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很认真地听取汇报,然后问我:“你确信敌人已接近危机状态而没有可能投入新的重兵集团吗?”
“敌人已极端虚弱。
但是,方面军部队没有第l突击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的加强,不可能排除敌人楔入的危险……”
斯大林说,他同总参谋部商量一下。
当天(11月29日)晚上,最高统帅部通知朱可夫,已决定将第1突击集团军、第10和第2集团军拨归西方方面军指挥。
此外,西方方面军还得到了9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8个步兵旅、6个坦克旅以及大量的特种部队。
这样就使这个方面军的力量显着加强了。
集中在莫斯科地域的全部航空兵中,80%被派往西方方面军地带作战。
12月4日深夜,最高统帅斯大林打电话给西方方面军司令朱可夫说:“请注意,12月5日,加里宁方面军将转入进攻。
12月6日,西南方面军的右翼战役集群在耶列茨地区转入进攻。”
6日晨,西方方面军的突击集群和西南方面军右翼的突击集群在空军的配合下,从北面的加里宁到南面的耶列茨,在全长700多公里的地带 转入进攻,对德军展开激战。
苏军的进攻完全出乎敌人的意料,使他们感到惊慌失措。
德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在12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的事情又是那么可怕和丢脸……
而最可怕的是最高统帅部不了解我军的状况,不采取根本的战略决策,只是一味地堵窟窿。”
他所说的战略决策之一,就是命令中央集团军群撤退到鲁扎、奥斯塔什科夫一线。
但希特勒没有预料到战事会如此转折,因而犹豫不决。
第二天,当3个坦克集团军的司令官都报告说,苏军的突击正在不断加强,德国将军们率领的军队已停止推进时,希特勒才签署第39号训令 ,命令德国军队在整个东战场上转入战略防御。
至此,希特勒攻占莫斯科的计划宣告彻底破产,闪击战失灵,迅速结束对苏战争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从12月初到1942年1月初,苏联3个方面军从南北两面粉碎了莫斯科附近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兵团,成功地完成了最高统帅部下达的 任务,把敌人击退到距离莫斯科100至250公里的地方,解除了苏联首都和莫斯科工业区所面临的威胁。
苏联军队在一个月的反攻中,解放了加里宁市、卡卢加市等许多城市,以及11万个居民点,解除了图拉市被围的威胁。
德国仅陆军就伤亡169万人,11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23个步兵师被击溃。
在莫斯科近郊的田野上,到处是德军丢弃的大炮、机枪、汽车以及坦克和飞机。
希特勒本来信心十足,曾下令专门建立两个特务别动队——保安警察队和“莫斯科”党卫军保安处,准备让这两个别动队随同第4集团军的 先遣部队一起,冲进莫斯科,占领苏联党政领导机关的办公大楼,逮捕苏联着名的党政活动家,迫害党政机关的积极分子。
同时还订做了一些礼服,准备给德国一些高级官员在莫斯科检阅时穿。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曾通知德国各家报纸于10月12日留出空白,以便刊登“占领莫斯科”的要闻。
这一切都成了历史笑柄。
苏军在莫斯科会战中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战无不胜的德军第一次遭到惨败,德国的“闪击战”战略已彻底破产,被迫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它改变了美英文武高官对苏军的看法,使他们相信苏联红军能顶住希特勒的进攻,从而愿意给予苏联更多的军事援助,巩固了世界反法西 斯联盟。
前法国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夏森将军说:“莫斯科会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德国军事史家赖因哈特的结论是:“希特勒的计划连同德国打赢这场战争的希望,早在1941年10月,尤其是当1941年12月俄国人在莫斯科 城下开始反攻的时候,就已经破灭了……
希特勒的战略目的被苏联当局及其武装力量的顽强抵抗一笔勾销……”
---------------
1.莫斯科城下大决战(7)
---------------
苏军在莫斯科会战中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苏联军民,增强了战胜侵略者的信心。
1942年1月5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在讨论下一步作战计划时,斯大林说必须尽快转入总攻,理由是:“德军由于在莫斯科附近的失败而惊慌 失措,而且他们过冬的准备很差。
现在是转入总攻的最好时机。”
从1942年1月初开始,到4月中旬结束,苏军从北到南的9个方面军都对当面之敌发动了攻势,在各个地段把德军击退150至400公里不等,消 除了敌人攻占莫斯科和北高加索的威胁,改善了列宁格勒的困难处境,解放了莫斯科州和图拉州,部分地解放了莫斯科西部、西北和西南面的7 个州,使60多个城市重见天日,几百万苏联人民重新获得了自由。
1941年底到1942年初,德军约50个师被歼。
自进攻苏联时起,东线德军总共伤亡832550人。
到1941年11月30日,德国东线陆军损失共计743112人(不含病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