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儿知道了。”
郭烨垂头丧气地转过身钻进马车中。
郭嘉与贾诩一同望着车队离去,二人表情渐渐从暖洋洋的笑容变为平静,继而沉重。
场面沉静,贾诩打算告退离去。
他不知道具体军事情报,却从长安内的动静看出端倪。
军营整军备战,官员各个心事重重。
加上郭嘉急迫地送走儿子和夫人。
看来,关中的战火,即将重燃。
“先生,元直,孝直,士元三人已在府内等候多时,请先生与我一同去与他们议事。”
郭嘉在贾诩想要张口告辞之前先发出了邀请。
贾诩面不改色,心中却惊讶无比。
望着郭嘉郑重的神色,贾诩明白。
他上位的机会来了。
一个郭烨的师长,不足以让他服众上位。
现在,关中危机,大军不日即将兵临城下,这种危难之时,正是才华过人之辈大展身手的机会。
贾诩随着郭嘉入府,在偏厅之中,法正,徐庶,庞统三人久候多时,却并没有互相攀谈。
他们不知道郭嘉找他们来的目的。
脚步声传来,三人精神一震,见到郭嘉走入,起身行礼,而后见到贾诩,三人有些迷茫。
他们只知道贾诩是郭烨的师长,贾诩过往的事迹,就算知道一些,也没有太多惊艳之处。
郭嘉在主位上坐下,而后对徐庶说道:“元直,将所得情报一一告知文和先生。”
贾诩气定神闲地坐着,不卑不亢。
而庞统,法正和徐庶,则真的感到了震惊。
情不自禁地再一次将目光投向贾诩,仿佛重新认识他一般。
将军情告知贾诩,不是什么大事情。
而是郭嘉指名道姓要徐庶来说,并且在这种场合下,其中隐喻已经很明显了。
郭嘉是要让他们先摆正贾诩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可让他们迷惑的是,如果贾诩这么被郭嘉重视,为何郭嘉不早点儿用他呢?
徐庶绞尽脑汁也想不通,诸多猜测和想法暂且搁置一边,徐庶表情严肃地将关中面临的形势一一告知了贾诩。
贾诩听罢后若有所思,望着郭嘉轻声道:“主公,莫非你打算杀袁绍与曹操个片甲不留?”
如今,他已经可以正式称呼郭嘉为主公了。
贾诩此言一出,庞统,法正,徐庶,皆露惊容。
他们见郭嘉没有开口否认,更加震惊。
关中有地利,郭嘉只要调集兵力,拖延防守下去,袁绍曹操必定退去。
这样的应敌策略,虽然保守,却万无一失,足以让郭嘉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就是,不败之地未必能胜。
被四人聚焦,郭嘉淡淡道:“我料袁绍想要关中,曹操想要趁机消耗袁绍,无论他们谁如愿以偿,我不但没有半点好处,反倒被人利用,无缘无故要打一场得不偿失的仗,呵呵,我想,我要正式占据关中,要让关中真正成为我的属地,这一场仗,我就必须胜,而且大胜。”
或许这不是一战定江山,却对郭嘉而言,这场仗,只有打胜,他才能确立天下诸侯中的地位。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诸侯霸主,无惧天下
第四十二章 笑谈如故
“主公,只要坚守不战,袁绍与曹操迟早退去,若冒险出击,形势将会变得诡谲难测,还望主公三思。”
在确定了郭嘉的战略目标后,徐庶面露担忧地劝谏道。
在场五人,包括郭嘉在内,大家都十分清楚,袁绍是外强中干,徒有虚名。
此时率军来攻,多半是这些年连战连捷,自以为天下无敌,把横扫天下看得太简单。
但是曹操不同,夹缝生存,几番死生逆转,加上曹操治军用兵都是当世翘楚之辈,若只有袁绍,郭嘉要打也就罢了,加上了曹操,鹿死谁手,胜败难料。
摆在郭嘉眼前的局势,进攻是冒险的,防守却能立于不败之地。
郭嘉神情肃然,语气冷漠。
“曹操能扭转吕布偷袭兖州的败局,袁绍能逆势强攻反弱为强将公孙瓒逼入绝境,我,如果在曹操和袁绍面前只能守而不战,那么,我等不如卸甲归田或举城投降罢了,还谈什么廓清四海,澄清宇内。”
许多年以前,郭嘉曾经对张燕说过要折尽天下人雄。
欲成大业,若不能击败世间英雄豪杰中的佼佼者,就不可能站在江山的巅峰。
诸侯之间,地位很重要,除了政治地位,一个世间公认的强者,单凭仁义德行,不足以信服,武力才是根本。
强者与弱者,必须通过直接对抗才能判出高下。
诸侯强与不强,不是看属地,不是看兵马数量,而是战争结果。
“这一仗打完,必须要让天下所有人知道,敢犯我者,必须付出代价。今天,曹操和袁绍来了,明天,如果刘表来了,后天,如果韩遂马腾来了,我要让这些诸侯们永远记住一个事实,不管你带多少人马来,绝不可能安然无恙回去。”
郭嘉口气坚决,目光凌厉。
堂下四人瞧得清清楚楚,郭嘉的杀意与战意在这一刻四散弥漫。
徐庶不再劝说郭嘉回心转意。
他已然瞧出,郭嘉心底的怒火已经到了按捺不住的地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