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忽觉有一双玉手从身后绕过脖子,捂住了我的双眼。
凭那一抹清香与柔润,我就心胸一暖。
——哦,是子玉!女儿都长大了,还这么好闹的?
“噗哧......”后面的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没想到长久的分离,使她变得更加娇俏、顽皮,已过三十岁的人啦!
算来此时子玉年在三十岁之中,赖胭在三十岁之尾,我在四十岁之中矣......
我天生好静,没有吱声,可那两手越扎越紧。
我在默然中尽情地体验那久违了的童年情趣——
这苍天大地,有了人心与爱,就有了灵性,就让你对一切依依不舍。
尽管我未言语,却有一阵轻细之声滑入耳里:
“大耳朵哥哥......在你没回来之前,我做了好多好多梦,我要一个一个地讲你听。”
“真的吗?好哇!”我终于回言,但不想拨开她那捂眼的小手,“我现在有的是时间。这就讲吧!”
正两眼漆黑,相互斗弄,却不知何时,简儿、箫儿寻来了,他们见父母大人还用这种玩儿的姿势讲话,便一个搂我的胳膊,一个抬我的大腿,齐声喊道:
“小心喽!娘,快把这个大娃娃鱼抬回去吃哟!”
呵呵,简直是童话般的感觉......
你们信吗?
第十八章孝子归乡57乡校讲课
春天真的来啦,四处绿绿新新。
在扎扎实实地休息了一阵之后,人格外地精神起来。
一天,父亲在屋场前对我说:“耳子,乡校校管希望你去讲讲课,扩大孩子们的视野。”
“可以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正寻思该干点什么呢?”我刚好在赏景,抚着塘边飘然之柳叶,欣然地答应了。
想起当初,商老先生悠远深透的神情,我突然能体会到他那么高的学识,为什么要选择教书,和孩子们在一起。蒙昧的心多么需要人去引导、开发,仇恨的种子多么需要剪接、转移,悲怆的灵魂多么需要化解、安抚!
先生就是干这个的。
这个世界破碎了,精华也溢流到各处,那就让乡野的春苗红红壮壮、自自然然地成长吧。我想,今后若是生存无忧,讲学布道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套用现代的话说,这些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与未来!
因此,我提示父亲——
“我们老家虽说不很富裕,但陆续也分得了些田邑,要全力支持把乡校办好,让乡亲们及孩子有个丰富美好的精神家园,这样做也是积善积德,十分有意义的。”
父亲点点头,那饱经沧桑的脸庞流露出欣慰之色。他说:
“我们是得回报乡亲,是他们用汗水供给了我们的食粮,用生命保卫了一方的平安。”
父亲多慈善、多开通啊!
-
说做就做。
我作了一番准备,选择了一个好天气,带着从宫廷里抄录的经典书简,在小女箫儿兴高彩烈地牵引下,来到了乡校。
如今的乡校在父亲关照下早修整一新。
四面合围的小屋院,临街有个大门。各面栋房间分文、武、技等教室,中间是大操场,表演、开会的地方。
孩子们不算多,每班二、三十人左右,分低、中、高三个年级。男女生是分开学的。男孩以学文、练武为主,女孩以学织纺等技艺为主,识字、读诗为辅。
听子玉说,先行回家后,箫儿只有五、六岁时就上了乡校,对学校十分有感情,她可是踏着我与她娘的脚印在走呢!
那时的乡校,离我家不远,在赖城中心,不仅是孩子们识字、练武以及学些生产、生活技能的地方,也是集合乡民们开会、讨论大事之场所。
所以,那天乡亲们听说我来讲课,就纷纷要求先讲些天朝状况与“国际”形势,以及我们未来怎样。
虽然感谢乡亲们的好意和信任,但要求的话题太敏感了,加上我曾“护籍奔楚”的身份,他们或许还不清楚,但也不宜太过张扬,免得将来让刻意保护我的宋公为难。
斟酌许久,我终于决定给乡里的大人、小孩们讲一堂通俗的、类似现代人喜好的“人与自然”等知识性的课目,以及如何“道法自然”,维护“家国和平”......
话虽不是这么说的,反正就是这些意思吧!
而且我是从身边的小花小草,家乡的小山小河讲起的。
下一次就讲一讲我们的祖先“三皇五帝”之史载历史了,即像现代人所关心的那样“我们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的问题。再下一次课就讲一讲天朝的制度,社会和平与统一等问题,如果表述恰当的话,应该没多大的问题。
这要先看看乡民们及堂课的反映如何。
至于字词句章等文语基本知识,原乡校的先生们都会教的。
另外,我还打算跟他们宣诵一些最新收集到的“国风”及其中故事,他们会感兴趣的。
由于我原任周守藏室史的身份,赖城附近的一些有头脑、有兴趣的孩子们的家长都踊跃而来,听得兴致勃勃,有些话语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我几乎想把平生所学所思,都深入浅出地倒淌出来,也把神话传说与历史真实尽量结合,赢得了掌声阵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