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将似乎受到了莫大的耻辱,自己一个拿着剑的活人,竟然不能让你们警觉?
于是乎,一剑提起,猛然向着那个突然出现的白衣男子刺去。
那男子手腕一抖,猛然我住长剑的一边剑刃,然后猛然抖动。
参将竟然不由自主的丢下了长剑。
直到丢下了长剑,那男儿才愣在了哪儿,久久无语。
一个自以为是男人是战士的人,有一天发现自己握刀都不紧,如何,还能淡然。
只是,白衣男子问道:“你是谁?”
参将却下意识的说道:“曾莫,郭将军手下参将。”
参将?参将,提起长剑上阵杀敌?
方天定愕然:“你为何拿着剑杀敌,而不是跟着他们留在主船上。”
曾莫才道:“能御敌,管他到底是做什么。”
方天定不由高看了他两眼,这是当了多少年的兵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他,明显是个青年,一个很憔悴的青年。
转过身,双手负背,看着被占领的船只,想起朱元璋在南京埋伏陈友谅,也是率先夺下了一艘巨舰。随即叹息道:“多好的战士,都是汉人,何必相互残杀。你便跟着我吧。”
跟着你?曾莫摇头:“我是宋臣,我父亲死前说,一定要攻下南京。”
方天定挑了挑眉毛,问道:“你是一心寻死?”
曾莫点头:“我说过,此战之后,要么埋骨长河,便归会故地。”
如此之久,方天定才听出,此人明显是四川口音,原来是老乡,蜀中人。
但是,他不愿意降,方天定没头没脑的冒了句:“你死了你屋里的人还过个锤子。”
那人愕然,然后哈哈大笑:“我家没人了,没想到你竟然与我都是一个地方滴人,我死老,也没啥子了(也无憾了)”
方天定回身抽出一把弯刀,一刀流过,一颗大好头颅,高高飞起。杀下热血,这年头,洒热血,便是时代的主流。。
第六章 惨烈的水战
这些人,在接触近身战中能完败曾莫的船,便能说明他们的不凡。
而他们,便是背峞军。
从戒德说江上起雾,方天定便觉得,上游的人,要下来偷袭鄂州。
但是他们的船队刚刚到达江陵不久,消息应该没有传到峡州。
毕竟探子,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八百里加急回峡州,只能放飞鸽,甚至走回去。
所以鄂州舰队到达的消息十有八九还没传开。
但是为了保险,方天定依旧命令舰队前移了将近三里。
而同时,背峞军便得到卫亨的命令,疾奔到了江边。
因为是后半夜起雾,所以上游的人可能已经出发了,背峞军甚至顾不得许多直接奔马到了岸边将马匹随意放置,或者打下一根木杆拴上,便乘船入了江。
在江中,三百背峞军上了方天定的主舰,其他四百人,进入了其他几个比较大的舰船。
而曾莫,便遇到了方天定的主舰。三艘蒙蕫巨舰中的一艘。
而曾莫的那,也是蒙蕫巨舰,只是,比方天定的要小一些。
毕竟,宋国的造船厂也全部在镇江南京等地,宋国退走,拿走了船只,却拿不走造船厂。
当然,宋国工部的人,绝对有造船的技师,只是,没有船厂,技师也是枉然。
所以,宋国水师船只好像越来越破旧了,不得已宋庭花了大代价在峡州建了一个船坞。
不过郭德威心中觉得还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占领鄂州。
鄂州有舰队,定然有船坞,甚至船厂。
若是占下鄂州,在配合陆军,说不得能拿下江陵府。
到时候,长江一线,便是宋军的战略要地,一块凸起的插入魏国心腹的尖刺,肉中刺。
只是,这些都只是设想,或许是一厢情愿。
浓雾之中,喊杀声大作,声音震天,直传天际。
江陵府有一本府志,府志是一名史官管理的。
那史官急冲冲的找到了府衙中的大老爷,一问之下,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直到进入军营才得知,太子领军在江上等待宋军袭击,埋伏郭德威。
史官掏出那写了大半白纸钉成的书,奋笔疾书。
那一条之前写着宣和八年,秋,江上突先蛟龙,滚水而去,不知踪影。(魏国没有定年号,一直沿用徽宗宣和年号)
后一条,便是正在写的那一条。
宣和八年,秋,九月初三,中秋刚过,未至重阳,江上大雾弥漫,突传来喊杀声。喊声震天。
问之府衙,未知战事,闻之守城,遂知,大魏大元帅,与江上统领鄂州水军,大战郭德威之宋师水军。
时,鄂州水军新败,胜者宋军峡州水师。
朝野震动,大元帅亲临江畔,领七百背峞军统领水军。
不日,与峡州水师不期而遇,大战之。
而后,史官停下史笔,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是胜是败,宋军多少船多少人,魏军多少船多少人,未知。
所有的一切都掩藏在茫茫大雾中,唯有一点可以得知,那就是,鄂州水师要在江陵建立大营,从此镇守江陵。
而宋军却不知,于是东来偷袭,却迎头相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