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主要驾驭文武,城府极深,一般人从表情上根本无法看出他内心的喜怒哀乐,郭嘉亦如此,这些年总给外人一副笑呵呵不温不火的样子,与人为善,亲民如子,哪怕是官员犯了些小错,郭嘉也只是微笑着告诫一番。
如今,郭嘉表情只不过很严肃,但是熟悉郭嘉的徐庶知道,袁绍和曹操已经让郭嘉怒意滔天了。
关键不是攻还是守的问题。
哪怕郭嘉坚守不战,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在函谷关对垒的两军,势必会给关中民生造成极大影响,时间一长,关中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会再次陷入动荡。
可以从百姓的角度去设想一下就十分清楚了,距离不远的函谷关在打仗,外面的敌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席卷关中,他们还能安心下地耕作吗?寝食难安才是真正写照。
因此,郭嘉要打,要尽快结束战争,不但要通过这一场战争确立他在天下诸侯的地位,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削减这一场战争对关中的消极影响。
“主公是否已有破敌妙策?”
既然郭嘉有了目标,那么这个过程,想必也应该成竹在胸,法正出言相询,想要听一听郭嘉的破敌之策。
在四人凝视的目光下,郭嘉严肃地点点头。
“我心中已有大致策略,不过细节之处,还请诸位一同斟酌。”
一夜未眠,郭嘉,法正,庞统,徐庶,贾诩,五人一直商议到了天将微亮时。
“如此,诸位还是先回去歇息一日,明日各司其职,我等且先看一看,袁绍和曹操会怎么做。”
神经稍微一松弛,郭嘉就感觉到倦意袭身,表情一缓,带着关切的微笑对四人说道。
却不料贾诩起身对郭嘉拱手,平静地说道:“主公,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在下即刻前往函谷关助张将军一臂之力,这就告辞。”
紧接着贾诩之后的庞统也起身拱手朝郭嘉肃容道:“主公,在下也这就动身前往武关协助严将军。”
二人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
郭嘉不再劝说,扭头对徐庶说道:“元直这就拟书给文远和希伯,文和与士元军中官职就以军师中郎将暂定。”
贾诩和庞统眼中露出惊讶之色,肩上任务仿佛重了一些,却令他们斗志更旺,对郭嘉如此厚重的信任感到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感谢。
既然郭嘉让他们担任军师中郎将而不是军师祭酒,说明他们有权力调动兵马,已经是有实无名的主帅。
而且给张辽和严颜正式发去文书,其意义也就是通知他们在必要时候必须交出军权,让贾诩和庞统来统领。
这个做法只是暂时,事急从权,不是郭嘉否认张辽不如贾诩,严颜不如庞统,而是这一场仗,郭嘉的战略思路,贾诩和庞统经过一夜合议,已经完全透彻地了解。
在现在这个紧张的时局下,郭嘉不可能亲自跑去函谷关或武关对张辽严颜面授机宜。
况且贾诩和庞统应该明白他们是去做什么,不是争权夺利,他们即便现在有兵权,战事一结束,仍旧要交出来。
庞统与贾诩同时出门离去,平凡的背影,坚定的脚步,还有着文人独有的风姿儒雅,郭嘉举目望去,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凤雏展翅,毒士争锋。
从昨日得到军情到定计应敌,郭嘉的应对十分快,并且果决。
大难临头时最忌讳当断不断,这一点郭嘉一向做的令人叹服。
其实很多年以前,郭嘉就在思考他如何做一个人主,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君主。
最后,他想起了刘备的话,刘备说过,曹操做什么,他都要反其道而行,这样就能成功。
郭嘉借鉴不是刘备的话,而是思路。
袁绍的缺点,曹操的缺点,等等诸侯的缺点,郭嘉只要想得到,他就反其道而行。
袁绍多谋寡决,郭嘉要当断必断。
曹操性忌猜疑,郭嘉就用人不疑。
至于其他譬如孙策,刘表之流,能想到一些,就自省一番。
这样做究竟是好还是坏,是盲目还是智慧,郭嘉也不能下定论,人生的道路就这样,没有言无不实的预言家,一切,都交给时间来给出答案。
一日一夜没有闭眼,郭嘉让徐庶和法正都下去休息,他也回到内院中上床补觉。
大敌当前,郭嘉需要养精蓄锐,充足的精力是他作为统帅的基本。
一觉安稳,郭嘉从清晨入睡,到了临近傍晚才起床。
卧房中清寂无声,郭嘉坐起身,掀开被褥,身边少了貂蝉,少了蔡琰等妻妾伺候,显得落寞了些。
府中其他侍婢端着洗脸盆进入房中服侍郭嘉梳洗装扮。
“白日可有外人来访?”
郭嘉一边擦着脸一边随意地问道。
那侍女在一旁恭声回道:“来了好多贵客,他们不敢打扰使君休息,都在前厅等候着呢。”
“嗯?都是什么人?算了,还是我亲自去看看吧。”
这长安城中如今汇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不少新面孔,府中的侍女未必都认识。
有益州调任来的官员,有益州豪族,还有军中的一些将领,别说府内的下人,郭嘉也不一定全部都见了面能叫上名字。
穿好衣裳,郭嘉的动作仍旧不紧不慢,戴好武冠,确定没有不妥之处后,他才出了卧房的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