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亡宋_作壁上观【完结】(246)

  史官考虑良久,拿着书与笔,挂着墨水竹筒,正了正衣帽,出城了。

  江陵,临水而建,位于长江北岸,所以,有一座水门。

  这水门是可以开中型小型船只如城的。

  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流连着长江,但是史官自然不能从这个门出去,应为水门是下了闸门的。

  史官走出西城门,走到了声响传来的方向,坐在岸边一块巨大的石头上。

  那石头千疮百孔,像是江水掏空的。

  这块石头上,坐着一个拿着纸笔的长须纶巾文人,若是旁人看到,恐怕还以为是文坛某个领袖或是某位诗人某个大才在这里写诗文。

  却不知,是以为铁笔在此等待历史。

  江上,战船接舷了,便表示,真正血杀开始了。

  残酷的短兵相接,在每一艘船上发生着。

  如今的宋军,为了培养骑兵,将很多队伍的精英全部弄走了。

  造成很多军队都没有了最有经验的老兵,而且,宋军的水军,也是用的枪。

  而魏国水军,也是用的弯刀,所谓一寸强一寸长,一寸短一寸险。

  战场本来就很危险,所以似乎一寸短一寸险的作用大打折扣了。

  其实,战场一旦混战,长枪便很难施展了,弯刀的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魏国似乎喜欢人头,其实,宋军也喜欢砍人头。

  应为只有人头掉了的人,在战场上才是死人。任何受了任何重伤的人呢,都有可能再次站起来,给你一刀,所以,斩头才是然自己活命的办法。

  但是长枪实在不好砍头。

  于是乎,一边倒下的没有脑袋,一边的人倒下之后颈项上有一个大洞。

  江水渐渐有了诡异的变化。

  史官很警觉的抓起笔,疾书,江上浓雾之中,黑影卓卓,影如山岳,江陵之巨楼,不比其十之二一。

  时近正午,数块船只残骸随江而流。

  江水泛红。

  再一抬首,竟然看到了冲天而起的火光。

  那火光似乎要冲开漫天迷雾。

  江上喊杀声依旧。

  江中,两艘船接在一起,一条船上抛出了数根绳索,绳索上的钩子抓着旁边稍矮的船只船舷。

  那钩子绳索附近,躺着不少残破的尸体,明显是入船之时就被长枪刺到在地了。

  郭德威满头大汗,紧咬牙关,他知道,这次的对手明显不是上一次的人了。

  那人虽然有些本事,却根本不懂水战。

  魏军人数双倍与宋军,若是打起来,自然是登船对战,最有优势。只是那个对手却用船只撞击,然后被自己的臼炮打怕了。

  而这次的对手,没有给郭德威船队调转方向的机会。直接让船队撞了过来,一靠近,便是接舷,这样打起来。

  就等于一万人的宋军士兵在稍有地势起伏的平原上,遇到了两万魏国士兵,装备精良的魏国士兵。

  凶多吉少。

  但是郭德威却也杀红了眼,水匪就是水匪,若说悍勇,天下少有匹敌者。

  看着登船的人,郭德威不由举起了一把刀,而他自己的武器,已然在前一波的登船中,断裂了。

  砍人砍到刀断,如此,却不是什么好值得欢喜的事情。

  一刀砍下去,砍翻一个魏军兵卒,正要上前一步,竟然发现自己的脚被砍倒的士兵保住了。

  郭德威大怒之下,竟然爆喝了一声:“洒家叫你抱!”随即一脚踩在了那兵卒的脑袋上。

  霎时间,一道道红色的血液流了出来。

  那兵卒口吐鲜血,手抱得更紧了,只是片刻之后,却丢了。永远的,失去了意识。

  僵持的大战继续着,郭德威已经身先士卒,打退了魏军的三次进攻。

  这只是整个战场的缩影。整个战场,更是打的惨烈。

  卫亨上前跪地道:“统领,已经夺下了三艘船只,都是中型船只。”

  要知道海战河战收缴敌军船只,是很了不起的胜果。

  方天定却有着他担心的东西。

  这一战,恐怕会让双方都损失惨重。

  回头,方天定问道:“戒德和尚,嗯,戒德先生哪儿去了?”

  卫亨低头道:“戒德先生在擂鼓。”

  擂鼓?胡闹!方天定转身愤怒道:“胡闹,胡闹,胡闹!去船头!”

  要知道擂鼓真的是很危险的事情,河战之中,擂鼓便是信号传递的途径,所以擂鼓的人都是敌军弓手针对的对象。

  虽然有旗语,但是大雾中没法用,所以方天定还是用了擂鼓的老办法。

  没想到戒德和尚竟然亲自去擂鼓了。

  要知道历史上,梁红玉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蒙蕫巨舰围困金军一战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梁红玉顶着漫天箭矢飞身擂鼓,让三军士气大震,然后才得此美名。

  如今戒德和尚竟然跑去擂鼓了。

  方天定当然要去把他召回来。

  到了船头,戒德果然在擂鼓。甚至船头的地面上有着许多的箭矢。

  幸好雾大,没人射中戒德。

  方天定喊道:“戒德你做什么?”

  戒德哈哈大笑:“做了一辈子循规蹈矩的和尚,自然要疯上一疯。太子,激励士气的时候到了。”

  方天定疑惑道:“如何激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