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10月底的一天夜里,斯大林决定到前线视察。
几辆汽车组成一个车队,沿着莫斯科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驶出首都市区,再行几公里后转入一条乡村小路。
斯大林想看看已经进入阵地的火箭炮(卡秋莎)排射,但随行人员和卫队不同意继续前进。
斯大林听取了西方方面军一位指挥员的报告。
然后伫立在寒风中望着西方地平线上横飞的炮火发出的紫红色的闪光,久久才离去。
在归途中,斯大林的重型装甲汽车陷入泥泞中。
他的司机束手无策。
贝利亚坚持让最高统帅坐上另一辆汽车,黎明前回到克里姆林宫。
第二天,苏联大小报纸都刊登了最高统帅斯大林视察前线的消息。
全国军民大为振奋,前方将士兴奋地相告:斯大林和我们在一起!
1941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24周年。
在国庆前几天,斯大林对莫洛托夫和贝利亚说;“我们怎么安排阅兵?
比往常提前一两个小时吗?”
莫洛托夫和贝利亚都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阅兵?
这是什么时候?
从7月22日起,德国飞机就不断轰炸首都,总参谋部的大院也挨了炸弹,死伤十几个人。
德军已兵临城下,虎视眈眈,正张着血盆大口,恨不得要把莫斯科吞下。
斯大林似乎没有理会他们的困惑,继续说道:“莫斯科的防空部队还要再加强。
主要将领都在前线。
由布琼尼检阅部队,让阿尔捷米耶夫将军(莫斯科卫戍司令)指挥。
阅兵时如有德国飞机冲过防线进行轰炸,要迅速清除死者和伤员,但阅兵必须进行到底。
让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纪录片,尽快复制后分送全国各地放映……
报刊要广泛地报道阅兵式。
我将在庆祝大会上做报告,在阅兵式上讲话……
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莫洛托夫若有所思,回答说:“但这很冒险……
很冒险!当然,在国内外将引起巨大的反响。”
“那就这么决定了。”
斯大林又转身对贝利亚说:“您去做必要的安排吧,但是除了阿尔捷米耶夫、布琼尼和几个十分可靠的人以外,不到最后时刻,不要让任 何人知道阅兵的事。”
根据斯大林的指示,11月6日晚,莫斯科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庆祝大会在地铁马雅可夫斯基站举行,斯大林做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 十四周年》的报告。
他指出,德军后备力量快要枯竭,苏联后备力量才刚刚开始扩充,德国比苏联已大为削弱。
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实行的闪击战已彻底破产,德帝国主义及其军队必然灭亡。
11月7日早晨,在敌机干扰、炮声隆隆,敌军围困万千重的莫斯科红场,苏联军民照例举行了阅兵和庆祝活动。
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最高统帅斯大林以藐视和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威严地屹立在列宁陵墓上,检阅了红军队伍,并发表了鼓舞 人心的演说。
在阅兵时,成千上万全副武装的苏军指战员迈着整齐雄健的步伐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最高统帅的检阅,随即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 去迎击莫斯科远郊的敌人。
然而,苏联军民这时的处境是最困难的。
由于西部大片国土沦丧,煤、铁、锰和南方的冶金工业都严重减产。
苏军的供应全靠战前在东部建立的第二冶金基地。
全国最大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机器制造工业中心都在作战地区,生产不能不受影响。
到1941年11月,敌占区的人口占战前苏联人口的40%,煤产量占63%,生铁产量占68%,钢占58%,铝占60%。
敌占区生产的粮食占38%,甜菜占84%。
许多迁移到东部的企业还没有投产。
军工企业显着减产。
例如,坦克生产1941年下半年仅完成计划的617%。
---------------
1.莫斯科城下大决战(4)
---------------
T—34型坦克生产下降尤为明显,第三季度生产112l辆,到第四季度只生产765辆。
飞机的生产也大致如此:1941年9月生产飞机2329架,11月下降到627架。
12月份飞机生产计划仅完成388%,飞机发动机的生产计划仅完成236%。
不过,在东部地区,苏联政府迅速改建和新建了许多生产飞机、坦克的大工厂,这就为此后军工生产的迅猛增长创造了条件。
1941年,多种枪炮和轻武器的生产都大幅度地增长,新式武器火箭炮已批量试制。
由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美国和英国也开始给予苏联一些援助。
1941年10月3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通知苏联政府,美国政府决定向苏联提供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
11月7日,罗斯福宣布租借法适用于苏联,即把武器和其他军用物资出借、转让或租给苏联。
截至1941年年底,美国交给苏联的飞机是204架,坦克182辆。
此外还有卡车、吉普车,189万部战地电话,67万英里长的电话线,足够围绕地球27周。
此后,美国给苏联的各种援助不断增加,到战争结束时,总计价值110亿美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