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爷用手枪顶着周友三的脑袋,说:“周大人,重大一别,听说你到武汉当上军谘府特使了?来人哪,杀了他!”
郑安芳阻止道:“等等!他的未婚妻陈定琴可是自己人,怎么能杀了他?”
五爷一想起广州起义的失败和长沙米潮中丁二姐母子被杀,气就打不一处来,说:“他是披羊皮的狼,军谘府的高级谘使,害了咱们多少人?”
郑安芳说:“在重庆保路运动中他也帮过咱们不少忙,他大哥现在可是重庆保路同志会会长,别杀他,叫他反正!”
五爷说:“看在你的面子上,给他一个机会。周大人,跟我们干,怎么样?”
周友三说:“士可杀,不可侮,你们动手吧,放了水根,他什么都不懂!”
水根说:“我是海军统制部的车夫,要杀周大人,连我一起杀了!”
一个士兵踹了水根一脚,说:“死鸭子,嘴硬!看老子不杀了你!”说着拉开枪栓!被五爷拦住了。五爷开导地说:
“周大人,你不跟我们干也可以,你不想想陈定琴为了谁躺在医院里?”
郑安芳说:“你难道想再让她为你死一次吗?”
周友三一想到痴情而又挚着的陈定琴就气馁了,说:“好吧,我只好对不起列祖列宗了,对不住对我有思的朝廷了,说吧,要我做什么?”
五爷说:“带我们去监狱放出被关押的革命同志。”
周友三撕下一块白色衬布替自己的左臂扎上,说:“好,我带你们去,水根,你自己去找仪凤格格吧!”
郑安芳一愣,问道:“什么,仪凤在武昌城?”
水根将仪凤来武昌的缘由说了一遍,又担心地说:“格格要出事,我也不想活了!”
五爷说:“不必担心。”于是就命令两个学生跟着水根去找寻仪凤。
郑安芳叮咛道:“万一有急事,可到指挥部来找我们。”
水根走后,郑安芳心想,在她和陈定剑之间,梗着仪凤,是她难逃的一个劫数,即使在这炮火连天的武昌城内,也不少了仪凤的髣髴身影。
3
紫禁城养心殿的西暖阁里,隆裕皇太后正在大发光火,说:“为什么造反是发生在武昌?为什么造反的偏偏是新军?”
摄政王载泮、军谘府大臣载涛、海军大臣载洵和军谘府副大臣康禄面面相觑,承受着太后劈头盖脸的责问。刚才,是康禄头一个拿着武昌新军造反的电报急匆匆地赶进西暖阁来向太后报信的,过门槛的时候,因为门槛太高,他心急如焚跑得匆忙,还摔了一跤,跌落了一颗门牙,到现在嘴巴还在作疼。
载泮是皇族内阁的核心,回答太后责问的苦果自然由他先吃,说:“原因有五。武汉号称九省通衢,各种新兴思潮在此地汇集不足为奇。这是其一。多年的天灾人祸,农业纷纷解体,大批的流民、灾民集中在武昌,积势待发。这是其二。当年张之洞举办各种教育,在为朝廷培养出一大批可树立才的同时,也滋生出不少广具知识的乱臣贼子。这是其三。新军中中级军官,不少是日本士官出身,他们在日本读书时,深受西洋各种理论影响,即使是身亨高官厚禄的高级军官,大多数也很‘识时务’,随波逐流。这是其四。其五,是革命觉在新军中使用‘抬营主义’手段策反新军,由下而上,由内到外,所以成功必不偶然。”
隆禄太后恍然道:“原来是这诸多原因,可恨,可恼!”
载洵安慰道:“太后不必动怒,林子大了什么鸟也都有,这是自然的事,只要把罗网织好了,还怕恶鸟不擒?”
第二十七章 下
更新时间 2012-05-23 17:58:47字数 5435
隆禄太后忧心忡忡地说:“此次武昌造反,不此孙天诸次起事,仅隔两天,汉口和汉阳相继失守。尤其是汉阳,是最大的兵工厂所在地。汉阳一失,失去枪炮子弹无数。七弟,你说说损失情况。”
载涛说:“太后圣明。仅过山炮,有六十尊,钢炮一百多尊,炮弹数万发,快枪十万多支,子弹二百多万发。这些装备足足让乱觉如虎添翼。”
康禄说:“令人担忧的事,远不止如此,一旦乱党在武昌得手,湖南、陕西、四川诸省将人心思变,局势板荡。奴才以为,立刻派大军镇压,灭野火于初始之中。”
隆禄太后问:“你们以为派谁去当统帅为宜?”
众人的信赖目光都落在载泮身上。大家心知肚明,剿平武昌的人选只有两个——袁世凯和陆军大臣荫昌。
荫昌,字五楼,满洲正白旗人。这位满人,学识颇丰,国子监生出身,早年就读同文馆德语班。毕业后,他曾去德国陆军深造,与时为皇太子的德皇威廉二世同班,私交甚笃。学成后,荫昌进入北洋新军,做到武备学堂总办的职位。袁世凯小站练兵时,请荫昌推荐人才,他颇具慧眼,推荐了后来成为“北洋三杰”的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一九零零年,荫昌在袁世凯手下的山东办理过军务,与义和团打过仗。一九零六年,他任清廷陆军部右侍郎。一九一一年,“皇族内阁”成立后,荫昌被任命为陆军大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