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和龙世昌一样,都没有留下遗体。
这几个指挥员中,只有第一叁五团第六连连长万福来是站着走下阵地的。而且他也带着
战伤──一枚两寸来长的弹片嵌进了他的嘴,下阵地时满嘴是血,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后来,留下了一道露风露齿的豁口。
直到今天,万福来老人还用这张露风露齿的豁嘴向人们叙说着那场悲壮的战斗,叙说着
自己那位忠勇的士兵,英雄的战友。
直到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第十五军第一叁五团第六连第六班还保留着老班长黄继
光的铺位──尽管他只当了不到半个小时的班长。
第六班的战士们每天都轮流为他们的老班长细心地整理内务。
就象他还活着一样。
他确实活着!
第一叁五团第六连每天点名的时候,第一个名字就是:
“黄继光!”
听到这个名字时,全连官兵脚跟“哗”的一靠,大声应答:
“到!”
就象滚过一阵雷。
──他们都是黄继光。
在 1998 年长江抗洪期间,笔者从电视屏幕上看见他们出现在洪湖、九江的大堤上。
那是一面旗帜:
“黄继光生前所在连”
在这面旗帜下嗷叫奔跑的,是一群满身泥水光着脊梁的男儿。
──他们都是黄继光。
笔者当时非常骄傲地大声对周围的人断言:
“洪湖、九江,从此无忧!”
上甘岭,血与火中几度沐浴
然而,在 1952 年 10 月 19 日的上甘岭战区,这场战事并没有象我们在电影中看
到的那样,就在红旗插上山头的那时那刻胜利结束。
敌人的劲头并没有被崔建功这拼尽全力的一巴掌煽将下来。
他还是低估了范佛里特这个老行伍。
20 日凌晨 5 时,第四十五师将 597.9 高地 12 个阵地悉数夺回不过一个多小时,30 架
B-29 轰炸机铺天盖地地扑向上甘岭前的这两个小山包,又是一次地毯式狂轰滥炸。
紧接着就是 16 个炮兵营近 300 门大炮持续一个多小时的猛轰。
这一次,冲上山头的部队连构筑工事的时间都没有争取到。
美步兵第七师第十七团和韩军第十七团部队数百名士兵又向潮水一般地冲来,与第四十
五师守备分队来来回回地杀成一团。两个高地在累计打退“联合国军”40 多次冲锋后,因
伤亡过大,无法补充,开始失去后劲,渐成招架之势。
战至黄昏,除 597.9 高地西北山梁的 4 个阵地外,其余阵地再次沦入“联合国军”之手。
守备分队再次被迫退守坑道。
范佛里特再次得势得手。
冲上阵地的美韩军官兵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这也难怪,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一场苦役的解脱。
真的解脱了吗?
第四十五师官兵们看着美韩官兵在山上欢呼,气得咬牙切齿。
妈那个×,美国佬骑在咱脖子上拉屎啦!
骂归骂,但这会儿崔建功确实有点没脾气了。
他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实施这种规模的反击了。
他的手中,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营了。
从 14 日开始作战,敌人白天进攻,表面阵地部分或全部失守 7 次,第四十五师组织夜
间反击亦有 7 次,其中 3 次全部恢复阵地,4 次局部恢复阵地。第四十五师投入了能够机动
出来的 21 个步兵连,这 21 个连队全部消耗在这两个不足 4 平方公里的高地上。上阵地时,
这些连队少则 140 余人,多则 210 多人,到了 20 日,能够站着的人数却只有这样一些不太
准确的粗略数据:
第一叁叁团:除第四连、第六连外,其余 7 个连队全部投入战斗,大都伤亡过半,其中
第一连、第叁连、第九连仅剩 16 人。
第一叁四团:第一连、第二连、第叁连至 17 日全部加起来就只剩 30 余人,后第一连、
第叁连各补充 110 人;第四连剩下 19 人;第五连除连长、政治指导员外,一个人也没剩下;
第六连至 20 日剩下 8 人;第七连一个也没剩下;第八连剩 16 人,后补入 145 人;第九连一
个也没剩下。
第一叁五团:战至 19 日,第一营全营只剩下 70 余人,后补入 75 人;第四连伤亡过半;
第五连剩 20 人,后补入 60 人;第六连剩 30 余人;第七连剩 11 人;第八连剩 20 余人,后
补入 60 余人;第九连剩 30 余人。
各营机炮连战斗时配属各连,伤亡不详。
……
全师累计伤亡数字是 3200 余人。
这个数字意味着第四十五师大部分步兵连队已消耗殆尽。
仅仅 7 天,在两个不足 4 平方公里的小山包上,竟差不多拼光了一个满员步兵
师!这个情况,从第叁兵团司令部,到志愿军总部,都结结实实地感到了震惊。
“联合国军”的伤亡也很惊人。
从 14 日至 20 日,美步兵第七师和韩军第二师累计投入 7 个步兵团共 17 个步兵营,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