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莱子新传奇_楚木【完结】(58)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讲课方式——自由、自在、自然。

  我亦激情在燃烧。

  ......

  “爹爹真可爱,讲的课真好,比我们原来的那些先生讲得有意思多了!”

  放学后,小女箫儿拉着我的手,自豪地夸耀道,她那娇嫩的小桃脸绽着天真活泼的笑颜。

  “箫儿,可不能这样说哦! 每个先生都有他的长处或优点,你爹亦有所不知道的东西。鲁国有个好学的先生,名叫孔仲尼,他常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是可取的学习态度。要知道,任何人都能做我们的师傅,关健在于你如何听,如何理解与运用,所以你在学校要认真听课,虚心学习,将来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懂吗?”

  “知道了,好爹爹!”箫儿扎着羊角小辫,蹦蹦跳跳,把拉我的左手摆得好高。

  简儿也拉着我右手欢快地走着。他比箫儿大几岁,也来听课了。

  他俩都是聪明可爱的孩子,有些事理不须引经据典,就能想象、发挥很多,这得益于他们都有一个聪明的妈妈和鼓励其学习的爷爷、奶奶,当然也有我的一些影响。

  这真是快乐的时光。

  中午时分,天格外的蓝,白云在飘移,鸟儿在鸣唱,我们仨一路快行回了家,赖胭、子玉做好菜饭正在门口张望,等待我们。

  爹娘亦安坐在门前,晒着温暖的太阳。

  没想到从大动乱的时空中一下子回到如此平和、美妙的境地里。

  当然,我们也没忘记与赖胭、子玉牵着娃娃们一起寻找三人童年认识、玩过的地方。

  这时候,最感动不已的就是赖胭。

  久违的景致太触目刺心了,特别是二十年前赖家遗留的残垣断壁。

  她不住地拉着我,顽强地前行,给子女们讲述娘家的变故以及与老家的因缘,眼泪汪汪的。

  是的,她又一次近距离地吊念,想到了远去的哥哥、母亲。

  子玉亦默不做声,她知道胭姐太多的悲惨故事。

  可她呢,更惨的在于没有“故事”,连亲生父母也不知是谁?更不敢跟简儿、箫儿们讲述。

  这样的旧游,恐怕还是少来为好,但对孩子们的成长与懂事无论如何是有利的,这也能培养他们的坚韧与勇气。

  人生真是一出悲喜交加、变化万端的剧目。

  我们要珍惜的就是平和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时辰。

  赖乡,现在似乎是世外桃园。

  只要你不多追求什么。

  第十九章 孔子三访 简语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盜贼亡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荆门《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第01枚

  第十九章孔子三访58我是人不

  可以说,我这一生最大的迷惑,就是孔子总能不失时机地寻来。

  有些故事,不仅他弟子记下了,连后来的庄子老弟都不厌其烦地记载着,使人想忘都难!

  当然他们记录的目的各不相同。

  我现在似乎领悟到,孔子的弟子是想借记我而记录他们自己,说得不中听一点,可能是借树我而树他们自己的学说,让人感到其著述的“神气”,或者说曾与“神人”打过交道。

  我早就说过,我不是“龙”而是人,更不是神,这非常重要!

  可直到现代,还有些人把我的著作吹捧得无边,到处讲课、出书。有的可能是为了混碗饭吃;有的也许是想借我出个名;还有的则是借吹我而吹他自己。

  试想,如果我的所谓“五千言”《道德经》真的那么神通广大,这个世界不早就“大同” 了、“和谐”了吗?

  当然,我不否认有很多真心崇拜我的人,有的认真学习、研究过我的思想,他们从我的话语中吸取了不少营养,也获得了一些现代人所称谓的“大智慧”。

  客观地看,我这个人在当时无非是比别人多学了一点,多看了一点,尤其是多经历和思考了一点,正如后来写过鼎鼎大著《红搂梦》的曹君子在其书中所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还要加一条,即“留心处处皆真理”,或“自然脉脉显道迹”......

  再对比一下,我之所以能在人类文明早期获得一些顶级思想与智慧,也不过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生活与思维相对简单一些,很容易抓到事物的本质与运动规律。

  加上我这人特别好静,能体验出自然的脉动与声响来,而不是我大脑特别发达。

  真的,这并不神秘难究!

  现代人容易被变化万端的世界与各种知识学说迷惑眼睛,也常常被日益涌现的物欲堵塞思路,这是认识事物的最大障碍。

  如何回归自然,直抵心灵?是现代人最难走、也必须走的路。

  欣喜的是今天已有不少人在反思,在平和自己的心态。

  这是我与你们能够心通的地方,也是我与你们能够“同在”的精神之源。

  我会永远追随你们脚步的!

  第十九章孔子三访57仁义扰乱

  闲言少叙。

  这次孔子费了点周折找到我,主要不是来求教,而是为把他所编的著作列入周室典籍中去,供人学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