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简明西夏史_李蔚【完结】(87)

  炼之声,曾为宋使所闻。史载:德明卒,宋吊祭使杨告在宴会厅上,闻 其东屋后若千百人锻声。告阴知其有异志,还朝秘不敢言,未几元昊果 叛”③。又如横山东部的茶山地区也产铁矿。“西贼所恃,茶山铁冶竹箭 之府”④。另一部分来自宋辽,即由出使辽宋使者冒禁多方购买。如公元 年(辽重熙二年),“乙酉,(辽)禁夏国使沿路私市金铁”①。但 更多的是来自宋朝,正如宋神宗时张方平所指出:“边关重车而出,海 舶饱载而回”②。这些从宋朝运回之物大部分为各类铜钱,此外,西夏还 于宋夏边境以盐易铁钱。“夏人茶山铁冶既入中国(宋),乏铁为器, 闻以盐易铁钱于边”③。说明西夏在宋攻占茶山之后,其铁的来源更加依 赖于宋。

  其冶炼技术比较先进。安西榆林窟壁画中的西夏锻铁图,采用竖式 风箱,一人坐于竖式风箱旁边鼓风炼铁,两人手持铁锤,密切配合,轮 番在铁砧上锻打铁制工具。

  所造兵器种类,一般为箭、枪、剑、铠甲、斧、刀等。其着名兵器 如下: “战车”——名叫“对垒”,可以载人填壕而进,是一种攻城的先 进武器。

  “旋风炮”——装置在骆驼鞍上,可以发射拳头大的石弹,是一种 十分精良的武器。

  “铠甲”——宋臣田况在《兵策》中赞美西夏“铠甲”的质量时指 出:“今贼(指西夏)甲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④。

  “神臂弓”——被宋人誉为“最为利器”⑤,约于神宋熙宁年间传入 宋朝。向宋朝献神臂弓的人究竟是谁?沈括认为李定所献,而朱弁则认 为是李宏所献。该弓的具体制作情形是“以厌(音掩)为身,檀为绡, 铁为枪镗,铜为机,麻索系扎丝为弦”。因为其射程既远且深,可以射 步至300步,“能洞重扎”①,神宗下令依样制造。南宋高宗年间, 抗金名将韩世忠所造的“克敌弓”②,就是仿照西夏神臂弓制造的。

  夏人剑:为一种随身佩戴的西夏宝剑。这种宝剑在宋朝享有很高声 誉,被誉为“天下第一”③。宋朝最高统治者以及文人学士,往往以得到 该剑为荣。宋钦宗曾“佩夏国宝剑”④,后来将它赏赐给王伦。文学家苏 轼见此剑,“极欣赏”,并请晁补之为其作歌,内有“试人一缕立褫魄, ③《宋史》卷304,《杨告传》。

  ④《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壬戌。

  ①《宋史》卷304,《杨告传》。

  ②《辽史》卷18,《兴宗本纪》。

  ③《宋史》卷185,《食货志》。

  ④《长编》卷132,庆历元年甲戌。

  ⑤朱弁:《曲洧旧闻》卷9。

  ①《梦溪笔谈》卷16,《器用》。

  ②洪迈:《容斋三笔》卷16,《神臂弓》。

  ③宋太平老人撰:《袖中锦》,收《学海类编》集余4。

  ④《宋史》卷371,《王伦传》。

  戏客三招森动容”⑤。即见血封喉,见血不治之意。说明该剑不仅外表美 观,而且犀利无比。

  采盐业: 盐的主要产地在盐州和灵州。盐州计有乌池、白池、瓦窑池、细项 池等四盐场。灵州则有温泉池、两井池、长尾池、五泉池、红桃池、回 乐池、弘静池等七盐场。这些盐场主要产青盐和白盐。青盐品质纯净, 以稍带青绿色而得名,其质量比白盐更佳。

  此外,在西安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的碱隈川还出产红 盐和白盐,但其产量和质量都比不上兴、灵二州的青白盐。

  西夏统治者在中央机构三司中设盐铁使专管盐铁,说明对采盐业的 重视。西夏统治者之所以重视采盐业,因为它是西夏政府重要财源之一。

  如元昊时“数州之地,财用所出,并仰给于青盐”① 西夏青白盐除了供西夏人民食用外,主要用于同宋、辽、金进行官 方贸易,其中运往宋关中地区最多,并以此换回大批粮食。由于西夏青 白盐的质量优于宋朝的解盐,价格也比解盐便宜,深受宋朝沿边人民欢 迎,“以青盐价贱而味甘,故食解盐者殊少”,宋政府鉴于“解盐之利 日渐侵削”②,为了保证解盐的畅销,往往“峻青白盐之禁?.重为法以 绝之”③。即禁止奸商私自贩卖青、白盐至宋,谋取暴利。

  印刷业: 西夏印刷业颇为发达。自元昊建国后,统治者为了学习吸收汉族的 先进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化教育,除了大量搜购汉文典籍外,还用夏汉 两种文字雕印书籍,成为风气。为了发展印刷业,西夏政府还设置一种 官府出版机构——“刻字司”。1957年,北京发现寿亲养老新书,牌子 刻着“西夏揆文书院”重刻字样,反映西夏存在着揆文书院的出版机构。

  除官府出书外,私人和学校也可能刻印书籍。

  西夏刻书种类繁多,计有佛经、诗、文、小说、格言、谚语、文字、 音韵、法律、医术、日历、卜筮、咒文、以及用西夏文大量翻译的汉文 书籍,诸如儒家经典、诸子、史传、小说、兵书、医书、版画,等等。

  在这些刻书中以佛经数量最多。西夏统治者建国伊始,即大力提倡宗教, 为了祈求所谓“福利”、“功德”,往往大量刻印佛经,如公元1189年 (乾佑二十年)夏仁宗仁孝就在大度民寺作大法会,念佛诵咒经之机, 散发蕃(西夏)汉《观弥勒上升兜率天经》10万卷,汉《金刚普贤行诵 经》、《观音经》等5万卷。其中《观弥勒上升兜率天经》施经发愿文 中有“镂板斯经”之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夏刻书业的发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