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莱子新传奇_楚木【完结】(6)

  由于没完全认可“老子”或“李耳”是我老莱子,便把我的著作搞得“四分五裂”:一说《道德经》是“老子”写的,“言道德之意”;一说我作为“老莱子”只写过“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云云,后来又有人说我所写的这“十五篇”文章已经失传了。

  直到你们从我隐蒙之地荆门挖出的郭店楚墓竹简中,才见到我著作的原貌或一个大概的样子来。

  当然这是后话。

  由此说来,谁是我,你们或许知道了一点。

  第一章 千年家世02生于何时

  我生于何时?

  其实连我自己也不一定记得准确。

  但你们如果相信我是“老子”或“李耳”的话,就可从我一生的行迹中推测出来。

  我这辈子有三个重要时期,都与你们所尊敬的圣人孔夫子有关,尽管当时我作为师辈直呼他为“丘”。

  一是我在洛阳周都做官时期接见过孔子来访,后遭遇“王子朝之乱”离职。

  二是回老家“南之沛”改姓埋名做学问,又碰见过孔子数次来访,有一次庄子明确记载过。

  三是避乱到荆楚郢郊隐居时,孔子又来访过一次。

  这个孔夫子喜欢弟子记录自己的言行以及做家谱,时间几乎一点也不差错。

  假若你们有心去推算,我出生的年代是大致不错的。

  在此仅提示一点——

  史书上曾记载孔子“助葬”,那是我首次见到孔子,他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

  我十八岁就入宫了,孔子那次见我时,我已入朝好多年了。从我年长他约十岁推算,那我就生于公元前561年左右了。

  我出生前后中国是什么样子呢?

  按你们的说法就是“天下大乱、弱肉强食,晋楚争霸,小国遭殃。”

  关于这方面,史书上有多如牛毛的记载。

  我父母亲和商容老师讲得更为具体、形象。尤其是对家国的渊源,周王的无奈、无能最让人引颈长叹。当然,时间具体到哪一年,哪个地方,也不是处处战火、时时干戈。有时一场战争从扯皮、开打到收拾残局要拖好长时间,也不是牵动所有的人。那时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老百姓知道的东西不是很多很集中。可以说一个地方已打得不可开交,另一个地方还能花前月下。我也亲眼见过,当家国真正面临战争时,那人命、财产就不值钱了。

  不过战争都一祥。我亦目睹过你们的战争,人死得更多更快。一场战事牵扯的地域也更为广阔。有时敌人还没见着,人就没命了。

  春秋时期固然混乱,但在某些时间某些地方可比现代世界平和多了。那时,一年能打多少仗,死多少人,毁灭多少地盘?与你们的“一战”、“二战”比,与国内近百年战乱比,乃至与当前四通八达的交通事故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人们说春秋乱,是相对于西周的大部分统一时期或和平年代而言。春秋时代也是思想解放,行为相对自由的年代。比较地看,现代世界或中国在某些地方、某些层面上好像更糟、更无前景可言。

  看看你们近一百年来做了些什么,再看你们现在吃的东西,住的环境,生得病症,我还十分幸运没遭遇到你们这么压力巨大、竞争激烈的年代。比如那个时代有吃有穿有工作的人是不会傻到自杀的,特别是年轻人或孩子们哪会在和平之年的“打工”、“读书”时频频跳楼......据说你们还有“地沟油”、“毒奶扮”、“激素肉”以及一些吃了说不清后果的“转基因”植物。

  ——实在叫人不敢想象!

  看,闲话一扯就远了,赶紧打住。

  第一章 千年家世03老家在哪

  我的老家在哪里,现在恐怕不好说、也不好找。

  记得我避乱隐居及去世后,中原各国边界或你们现称的“行政区划”常常变异,使我的国籍都成了大问题,更不用说县籍、乡籍和里籍。而且我出生的乡里方位,早被岁月冲刷得难辨其象了。

  但你们要注意的一点是——

  既然已知我出生的大致年代,那我的祖国就不难判别了。

  至于司马君记载我为“楚国苦县”人,那是他没搞清我具体的出生时期。仅从传言看,把我出生的时空前后都拉大了几百年,那时候我的祖国宋国与老家相县赖乡已被楚国吞并了。

  不过司马君还是比较认真的,虽然没搞清我的国籍与县籍,但乡籍与里籍却没大错,这可能是他当时还跑到我老家考察、调研了一番,只是在用字上稍有差异。

  在这里,还要感谢我后世的一个父母官边韶。

  那是东汉时期,汉桓帝因梦见我降于殿堂,乃颁旨在我老家出生地建庙祭祀,正月派中常侍左棺祀老子,十一月复派中常侍官霸祀老子,又命时为陈相的边韶作《老子铭》。

  东汉陈国相边韶,他奉汉帝命为我刻碑,对我老家的调研也许更深入吧。

  事实上,在边韶之前,根本就无我家乡的地望考述。边韶之记也经历了后人的勘察。

  这是史书上第一次搞清了我的县籍,认为我是“相县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