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堡去,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原本用青石板铺设的路面此时已经被覆盖上一层厚厚的淤泥。胶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本来就潮湿多雨,离海又进,此时,已经是十月份的天气,咸湿的海风吹来顿时让人感到一股凉意,让人感觉微微发抖。
如果常年处于内陆的人突然到海边生活,肯定会有很大的不适应。特别是老人或者受过伤的人被海风一吹,很容易关节骨骼疼痛,特别容易犯风湿病。海风湿润,众人都是有些不适应。
不过也有让泉北甚为满意的地方,整个望海堡依山而建,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整个堡周长约为五里,呈椭圆形。堡子位于两座山凸起的空地上,北面有一条小溪从山缝中流出,正好穿越堡子中央,也不用为水源发愁。东面相隔一里多点,就是茫茫大海,站在堡子里,可以清晰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轰鸣声。沙滩白茫茫一片,没有人为因素的破坏,比起后世那些沙滩上随处可以塑料袋和避孕套的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西面是方圆数十里的小平原,看得出来原来是耕作的良田,只是多年无人打理,长满了杂草,显得有些破败。
泉北对此虽不是太满意,也只能接受。这就是自己的地盘了?
看着众人都有些疲累不堪,泉北连忙吩咐几个健妇埋锅造饭,熬了几锅热气腾腾的米粥,给众人驱除寒意。
然后开始登记造册,准备统计自己的财产人口。只是问了大半天,居然没有一个识字之人,泉北不由得大为无语,只好自己亲自动手。好在泉北前世也是本科毕业,写些繁体数字倒也不在话下。
经过初步统计,望海堡现有军户三十户,总人口约为一百六十有余,其中成年男丁只有四十几人,而成年女子约有六十余人,剩下的多为老弱妇孺和未成年的孩子。金子,一分没有,白银约还有二百两,耕牛十头,泉北早已吩咐人好生照料。大米还有两石有余,野兔三只,煮好的野猪肉大概还有七八十斤。生铁三十斤,铠甲一件没有,棉甲三套,单刀十把,硬弓两张,长枪数杆。这就是泉北的全部家当。
泉北看着这些数据,心里也是毫无底气,只能硬着头皮上,粮食已经支撑不了几天了,只等赵沧海和陈小六他们回来救急。
吃过午饭,泉北令众人在堡内大扫除,清扫淤泥尘沙,又用水清洗路面,清洗完毕,用命人将堡内各处撒上生石灰,消毒杀菌,防止疫病。令人吃惊的是,在清扫淤泥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多年前遇难者的遗骨,泉北也是唏嘘不已,命人将这些遗骨,收拾起来,运送到后山好生安葬。
忙完这一切,已是天黑,泉北并未让众人入堡子居住,而是在堡子外过夜,一夜无话。
第二天,泉北召集众人上山砍伐木材,收集茅草,准备修理房屋,又安排几个手脚麻利的健妇专门负责食堂,给众人做饭。
一时间,整个望海堡,忙忙碌碌,显得生机勃勃。
经过三四天的艰苦奋斗,整个望海堡逐渐成形,房屋虽然大多都是茅草屋,但是都是众人的心血。泉北按照每户人口的多寡,分配好住房,当然吃饭还是要吃大锅饭的。众人顿时都是十分高兴,毕竟房子自古都是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好房子,众人心里都有了盼头。
而此时,泉北居然发现了一个人才,此人三十多岁,身材中等,相貌也是平平,但是一双眼珠却是炯炯有神,神采异常,对农事兴趣了了,但是对大明的各式物价却是了如指掌,口才也甚是了得。此人名叫孙福,他的婆娘也是十分精干,是食堂几个健妇的领头人,有一个十岁的儿子和八岁的女儿。孙福平日为人和善,在军户中人缘不错,泉北前世也对此人有着不错的印象。
泉北又招来孙福,与其深谈数次,发现此人可用。于是命孙福掌管后勤辎重,以及采购工作,相当于后世的后勤部经理加上采购部经理,权利可是不小。而孙福也颇为能耐,将堡内各项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
又过了几日,赵沧海和陈小六终于回来了,他们带回了十几车粮食以及堡内各种急需的物资,泉北也是很高兴。
“赵大哥,小六,真是辛苦你们了!兄弟我在这里谢过!”泉北温言抚慰道。
“周头哪里话,都是自家兄弟,为周头办事也是我们的荣幸。”赵沧海恭敬道。
而陈小六也是不断点头。
“对了,周头,我二人此去胶州,并没有招到流民,反而是招到了十几户渔户,他们都是辽东逃难过来的,自称是有着数代打渔的手艺,我就将他们带回来了。不过此去胶州,米价可是吓人那,我和小六在胶州城里逛遍了,也没有找到便宜的,最后和胶州本地的李家米庄谈好了,五两一石,一共购买了五十石粮米,主要是他们帮忙运送过来,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买完粮米,我等又托李家大掌柜托人,买了一些小麦种子,眼见秋分已过,正式播种的时机,剩下的余钱又买了些锄头镰刀,二百两银子就没有剩下。”赵沧海详细的解释道。
泉北听了也是大吃一惊,虽说明末白银不值钱,但也不能这么不值钱啊,粮米居然五两银子一石,也是摇头不已。
大明此时真的是千疮百孔,朽木难支了,民生困苦,物价暴涨,整一幅末世景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