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官册_高阳【第一部完结】(55)

  疏虞,冷不防冲了出来,岂是儿戏的事?”

  “王公!”汤斌这样说道,“拆数千民居,以开跸道,我总觉得期期不可。皇上此

  来,问民疾苦,不但早有上谕,且亦见诸行事,昨天有人来说:亲见皇上在高邮堤上,

  抚慰修堤的民工,圣德如天,或者反不以拆民居开跸道为然。王公,这一层请再思。”

  细细一想,王新命的原意有些动摇了,他害怕的是责任,“如果皇上怪罪,何词回

  奏?”他问。

  “有罪归我承当。王公。”汤斌很快地说:“若蒙诘责,请你都推在我身上好了。”

  这一个疑难,总算由汤斌一肩承挑而解决,于是他即日就道,赶到淮安去接驾。船

  行的工夫,不肯白白消耗;实际上亦不容他有偷闲的机会,文案山积,就在船中处理;

  六天六夜,不曾上床,看到倦不可当时,只合一合眼,不久又见他手中握笔,埋头于案

  牍之中了。

  因此,一到淮安,被召人行宫时,皇帝大吃一惊,“汤斌!”他问,“你可是病

  了?”

  “启奏皇上,臣顽躯粗健。”甲

  “那么,你的脸色为何这么难看?”,

  “此当是缺少睡眠所致。”

  “身子也要紧。”皇帝说道:“俗语道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须

  为我,为百姓珍重。”

  “是!”汤斌感激与惶恐交并,伏身谢恩。

  “你在苏州,不必预备什么!”皇帝说道,“今天已经十月二十了,我得在年前赶

  回京去;明天就由扬州、仪征直赴江宁。回京的时候,再看情形;如果能到苏州走一走,

  也不必预备,更不可骚扰百姓。”

  “是!”汤斌万分欣慰,“臣仰体圣意,务绝纷华,力求俭朴,已饬臣属下,唯以

  一片实心,上答至知。”

  “这才是!”皇帝说道,“你就回苏州吧,略为料理料理公事,赶到江宁等我,河

  工上的事,我要好好问一问他们。”

  “是!”汤斌退出行宫,随即上船,解缆向苏州而去。

  回到苏州,忽然接得镇江知府专差飞报,御驾行程改变了计划。皇帝原来由运河南

  下,与扬州由长江折而往西;这一夜泊舟仪征,忽然西北风大起,往江宁是逆风,往苏

  州则是顺风,所以临时决定,扬帆而东。

  于是乘沙船启程,第二天一早到了镇江,幸金山寺盘桓了一整天,当夜开船;沿运

  河往东南走,过丹阳、常州、无锡,都未停留,顺风顺水,一昼夜走了三百六十余里,

  在浒墅关泊舟。汤斌和王新命,都赶到船上谒见。

  “不想在这里又见面。”皇帝笑道,“冬风得便,让我能一览灵岩、虎邱之胜。”

  “是!”汤斌这时不能不实说了,“臣死罪,不曾预备跸道。”

  “喔!”皇帝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督臣原曾拟修治跸道,臣以需拆除民居数千,而且日子上也来不及,故而不曾预

  备。臣请罪!”

  “请什么罪!”皇帝十分欣慰地说:“你干得好!这才是我的意思。”

  王新命一听这话,暗叫一声:好险!如果不是汤斌阻止,一定大拂圣意;而老百姓

  更要唾骂,搞得两面不讨好,非丢官不可。

  “你们回去吧!明天我骑马到苏州。”

  皇帝善于骑射,舍舟策马,迎着晨曦,由阊门入苏州;老百姓夹道跪香,而街道太

  狭,以致御驾不易通过,弹压的差役兵丁,不断拿皮鞭子抽打叱喝,皇帝大为不忍;一

  面阻止,一面下了马步行,传旨:百姓不必跪接。

  苏州的百姓,兴奋若狂;从古以来,正统之君曾巡幸江南的,数不出几位,民间不

  断提起的,是“正德皇帝下江南”,名为“亲征宁王宸濠”,其实是任性来玩一趟,一

  路骚扰,无所不为,以至于有幼妇少女的人家,无不是白昼闭门,夜不安枕。这一次听

  说皇帝南巡,虽知道不会成为明武宗第二,但天威不测,又听说江南总督有拆民居、辟

  跸道的主张,但是由新任汤巡抚压了下去,到底不知道皇帝的意向如何?万一龙颜震怒,

  总是百姓遭殃,所以跪香之际,还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

  现在看皇帝是这样和颜悦色,好得令人不能相信;然而不信亦不可,事实摆在那里,

  皇帝欣悦的笑容是装不出来的,就算能装得出来,也教人感激涕零;想想七品官儿的县

  大老爷是如何威风,就知道皇帝的笑容多么宝贵了。

  皇帝是真的高兴,因为他此来就是要收服民心;而民心向背,已经非常清楚了。他

  在想,如果不是汤斌坚持不拆民居,那么他今天到苏州来,就绝不会受到这样的爱戴;

  即令自己有爱民之,依然不能为百姓所了解。照这样说起来,汤斌实在应该奖励,应该

  重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