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归者日众,中国(宋朝)禁之不止”①;其二,对于加强宋夏经济 文化交流,改善其境内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
五、攻占凉州 李继迁攻占灵州之后,声威大振,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不断向外扩 展,宋真宗在此形势下,派张崇贵等与继迁议和,“割河西银、夏五州 与之”②。至此,李继迁梦寐以求的恢复祖宗基业,重建夏州地方政权的 宿愿,已完全实现。但恢复祖宗基业,并非李继迁的最终目的,其最终 目的是不断扩充疆土,建立西夏国家,与宋辽争霸。因此,继迁在攻占 灵州后,旋即东攻麟州,未能攻下,于是回军西向,跨过黄河,越过贺 兰山,向凉州进军,从而揭开了宋夏争夺河西走廊战争的序幕。
凉州即今甘肃武威县。唐时置凉州,五代时号称西凉府,宋因之。
凉州居住着吐蕃各部,其文化素养较高。“且西凉蕃部多华人子孙,倒 会汉言,颇识文字”③。北宋统治者鉴于“蕃部族盛兵多”,其军事力量 比较强大,为了“藉西凉为腹背攻制”④,早已与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 结成联盟,并派丁惟清为西凉知府,与吐蕃首领共同治理西凉,从而加 强了对西凉的管理,使潘罗支成为李继迁的劲敌。
李继迁为了拔除这个钉子,比较顺利地一举攻下凉州,采用了声东 击西的战略战术。即集中兵力于盐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 扬言自骆驼口、车厢峡等路进攻宋朝的环州、庆州,而暗中却将他的军 队开往凉州。正如宋真宗一针见血地指出:“此必攻略西蕃而声言入寇 者也”①。这一着棋果然出奇制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公元1003年(咸平六年)十一月,李继迁进攻西凉府,杀知府丁惟 清,并改府为州。
李继迁攻占凉州,对于巩固夏州地方政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 种作用,正如吴广成所指出: “于是西夏势成而灵州永固矣。盖平夏以绥、宥为首,灵州为 腹,西凉为尾。有灵州则绥宥之势张,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②。
说明凉州也同灵州一样,对西夏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李继迁攻占凉州之后,不免志骄意满,丧失了应有的警惕。凉州吐 蕃六谷族大首领潘罗支,联合者龙族,事先设下埋伏,然后伪装愿意归 ⑤《长编》卷51,咸平五年正月甲子。
①《宋史》卷258,《曹玮传》。
②司马光:《温国文正公集》卷38,《横山疏》。
③《长编》卷51,咸平五年三月癸亥。
④《宋会要辑稿》第195册,《方域》21之21。
①《长编》卷55,咸平六年十月癸未。
②《西夏书事》卷7。
降,并请继迁亲自前去受降,继迁与其谋士张浦等商议是否接受投降。
张浦认为潘罗支请降有诈。他道: “兵务慎重,贵审敌情,罗支倔强有年,未挫兵锋,遽尔降顺, 诈也。不若乘其诡谋未集,一战擒之,诸蕃自伏。”
但继迁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反驳道: “我得凉州,彼势已促,力屈而降,何诈之有?况/TITLE>杀降 不详,尔勿疑,以阻向化之心”①。
继迁推诚不疑,欣然前往,结果遭到伏兵的突然袭击,大败奔回,“至 灵州界三十井死”。时为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正月二日,终年 岁,庙号太祖,墓号裕陵。其统一河西的未竟事业,由其子德明、孙元 昊相继完成。
六、对李继迁的评价 总之,继迁初步统一党项羌诸部,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以及 发展商业贸易,对于巩固重建的夏州政权,使党项羌族自立于民族之林, 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统治境内人民的生活,无疑起了重要的历史作 用。
至于继迁代表党项农牧主的利益,为了满足他们对土地和财富的贪 欲,不断对宋发动掠夺性的战争,既给宋朝沿边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 党项人民带来了危害,因此,是应当否定的。当然,从总体上看,李继 迁的一生还是功大于过,在西夏的历史上,仍然是一位值得肯定的历史 人物。
第六节西夏立国基础的奠定 李德明为继迁妻野利氏所生,小字阿移,生于公元981年(太宗太 平兴国六年),卒于公元1032年(仁宗明道元年),享年52岁。史称 德明“深沉有器度,多权谋”③,“精天文,通兵法”①。公元1004年(真 宗景德元年),德明嗣位,时年23岁,称定难军留后。李德明在位虽然 时间不算太长(仅29年),但由于他执行了一条保境息民,发展生产, 同辽、宋友好,以及统一河西的正确路线和方针,使西夏社会得到了较 快的发展,从而为西夏国家的建立进一步制造了条件。
一、与宋缔结和约,保境息民 公元1005年(真宗景德二年)春,宋政府在同李继迁长期进行战争 后,决心改变对西夏实行“姑务羁縻,以缓战争”②的方针,即实行罢兵 息民,以财货爵禄笼络西夏统治者,并主动向德明提出了媾和条件: “许德明以定难军节度、西平王;赐金帛缗钱四万、茶二万斤 (按此数有误。据吴天墀先生《西夏史稿》增订本408页—409页的 ①《西夏书事》卷7。
②参阅拙作:《论李继迁》,载《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