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时,曹铄已经命聚集在濡须口的五万士兵悄悄南下,而后西行,加入到庞德、象迷的麾下。两人坐拥六万精兵,在这兵力空虚的七郡可谓是大显身手。不仅击溃收编当地守备部队,还在当地宴请知名人士,组建临时政府、学校书院,确立地方政权。
庞德、象迷这一番举动,明摆着是要将这七郡永久收入曹军治下,而不是简单的袭扰。只怪施然、丁奉败得太快,败得太彻底,6逊还没来得及组建起后续部队,庞德的大军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士绅豪强只能够自己面对曹军的大部队。
有的南方豪强审时度势,积极主动地投靠曹军,不仅献出家丁参加当地曹军新组建民团,还献出大笔土地。曹军也投桃报李,以市场价收购这些土地,并给予这些乡绅适当的地位嘉奖。象迷还在曹铄的指示下,脱下军装,指导这些乡绅投入工商业事业中来,将他们的兴趣从土地兼并上引开。
有的豪强却占有大量土地,而且在这土地兼并中尝得了大量甜头,不想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不远遵守曹军关于土地买卖的有关规定。他们组织起家丁、佃户,联络土匪恶霸,在6逊派出的精干分队的指挥下,不断袭扰曹军后勤辎重部队,攻击曹军新建立的地方政权。对这样的敌对势力,庞德也绝不手软,指挥军队对他们坚决打击。对于有确定证据指正参与袭击曹军行动的土豪劣绅,庞德没收其家产,拍卖其土地,并将所得投入到改善当地民生之中,取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还有些豪强保持观望态度,既不支持6逊,也不支持庞德,只是严守中立。这样的士族豪强为数不少,庞德在曹铄的严令下采取积极争取的策略。主动拜访他们,以礼相待,积极支持他们加入到新生政权当中,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曹军一路走来,修桥建学校,赈济灾民,名声比起横征暴敛不顾平民死活的6逊要好得多,因而也逐渐赢得了这些中立派的认可。(6逊的统治基础就是世家大族,他必须考虑士族的利益)
6逊眼看着形势越紧张,心中很是无奈。施然也太不争气了,那可是七万大军啊,就算是七万头猪也不会在一天内就被人赶进圈里。不过,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何况人家施然也以死赎罪,再追究他的过失也于事无补。如今只能够死中求活,6逊一面派出细作,向曹军方面揭露诸葛亮秘密入蜀的情况,调转曹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6逊准备向对面曹军动进攻,拼死一搏。
对面曹军过去足足有六万大军,都是精锐之师,6逊自然被压制在濡须口南岸不敢动弹。现在曹军主力都调到了庞德麾下,对面只有曹铄统领的万余士卒而已。而6逊这里足有三万余人,皆为百战精锐。虽然因为老主公孙策身死而士气不振,可是只要好好激励他们,还是挺有战斗力的。只要消灭了曹铄,曹军定然大乱,到那个时候,6逊完全可以以衣带诏名义号召天下英雄围剿曹氏一族,真要是谋略得当,割据江东将不是问题
逊向孙绍修书一封,约定与其和平相处,共同对付曹军。南方七郡当中,吴郡、丹阳郡都是孙绍的坚定支持者,曹军攻占南方七郡,对于孙绍势力的打击也算十分沉重。孙绍与徐盛一商量,决定坐山观虎斗,等到6逊与曹铄决战后再伺机而动。当然,还是先要修书一封向曹铄报警,免得日后曹铄追究。
曹铄接到孙绍报警书信的时候,倒是有些吃惊。他倒是没想到6逊竟有如此豪气,能够舍弃自己的基业庐江郡而与自己决死一战(庞德正在进攻庐江郡)。那6逊既然有如此豪气,我曹铄自当奉陪,曹军之所以战无不胜就是因为始终保持着一股锐气,曹铄可不希望这股锐气在自己这里被夭折。
于是曹铄命令全军紧急动员,分装备物资,同时曹铄亲率三千黑衣卫士赶赴夹石,从那里直奔挂车(地名)。夹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锦衣卫有情报说6逊正率领最最嫡系的万余士兵赶赴挂车,然后从夹石袭击曹军。曹铄希望在夹石堵住6家军,利用地利消磨6家军的士气,然后集结增援部队,与6逊决战。
曹铄的想法很好,只可惜当他到达夹石附近的时候,斥候报告,6逊的先头部队已经占据了夹石。曹铄很是后悔,早知道就率兵强行军了,如今可好,失去了先机,只能够被动防御。可是曹军统治区这么大,兵力有相对比较单薄,真要是龟缩防御的话,靠近6逊的这几个地区肯定会蒙受重大损失。
唉,如今也没有后悔药吃,曹铄只能下令全军原地休整,准备稍后回转。既然到了夹石,那也不能就这样白白退走。曹铄带着百余亲卫悄悄前往夹石,准备靠前观察下敌情,免得白来一趟。
夹石名如其地,当中是一条狭的通道,两边是高耸的大山,不能够翻越。就见驻守此地的6家军士兵也是刚刚到达,还没来得及赶制拒马鹿角,正忙着砍柴做饭。看来他们也是累计了,许多士兵都懒洋洋地靠在石壁附近,武器随意架在一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