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英雄男儿本性;
《格萨尔王传》中,还保留着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赞词,如:“酒赞”、“山赞”、茶赞”、“马赞”、“刀剑赞”、“衣赞”、“盔甲赞”等等,著名的酒赞是这样的:
我手中端的这碗酒。
要说历史有来头;
碧玉蓝夭九霄中,
青色玉龙震天吼。
电光闪闪红光耀,
丝丝细雨甘露流。
用这洁净甘露精,
大地人间酿美酒。
要酿美酒先种粮,
五宝大地金盆敞。
大地金盆五谷长,
秋天开镰割庄稼。
犏牛并排来打场,
拉起碌碡咕噜噜。
白杨木锨把谷扬,
风吹糠秕飘四方。
扬净装进四方库,
满库满仑青稞粮。
青稞煮酒满心喜。
花花汉灶先搭起。
吉祥旋的好铜锅,
洁白毛巾擦锅里。
倒上清水煮青棵,
灶堂红火烧得急。
青稞煮好摊毡上,
拌上精华好酒曲。
要酿年酒需一年,
年酒名叫甘露甜。
酿一月的是月酒,
月酒名叫甘露寒。
酿一天的是日酒,
日酒就叫甘露旋。
......
有权长官喝了它,
心胸开阔比天大。
胆小的喝了上战场,
勇猛冲锋把敌杀。
......
喝了这酒好处多,
这样美酒藏地缺,
这是大王御用酒,
这是愁人舒心酒。
这是催人歌舞酒,
......
除此之外,《格萨尔王传》还是民问文学素材的花篮,它的许多内容取自民歌、神话及故事,反过来,也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采集素材、借取题材的丰盛园地。如后来发展变化的民间歌舞许多曲调均取自《格萨尔王传》,有些歌调就是直接歌颂格萨尔夫妇的。再如题材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也取材于《格萨尔王传》,著名的《七兄弟的故事》就是将七兄弟为人们盖楼房的故事与格萨尔王的故事交织在一处,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再如为数众多、独具特色的绘画与雕塑也以《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情节为依据,绘成壁画,或将格萨尔当做护法神,雕塑其身加以供奉。《格萨尔王传》采用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文体,其中的诗歌部分,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中的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沟通古今的作用,它表现在意识形态、修辞手法,特别突出地表现在诗歌格律上面。例如:
猛虎王斑烂好华美,
欲显威漫游到檀林·
显不成斑文有何用?
野牦牛年幼好华美,
欲舞角登上黑岩山,
舞不成年青有何用?
野骏马白唇好华美,
欲奔驰倘徉草原上,
奔不成白唇有何用?
霍英雄唐泽好华美,
欲比武来到岭战场,
比不成玉龙有何用?
此类的诗歌在《格萨尔王传》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它不仅继承了吐蕃时代诗歌的多段回环的格局,而且突破了吐蕃时期的六字音偈句,成为八字音偈句。这种多段回环体的诗歌格律,在十一世纪前后基本形成并固定下来,直到现在也没有大的变化。在藏族民歌、叙事诗、长歌、抒情故事中的诗歌、藏戏中的诗歌以及文人学者的诗作中被广泛采用,成为藏族诗歌中最流行、最为重要的格律。
史诗运用诗歌和散文、吟唱和道白相结合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神话、诗歌、寓言、谚语、格言等融为一体,成为藏族民间文化的大集成。
早:《格萨尔王传》大约产生于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这段时期,比我国的《西游记》形成得还要早,而他们的故事情节却惊人的相似。
大:《格萨尔王传》结构宏伟,篇幅浩大。估计约有五、六十部之多,一百万诗行。不但荷马的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和弥尔敦的《得乐园》、《失乐园》望尘莫及,就是比号称世界最长史诗的印度的《罗摩衍那》还要长。成为目前所知的世界上少有的长篇巨著英雄史诗。
广:《格萨尔王传》流传甚广。在藏族各地区,《格萨尔王传》主要心民间说唱的形式流传,有很多专门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民间艺人,他们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另外,《格萨尔王传》还广泛流传于国外。200年前,有俄文版的《格萨尔王传》出版。1839年,出版了德文版的《格萨尔王传》,1905年,出版了藏、英对照本《格萨尔王本事》。1956年,在巴黎出版了《林土司本西藏的格萨尔王传》。
待:由于《格萨尔王传》属于民间文学,主要以说唱形式流传,故还需整理。1958年,中共青海省成立了《格萨尔》工作组,专门对《格萨尔王传》进行调查、搜集、翻译、整理等工作。至今已小有成就
格萨尔——岭国国王,故又称“岭·格萨尔”。尊称“南赡 部洲雄狮大王”,“降敌如意宝珠”。小名“觉如”。系森隆惹杰次子。在岭国王室中属穹居系(幼系)。为史诗《格萨尔》的主人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