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简明西夏史_李蔚【完结】(36)

  以上是元昊称帝建国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从这些准备工作看,尽管 元昊在恢复党项民族传统,提倡民族意识方面,做了种种努力,而且衣 冠文物、礼乐器用等方面有许多标新立异之处,一些典章制度,结合本 国国情,多少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但从总体上和实质上去考察,只不 过是中原王朝典章制度及其封建文化的翻版。正如宋臣富弼所指出: “得中国(宋朝)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 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①。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元昊称帝建国时,党项社会已经进入封建制,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其经济基础已经是封建性的,那么,它的上层 建筑,也就不可能不模仿唐宋,属于封建性的。何况元昊统治的地区是 中原王朝控制过的早已封建化的地区呢?

  第三节称帝建国 一、西郊称帝 公元1038年(夏大庆三年,宋宝元元年),元昊先在兴庆府的南郊, 高高筑起祭台,接着于十月十一日在幽雅的乐曲声中,在众大臣的陪同 下,登上了皇帝宝座,宣布西夏国家正式成立。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 法延祚元年。这年元昊30岁。

  元昊即位后,为了迅速组成能够体现蕃汉联合统治的强有力的政权 机构,及时任命了一批官吏。史载: “以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杨廓、徐敏宗、张文显辈主谋议, 以钟鼎臣典文书,以成逋克成、赏都卧■、如定多多马、窦惟吉主 兵马,野利仁荣主蕃学。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②。

  元昊任命官吏的名单,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所任官员总数12人,汉占其7,蕃占其5。表明元昊时期的 蕃汉联合统治,其人员的构成仍以汉人为主,这点与继迁时相反,与德 明时大体雷同。第二,从中央到地方,凡主兵马者均为党项人。这表明 西夏统治者认识到军权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只有将军队牢固地掌握 在党项人手里,才能有效地行使西夏国家的统治权。

  元昊称帝后,尊母亲卫慕氏为惠慈敦爱皇后,封妻野利氏为宪成皇 后,立子宁明为皇太子。

  ①《西夏书事》卷12。

  ②《西夏书事》,卷11。

  ①《长编》卷150,庆历四年六月戊午。

  ②《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同年十一月,元昊仿效宋朝皇帝,派大臣潘七布、昌里马乞率领兵 马护驾,亲诣西凉府祀神。

  公元1039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二年,宋宝元二年)正月,元昊派遣 使臣给宋仁宗上表章,阐述其祖先与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论证其称帝 建国的合法性,要求北宋朝廷承认他称帝建国。其表文云: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恭, 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 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七州,悉差肩而克。

  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真王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寸之封, 显蒙于割裂。臣偶似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衣冠既就, 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塔塔、张掖交河,莫不从 伏。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辐辏屡期,山呼齐举。伏愿一垓之 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于是再让靡遑,群集又迫,事不得已,显 而行之。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 孝皇帝,年号天授礼法延祚。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宽慈及物, 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 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防之患。至诚沥恳,仰俟帝俞。

  谨遣弩涉俄疾、你斯闷、卧普令济、嵬崖你奉表以闻”①。

  这表章实际上是西夏立国的宣言。表文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说理明白。

  夏国使臣带上表章,经延安辗转到达开封,面呈仁宗,仁宗当然不 予承认。但夏国的存在,并不以宋仁宗的态度为转移,一个朝气蓬勃的 “大夏”国家,已岿然屹立在宋朝的西方,并日益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元昊的称帝建国,标志着党项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是党项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因为它标志着西夏封建制的确立,它对我国 多民族历史的发展,将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二、西夏立国的必然性 西夏的立国并非偶然,而是有它历史的必然性,这从以下几个方面 可以清楚地看出。

  首先,西夏境内分布的各族,包括西夏王族鲜卑拓跋部,几乎一无 例外地都受过吐蕃王朝的统治,西夏统治的地区也大部分是吐蕃王朝统 治过的地区。在吐蕃王朝兴盛时期,各族首领虽然诚惶诚恐,俯首听命, 各族人民受尽剥削和压迫,但在侵掠四邻,尤其是富饶的汉族地区时, 其首领固然可以从中得到较多的掠获物。就是其士卒和部民也多少得到 一些好处。在吐蕃王朝崩溃后,各族虽然已经摆脱了吐蕃王朝的控制和 压榨,但因地小兵弱,各自为政,加之不断互相残杀掳掠,抵消力量, 无法扩大财富和荣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大有今不如昔之感。因此, 他们怀念旧王朝,怀念过去得到的利益。他们力图通过“立文法”去逐 步加以恢复。自吐蕃王朝崩溃后到西夏立国前,各族首领差不多都把“立 文法”作为向往和奋斗的目标。其所以如此,因为“文法成,可以侵汉 边,复蕃部旧地”①。“立文法”将会给他们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