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简明西夏史_李蔚【完结】(32)

  总之,从驾御酋豪需要的角度去考察,元昊之所以赞同“尚武重法”

  的立国方针,实质上是为了承认诸党项酋豪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合 法地位。一方面,对于那些表示愿意效忠于自己的酋豪,尽量加以笼络 和重用;另方面,对于那些怀有二心的酋豪,则绳之以法,甚至大开杀 戒,以儆效尤。

  第二,稳定其统治的需要。“国家表里山河,蕃汉杂处”③。元昊统 治期间,其境内的民族约有七种(详总论),在这些民族中,尤其是河 西走廊的吐蕃、回鹘族,虽然被元昊用武力征服,但其酋豪仍然怀有二 心,时刻梦想着联宋复辟。史载: “自元昊取河西地,回鹘种落窜居山谷间,悉为役属。曹琮在 秦川,欲诱之共图元昊,得西川旧贾,使谕意。于是,沙州镇国王 子遣使入贡,奉书曰:‘我本唐甥,天子实我舅也。自李氏取西凉, 遂与汉隔,今愿率首领讨夏’。已而以兵攻沙州,不克”④。

  这表明元昊虽然统一了河西,但因长期割据于此的回鹘、吐蕃势力,仍 然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其酋豪居心叵测,局势很不稳定。在境内民族 成分复杂,民风强悍的情况下,如果不实行“尚武重法”的立国方针, 那么,要想巩固其统治,是不大可能的。

  第三,同宋辽抗衡争霸的需要。元昊立国时,四周民族政权林立。

  其北有大辽,西有高昌、于阗、龟兹,南有吐蕃、大理,东有宋。尤其 是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和文化,均处于 执牛耳的领先地位。元昊早在被立为太子之时,就树立了同宋辽争霸、 逐鹿中原的思想和抱负。尽管元昊有此雄图,如果不以武立国,推行“尚 武重法”的立国方针,不要说同宋辽争霸将会成为泡影,就是要得到宋 朝承认,也将成为不可能。随着西夏同宋、辽矛盾的激化,一旦同宋、 辽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更是无法稳操胜券,更不要说大获全胜了。

  第二节建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④《宋史》卷486,《夏国传下》。

  ①司马光《涑水纪闻》卷12。

  ②《西夏书事》卷18。

  ③《西夏书事》卷16。

  ④《西夏书事》卷15。参阅《宋史》卷258,《曹琮传》。

  公元1032年(宋明道元年)后,元昊为了称帝建国,做了一系列的 准备工作。

  一、改姓立号 元昊废除了中原王朝唐、宋的赐姓——李、赵,改用党项姓“嵬名”, “李、赵赐姓不足重,自号嵬名称吾祖”①。同时,元昊更名曩霄,自称 兀卒。“兀卒”为党项语译音,意为“青天子”,以示同宋朝皇帝—— “黄天子”相区别。

  公元1032年,为宋仁宗明道元年。元昊采纳开国谋臣杨守素“要必 建元表岁,以示维新”②的建议,借口宋明道年号犯了其父德明的讳为理 由,下令改显道三年为开运元年。但刚改年号不久,发现开运为后晋出 帝石重贵亡国之前用过的年号,于是又再改元广运。从此,西夏开始使 用自己的年号。

  二、建官制 元昊建国前,西夏官制比较简单,仅设有蕃落使、防御使、都押牙、 指挥使、团练使、刺使等职。这些模仿中原王朝的官职,分别由帐(一 家一户为一帐)、族的较大首领充任。到元昊时,由于统一了整个河西, 疆域拓大,其统治范围“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 地方万余里”①。同时,境内民族较多,元昊根据这种状况,为了适应称 帝建国的需要,其中央机构模仿宋朝官制,设立文武两班。皇帝之下设 有中书管理行政,枢密管理军事,三司(户部、度支、盐铁)管理财政。

  御史台管理监察弹劾。开封府(借用宋首都开封地方政府之名,实指管 理西夏首都兴庆府衙门)。翊(音奕)卫司(相当于宋朝的殿前司)管 宿卫、戍守及侍卫扈从,官计司管官吏人事调动和补阙。受纳司管仓储 保管和收支。农田司管农田水利和粮食平粜(音跳)事务。群牧司管马 匹饲养、繁殖和交换等。飞龙院管御马供养等。磨勘司管官吏考察和升 降。文思院管供御仪物及服饰制造。蕃学与汉学是党项贵族子弟及汉官 子弟学习文化的教育机关。其任务是为西夏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材。

  中央官职,自中书令、枢密使、御使大夫、侍中、太尉以下,都可 由党项人和汉人担任。

  在中央机构的官职,除了有如上述的汉官名称,还有党项语名称, 即史书上所谓的“蕃号”名称。如宁令、谟宁令、丁卢、素赍、祖儒、 吕则、枢铭、领卢、昂星、谟个、芭良、鼎利、春约、祝能、印吴、广 乐、叶令吴个、令能、庆唐、磋迈、昂聂、令逊、程谟、吕厄、僚礼、 创佑、阿克泥、德明,等等。

  在西夏官制问题上,有的西夏史专家认为,西夏官制除了由党项、 汉人均可担任的汉官之外,还有一套仅限于党项才能充任的“专授蕃职”

  ①《西夏书事》卷11。

  ②同上。

  ①《西夏书事》卷12。

  ①,即存在着两套官制,两个系统。

  我认为西夏官制,是一套官制,一个系统,而不存在两套官制,两 个系统。其理由如次: 第一、主张西夏官制的汉官、蕃官两套官制的同志,主要依据是《西 夏书事》卷11上的那段话: “而其专授蕃职有宁令,有谟宁令,有丁卢,有丁努,有素赍, 有祖儒,有吕则,有枢铭,皆以蕃号名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