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1)(13)见《三国志》《吕布传》。
(2)见《三国志》《吕布传》、《董卓传》。
(3)见《三国志》《董卓传》。
(4)(5)见《后汉书》《蔡邕传》。
(6)(7)(8)(9)(10)(15)见《三国志》《吕布传》及裴注。
(11)见《三国志》《先主传》。
(12)(14)见《资治通鉴》。
附录:《与韩暹、杨奉书》:「二将军拔大驾来东,有元功于国,当书勋竹帛,万世不朽。今袁术造逆,当共诛讨,奈何与贼臣还共伐布?布有杀董卓之功,与二将军俱为功臣,可因今共击破术,建功于天下,此时不可失也。」
《与袁术书》:「足下恃军强盛,常言猛将武士,欲相吞灭,每抑止之耳!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猛将武士,为悉何在?足下喜为大言以诬天下,天下之人安可尽诬?古者兵交,使在其间,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远,可复相闻。」
所以说,历史上的吕布并非全是罗贯中所描述的那样。当然吕布战败了,这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有缺点,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吕布并不是罗贯中所描述的那样如此不堪!这次是最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吕布的反复
更新时间2011-2-5 8:28:13 字数:2493
在绝大部分人眼中,吕布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然而个人意见,这是有待商榷的观点。
吕布的反覆是从杀丁原开始的,不能不说,杀丁原是吕不最大的错误,而个人意见这也是吕布所犯的唯一错误——已经有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善良地臆测吕布杀丁原乃是出于丁原的授意,即为了打入敌人内部杀死军事力量雄厚又权倾朝野董卓,但不能不说这种事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可能性并不高
吕布的第2个反覆是杀董卓,这件事早有公论,无需多言,吕布于公于私都会杀董卓,因此其实算不上反覆,或者说就算是反覆也是董卓逼他反覆的
吕布的第3个反覆乃是离开袁绍——但这同样是袁绍逼吕布的:“(吕布)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张杨只是吕布的同乡,并且实力并不强,李傕郭汜就曾经向张杨“购募”吕布人头,可见张杨绝非比袁绍更安全的避难所,吕布是被迫离开袁绍的——对比同样离开袁绍的刘备,我们完全可以说至少在这件事上吕布的人品是在刘备之上的
吕布的第4个反覆是袭取下邳,这件事也是我想重点论述的:
吕布为什么要袭取下邳?事情得从吕布被曹操打败之后投奔刘备说起——刘备很仗义的让吕布驻扎在小沛,充作防范曹操的桥头堡。可以说,如果没有刘备的“仗义”,也就没有吕布袭取下邳这回事了——尽管可以正面攻取。那么,我想首先说说刘备让吕布驻守下邳,究竟是为了自己的义名还是为了自己的切实利益呢?
我们不得不说,刘备此举显然是为了自己的切实政治军事利益多于为了自己的义名的,而同时我们还得说,刘备对待吕布并达不到收留的高度——吕布的确是投奔了刘备,但吕布完全谈不上是成为了刘备的部属,而应是1种盟友的关系——刘备让吕布守小沛的性质与袁绍让刘表拦截孙坚以及公孙瓒让陶谦牵制袁绍差不多,是盟友关系不是主从关系——更有,刘备让吕布驻守小沛不仅是为了增加自己抵御曹操的力量,还在于——
吕布新败,但并非实力尽丧,甚至,从吕布袭取下邳后刘备无可奈何以及袁术后来吕布的信来看,吕布的实力可以说仍然相当雄厚,如果刘备不收留吕布,吕布要么是投奔袁术要么是武力攻打刘备,可以说,对于那时候完全没考虑过和[汉贼]曹操合作的刘备来说,无论吕布做出什么选择都是刘备所最不愿见到的
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收留吕布,是刘备想要在徐州继续呆下去的最好选择——刘备的错误不过在于让张飞守下邳,吕布进入下邳根本就是刘备部下开的城门,吕布做的不过是把兵带进去而已——完全是在给犯罪创造条件,再+上袁术的游说,果然,吕布出兵了——
刘备必须在吕布袭取下邳这件事上负相当责任,即刘备是在逼吕布犯罪,但是不管怎么样犯罪还是犯罪,仅基于此我们充其量证明刘备的活该,却不能证明吕布的正当,现在,我便想论证吕布袭取下邳的正当性
吕布,是在兖州被曹操打败才往东逃到徐州的,而吕布是为什么失败的呢?
缺粮!
固然,吕布在兖州的失败曹操智囊团功不可没,但是,粮食问题,绝对是吕布的最主要败因
《三国志》记载:太祖引军还,与布战於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馀日。是时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东屯山阳。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2点:1、曹操和吕布在濮阳打了100多天,除了在濮阳中了反间计灰头土脸之外,曹操并没占到任何便宜,最后吕布撤退正是因为缺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