一部完结】(46)

  两立的地步。

  其时辽东经略熊廷弼正罢职待罪,他本无罪,是受人的倾轧排挤。在他当御史时,

  对东林并不和睦;而东林君子,反以熊廷弼有胆略,知兵事,有守辽之功,颇为看重。

  于是由于冯铨与熊廷弼有仇,劝魏忠贤借熊廷弼兴大狱,杀异己,把杨涟等人竟牵连罗

  织在内了。

  这是出于阉党徐大化的建议。魏忠贤的意思,本想加以别的罪名,徐大化认为不如

  指杨涟等人受了熊廷弼的贿,事涉封疆,杀他们更加容易。魏忠贤深以为然,指使锦衣

  卫北镇抚司的主管许显纯,逮捕杨涟、左光斗、周朝瑞、魏大中、袁化中下狱,指杨、

  左受贿二万银子,其余亦多少不等。

  阉党的手段极其恶毒,先“追赃”,五日一追比,等“赃银”追出来以后,再送到

  刑部治罪。东林君子,无不清贫,哪里来这笔“赃银”缴纳,因而每隔五天,便受一次

  毒刑——明朝锦衣卫的镇抚司,是个暗无天日的地方,所以都被拷打得体无完肤。史可

  法曾经花了五十两银子,买通狱卒,入监见了他的老师左光斗一次,所见到的,已是

  “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了。

  其时群情愤激,甚至有痛哭流涕的;于是孙奇逢置了一个大柜子,上面贴一张纸条,

  写的是:“愿救左公者,纳银此中。”左光斗对于京畿有许多善政,老百姓感思图报,

  踊跃输将;三天工夫就捐到了好几万银子,但赶到京师,已经来不及了。最为阉党所切

  齿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三人,已经死在狱中。杨涟死得最惨,土囊压身,铁钉贯耳;

  时间正在铄土流金的七月里,隔了几天才能进狱收尸,尸首已腐烂,面貌不可复识。

  丧事是由孙奇逢一手所经理。以魏忠贤的势焰熏天,孙奇逢敢作此举动,真可说是

  不怕死了!但孙奇逢自道是宫内大监多为近畿同乡,暗中为他多方调停,才不致被祸。

  结论是好人到处都有,公道终在人心;所以在任何黑暗恶劣的情况之下,都不必灰心,

  只要勇往直前,行心之所安,自有否极泰来的一天。

  非常可惜的,孙奇逢只讲了这一些亲身经历,便已去世;还有许多珍贵的史料,竟

  未能传给汤斌。

  在山中料理完了丧事,汤斌才回家乡。第二年主修了一部《睢州志》,家居读书养

  亲,到了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弘词,左都御史魏象枢和汤斌的同年,副都御史金钅求,

  交章相荐;诏命下达之日,州官亲自上门敦请。汤斌这年已五十二岁,想起轩太夫人的

  训诫,决定入征出山,拜别继母,入京应征。一到就住在那座野庙中,除了偶尔访晤魏

  象枢这些少数讲学的朋友以外,从不参加酒食征逐的应酬。

  此外就只像陆陇其、万斯同等人,慕名来访,除谈学问以外,没有一句话及于利禄。

  其中有一个是同乡旧交,过从较密。此人姓宋,单名一个荦字,号叫牧仲,河南商邱人,

  是大学士宋权的儿子。

  宋权是前明天启五年的进士,崇祯十七年当到顺天巡抚,驻于密云;到任第三天,

  李自成陷京师,崇祯帝殉国。宋权不敢弃官自全,用计杀了李自成的部将黄锭,维护地

  方治安。多尔衮入关,命宋权仍旧当顺天巡抚,在任内上了一道有名的奏疏:

  旧主御宇,十有七年,宵表旰食,声色玩好,一无所嗜。不幸有君无臣,酿成大乱,

  幸逢圣主歼乱复仇,祭葬以礼;倘蒙敕议庙号,以光万世,则仁至义尽,天下成颂。

  因此,清朝谥崇祯帝为“庄烈憋皇帝”,陵寝名为“思陵”。宋权在同一奏疏中又

  说:

  明朝军需浩繁,致有加派,有司假公经私,明征多怖暗征,公派外有私派,民团已

  极!请照万历初年为正额,其余加增,悉予蠲免。

  明朝末年在田地上的加派,搞成老百姓不得不弃田而逃的怪现象,一方面田地荒芜,

  连年灾荒;一方面铤而走险,为流寇所裹胁,所以宋权这一建议,实在是经世济民的谟

  猷;多尔衮欣然嘉纳,而天下有多少人受惠于宋权这一番话的,已无从估计。

  到了顺治四年,宋权擢升为国史院大学士;那时宋荦己十四岁,以大臣子弟而被派

  为侍卫,以后调任外官,这时复调回京,任职理藩院院判,他跟汤斌从小就熟识,又最

  佩服汤斌,如今异地重逢,倍觉亲热,所以经常到野寺中来相访,论关系在师友之间,

  每来总要请教文章政事,汤斌知无不言,视如兄弟。由于投契的缘故,两人结成了亲家,

  宋荦将他的长女,许配给汤斌的第三个儿子,今年十九岁的汤沆。

  礼部书吏,特地到野寺来通知,博学弘词的试期,已经决定,定在三月初一。接着,

  宋荦带来了更详细的消息。

  “仪制是,先在太和殿前行礼,然后在体仁阁下应试。”宋荦说:“试毕赐宴,待

  遇十分优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