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全国的教育系统在1930年初步建立起来,从小到大的教育模式使得中国自此时其真正成为了一个教育强国,外加科研强国,如此我国的知识领域就比较强大了,以至于一开始西方认为我国才十几年不可能是如此厉害,结果如此多的中国人能在外国获得博士,而且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让西方人惊讶不已。
此时,西方才明白了,中国人的教育水平之好,如此不少人都可以把中国列为诺贝尔评审团的教授推荐,因为他们知道我国的厉害。
到了1936年,我国的从学前教育到高中一贯下来,再加上部分选择技术学校,部分选择军校,部分选择大学;如此就把不同的教育级别的压力减轻了,而非是后世那样都上大学,都找不着工作,按照需要来选择自己的大学,技术,军事;也可以直接选择参军,或者有特殊的学术能力的可以直接的去进行进入科学院等研究院校的考核。
于是乎,36年,只要是中国人就有学习的能力,而且基本上都识字,原来那些解放的军阀兵,以及土匪地痞,第一件事情的就是送到学校,因为有了知识想问题就不一样,总比给人当枪使好多了。
第12章 改善交通
更新时间 2011-05-08 21:38:10字数 2627
第12章 改善交通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这个是十分有科学依据的;对此李权虎等人也是非常心领神会的。在历史上我国的1920-30年代由于道路不发达,而且运输能力不是十分的强,有的地方是像是胡志明小道那样羊肠小径,根本无法采取大批量的运输,也是由于这个问题对于战争时期的调动军队,和建设是相当有阻挠的,如此全国的各个加盟的集团(军阀)都承认此问题。原先不修路一是不希望自己的势力范围让别人介入,修路以后别人就很容易进来了。现在全国都统一了,如此1924年,早在原来的民军刚开始与各方和解和共和联盟,才开始进行商议的时候,其实唯一一项大家都比较无异议的就是打通交通,使得陆路,铁路,水路,海路,漕运和航空全都开通,从而形成多维结合的交通网络。
由此国家组建了交通运输部,里面包括着公路管理局,铁道部,河运管理局,漕运管理局和海上运输部,货物运输司以及民航局。
由于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在建设交通方面是新得不少的,而且其还对此略知一二,故让阎锡山代理交通运输部部长,另外由后世战士许平任部长助理去负责具体的实行。各个地方军队,民兵,武警,预备役部队和民军的不少守备部队也都给集合起来了,在专家技术人员,官员们的一起指挥下去开山修路架设桥梁,茅以升同志也亲临前线去参加交通大会战。还有李四光同志,由于其实地质学家出身,在其石油和冶金工作的间隙,其也是勘测司的一员。在公路上,李权虎和孙文,李大钊以及陈独秀决定;实现每一个村庄,和乡镇都有互通的支线公路,每一个县城到乡镇都有干线公路,每一个县城到城市,省城和其他省份都有国家和省级的主要干线,如此就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公路网。从1924年开始,我国动用了工人和劳动力累计是1亿人次在此修了将近10多年的公路,有的地方是靠着原始的人工去雕琢,有的地方使用准现代的机械,还有的地方使用的是后世的机械,途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山体滑坡,泥石流,营养不好,当地部族冲突,以及诸多的技术,物质和精神上的问题,但是我们地人民非常的勇敢和勤劳,并且最具有忍耐力,和上进心,虽然有的时候完成了自己的业绩,但是还是继续去修路,有报酬是肯定的,可是这种无私的劳动,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的便利。当然对此他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据统计修路期间,有不下3万人因为各种问题而死亡,因为作业环境非常恶劣。但是他们也创下了令人震惊的丰功伟绩,从24年一直到36年,这12年里,在全国各个地方,公路几乎村村通,乡乡通,县县通,地地通,省省通;从最南部的印支中部-缅甸一直到最北处的唐努乌梁海,从最西部的巴尔喀什湖一直到最东部的海参崴都修通了公路。
在铁路方面,由于得需要架设轨道,所以更加麻烦了一些,但是这样难不住我们的伟大的勤劳的,智慧的中国人民,基本上首先延续以前故有的铁路,并且全部换上俄制轨道(现在我国的轨道就是俄制轨道或者说是英式轨道。)欧洲和日本轨道与其他国家不一样。之后在每一个公路旁边,都已经预留好了双向的铁路线,只要最后把道岔,铁路,指示灯和一些信号控制系统假装上就没有多大事情了。从33年到35年,铁道部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们一直在忙于架设铁路和指挥装置,到了1936年的4月全国完成了铁路一体化联网的要求,就连西藏,新疆,外蒙,印支和缅甸都修通了铁路;伴随着公路,从而提升了我国的运输能力;并且我国还修了从北疆经过陇上再到陇海的一条横穿的干线,叫做陇海路;以及从山西修道了桂林的一条纵向铁路,同蒲铁路,太蕉铁路和焦柳铁路并且一直修道镇南关,经过此地横向修道了缅甸和老挝。在东部沿海地区,连接了北宁线哈大线成为了东北铁路的主要干线,以及从北京到上海的京沪线,和从北京经过河南到达广州的京广线,以及从北京到哈尔滨的京哈线,负责运输和连接西部的另一条线是从兰州到新乡的兰新线以及从大连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并且运输山西的煤矿专门往外输出的正定到太原的铁路,之后转入京哈线,在到大秦线,最终进入秦皇岛运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