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文献通考.钱币考二》卷九
(7) (8) 《新唐书.食货四》卷五十四
(9) (10) (11) 《五代会要.泉货》卷二十七
第七章 奠定盛世的基础
三 工商业政策
关于宋朝工商业的发展。有观点认为宋朝是历史上工商业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这确实是个事实。但是更大的事实是:宋朝工商业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唐朝五代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唐朝末期,天下纷乱的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就已经足够繁荣。任何一个时代的繁荣都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宋朝的繁荣,其中有赵匡胤及北宋诸帝的功劳,也有柴荣的功劳,以及前人的功劳。柴荣的商业改革,直接促进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魏晋以前,中国经济的主体地带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缓慢。到了南朝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大量耕地得到开垦,人口也急速增长。唐朝时的长江流域经济已经明显超过了黄河流域,由于长江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多山林,适宜开发林渔果茶等副业。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而更加凸显了江南经济的重要性,唐人韩愈说过:“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1)
唐末五代时的中原战乱更加残酷,而南方受战乱波及较小,所以南方的经济比重依然高于北方。只不过南方由于政权太多,实力过于分散,五代政权才没有被南方比下去。
柴荣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民生凋敝,商业发展缓慢。特别是五代的商业,后周之前的几个政权,无不以搜刮商税为要务,肥了自己,瘦了天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唐庄宗李存勖时代,李存勖任命孔谦为租庸使,制定了商业重税,在官道上设卡,专务搜刮。商贩不堪其苦,改走山路,没想到孔谦又在山间小路设卡征税。即使飞上天,照样有税卡在等着你,简直就是无孔不入。
国家收税天经地义,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商业贸易的繁荣,必须依赖于较轻的税课政策。柴荣即位后,对此进行了整改,减轻税率。大抵有以下几条惠政:
一、禁止地方政府课收过往商人贩牛的关卡税。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六月,柴荣下诏:“应有商贾兴贩牛畜者,不计黄牛、水牛,凡经过处并不得抽税。”不过柴荣很懂得“利益均沾”的道理,他同时还规定:“如是货卖处,祇仰据卖价每一千抽税钱二十(2),不得别有邀难。”(3)意思是如果牛贩子进行交易,则税务机构可以向他们征收2%的利润,但严禁多收。2%的税率并不高,牛商也能承受得起,地方官府也能捞点油水,皆大欢喜。
马端临就此事进行点评:“鬻卖而有税,理也。经过而有税,非理也。观此,则其来已久,而牛畜之外,馀物俱有过税,商旅安得愿出其涂乎?”(4)马端临讲了两个方面:
1、肯定了柴荣停止了向过往商贩收取过路费。
2、既然牛贩子过关卡要交过路费,那羊贩子、驴贩子、狗贩子、鸡鸭贩子,还有其他商品贩子,过关卡也都是要交“买路钱”的。有些官员贪图民利,就没有理由只和牛过不去。商品经济的繁荣,有赖于政府减轻商税政策,如果四处吃拿卡要,商贩都呆着家里不出去,还发展什么商品经济?
二、取消酒醋禁。唐朝政府对民间酿酒的态度时开是禁,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形势,粮少则禁,粮多则开。不仅是酒,醋也一样时开时禁,同属于官方经营,食醋收税,至少不迟于三国时的魏国,魏国名臣刘放曾经上书请罢醋榷。后梁允许民间酿酒,“听诸道州府百姓自造麴,官中不禁。”(5)。后唐虽然同意民间酿酒,但条件是每亩须交纳麴錢,随同夏、秋两税一并上交。
柴荣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下诏取消了对民间酿酒的限制性政策,“罢先置卖麴都务,乡村人户今后并许自造米醋。”(6)同时允许百姓在市场上销售自家酿造的酒醋。柴荣取消酒醋禁令,繁荣了市场,也增加了百姓收入。
可惜这项利民的好政策,在宋朝被取消了。宋朝的所谓国库充盈,是建立在与民争利的基础上的。宋朝的富裕,只限于帝王将相、士大夫阶层,和老百姓是没什么关系的。
宋朝的底层百姓生计非常艰难,“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7)朱熹甚至认为北宋的灭亡,压榨百姓是主要原因之一。南宋初年的广州州学教授林勋也说:“本朝二税之数,视唐增至七倍。”(8)比如上面讲的牛贩过关不收税,宋朝反其道而行之,只要行人带着货物过关,一律收税,“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9)
为了防止商贩避开官卡,宋朝还规定,商贩必须走官道,“贩鬻而不由官路者罪之。”(10)另外,税官可以从中抽取十分之一的过税,称为“抽税”。如果是商贩在本地做生意,也要交“住税”,每千钱抽三十。
宋朝对私人酝酒的政策是实行“扑买”制度。换成现代语言,就是招投标制度。官府举行一个招标会,在民间进行招标,谁出的价格高,官府就把酿酒资格颁给谁。实际上这么做只是富了少数人,普通百姓是根本没有财力参与竞标的。如吕思勉先生说:“历代收酒税最认真的,莫如宋朝。”(11)不过,“扑买”制度并非最早始于宋朝,而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