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舰队平安抵达长崎。这是我大清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最重要的一站。
自从北洋舰队正式成军,这是第一次编队走出国门,标志着它堪称亚洲的第一流舰队。其主要标志是:
(一)完善并续建了一批以旅顺港和威海卫港两个海军基地、船坞、学校与舰队相适应的配套工程。
(二)开始酝釀起草《北洋海军章程》,从而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海军初步实现了经制化。
(三)建立了一支大型的铁甲舰队。北洋舰队的主要铁甲战舰均系购自英、德两国,共拥有大小25艘舰船。其中“定远”、“镇远”巨型铁甲舰2艘;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超勇、扬威高速巡洋舰7艘;炮舰6艘、鱼雷艇6艘、练船3艘、运输船1艘。
此次由“定远”、“镇远”、“济远”、“来远”、“靖远”和“威远”6舰编队抵东洋访问,又引起四岛一片震慑,京都上下均得了恐惧“镇远”病,叹为“东洋巨擘”,畏之“甚于虎豹”。
但是我自忖思之,其实朝廷仅仅把北洋海军看做是维系国家统治秩序的工具,剿内为主,御外为铺,实乃本末倒置。
可是日本自从明治天皇主政之后,即制定了旨在征服大清乃至世界的“大陆政策”。至光绪8年(1882),仅仅经过15年的建设海军,原本十分微弱的日本海军已拥有舰船12艘;到北洋舰队成军前一年,已拥有各种舰船22艘,更有甚者,光绪12年(1886),日军参谋总长山县有朋派遣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小川又次中佐到我大清作了广泛的调查,回国后写了《讨伐清国策》的报告书,主张在光绪18年(1892)前完成对我大清的战争准备。不知朝廷和衮衮诸公是否已经洞察日本的狼子野心?如果我大清耗费亿万两白银建立舰队仅仅意在威慑日本,我辈不是太善良了,太仁义了?
林国忠的《北洋日记》光绪12年(1886)8月13日,长崎。
今天是我北洋舰队“镇远”、“定远”、“济远”、“威远”4舰访问长崎的第二天。官佐士兵获准下舰休假,我是轮值值星官留在舰上当班。俯瞰着码头上挤满了看热闹的日本人,他们看惯了英美军舰,如今乍见高扬着龙旗的中国铁甲巨舰,无不交杂着惊叹、愤懑、仇恨的复杂情绪,我担心会酝酿成一场骚乱的事件。
来镇远号上参观的日本官方代表团中有一个叫秋山的海军上尉引起我的注意。从昨天舰队抵达长崎,我就发现他在灯塔上一直用望远镜观察镇远号,我怀疑他是负有特殊使命的观察员。
今天秋山上尉登上镇远号,他用戴着洁白手套的手轻轻地擦拭扶手或者栏杆——不为人所察觉的地方,发现白手套上沾有一层油污,嘴角掠过轻蔑的一笑。
我察觉了,走上前向他抱拳招呼:“标下是左翼中营游击镇远舰副管驾以花翎补用守备林国忠,幸会了。”
秋山行个军礼回答:“我是大日本帝国海军上尉秋山,请多多关照。”
我试探地问道:“可以请教一个问题吗?来参观的诸君都对镇远号的巨炮感兴趣,为什么秋山君偏偏对旯旮地方感兴趣?”
秋山答道:“镇远号和定远号都是当今最先进的铁甲堡式铁甲舰,综合了英国‘英伟勒息白’号和德国‘萨克森’号铁甲舰的长处,首尾各有150㎜口径炮1门,并各装备有75㎜火炮4门,机关炮10余门,鱼雷发射管3具,舰载鱼雷艇2艘,是炮火和防护能力极强的海战利器。可是决定掌握海战利器的是人,如果纪律松驰,训练敷衍,条令失效,官兵腐败,那么贵国的舰队只是纸糊的老虎。”
我一听,知道秋山切中了北洋海军的弱点,但为了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摒拒地反问:“何以见得?”
秋山轻蔑地说:“刚才看到甲板上放着关羽的供像,堆着乱七八糟的香烛,吃剩的食物四处乱扔,而且大炮没有擦干净,到处像洗衣坊一样晾晒衣服,至使舰队的战斗力流于一般。”
我诚恳地解释:“北洋海军虽然已经成军,但是西方军制在纳入我大清军队时,必然会发生不相融洽的事件。我相信,随着对海军制度进行各种探索和改革,北洋舰队一定会逐渐步入正轨,战斗力会大大加强。”
秋山赞赏地说:“国忠君,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头脑的北洋军人。希望我们能成为对手。”
我礼貌地回答:“但愿我会让你信服。”
当值结束,秋山邀请我上岸去喝茶。
路过一家酒馆,我瞥见一群北洋海军的官兵正在里头高声猜拳,纵情酗酒。我请秋山上尉留步,我掀开条形布帘进了酒馆,一看士兵们的号衣上缝着“济远”的舰名,个个喝得失态忘形,东倒西歪。有人叫了我一声,我转头一看,正是济远号管带方伯谦。他正和几个属下官佐喝得酒酣耳热、酡颜通红。
方伯谦眉飞色舞地招呼道:“林大人,请过来赏脸喝一杯。”
我小心翼翼地说:“方大人,先借步说话。”
方伯谦无拘无束地说:“我有话从来不瞒我的手下,你说吧,林大人!”
我不无担忧地说:“方大人,此地不是国内,更不是在同我国友善的国家,所以恳请大人约束属下,以防酒多必失,有碍观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