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军被削弱后,再大举在法国北部登陆。
但英国的战略方针遭到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和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的反对。
美国没有经历过英国的那种战争经历,主张凭借盟国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海军优势,直接大举在法国北部登陆,在佛兰德和法国北部与德 军决战,围歼德军主力,直捣德国腹地,结束战争。
而在南欧开辟战场,势必要影响在法国北部的登陆计划。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美国军方,不愿被卷入欧洲国家之间复杂的纠纷之中,而替英国出力恢复其在东南欧的影响。
美国同英国虽在1941年春就达成《ABC—1参谋协定》,确定了“先德后日”的战略方针,并在1942年12月肯定了这一方针,但美国人担心 ,一旦对德国战争结束,英国人会退出战争,不承担对日作战的义务,把太平洋战争的重任推到美国身上。
马歇尔最担心的就是:“狡滑的英国人捉弄了天真的美国人。”
基于这种考虑和担心,马歇尔将军主张一俟北非战事结束,盟军就立刻挥师北上,在英格兰集结兵力,在法国登陆。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海军上将则主张增加分配到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兵器的比例,从现在的15%,增至30%,加大对日本的压力。
卡萨布兰卡会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
在1月14日的第一次会议上,英帝国总参谋长布鲁克阐述了英国的战略方针。
他首先指出:战胜德国潜艇对于战胜德国至关重要,“所有的进攻行动都受到船舶不足的掣肘。
如果我们不能制服德国潜艇,就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布鲁克接着谈及地面战略形势:德国在苏德战场和北非都处于守势,其同盟国失去信心,因此在1943年战胜德国并非不可能。
最好的办法是尽力援助苏联,加强对德国本土的战略轰炸,实施两栖登陆。
而登陆地点应选在交通不便,德国难于迅速集结、屯集重兵的地区。
他说:由于中欧、西欧交通发达,德国在12至14天内能把7个师从东线运到西线。
但由于阿尔卑斯山天险,德国在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把1个师运到意大利或巴尔干。
为了防御漫长的地中海北岸,德国将被迫屯集兵力,并把兵力分散部署在漫长的海岸线上。
因此在地中海地区发动攻势,可以保持对德国的压力,其对苏联的援助效果,要大大超过冒险在法国北部登陆,并很可能将意大利逐出战争 ,让土耳其卷入战争。
---------------
7.大西洋海战(2)
---------------
布鲁克元帅讲了一上午。
下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海军上将介绍了太平洋的战略形势和自己的战略方针。
他说:盟军已在所罗门群岛发起攻势,以保卫美国与澳大利亚的交通线。
但以目前的兵力兵器,盟军只能推进到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
如果再向前推进,就可楔入日本的防御圈,攻入荷属东印出席卡萨布兰卡会议的罗斯福、丘吉尔。
度(今印度尼西亚)或特鲁克和马里亚纳群岛。
金海军上将坚持说:盟军必须保持对日本的压力,防止日本有充裕的时间巩固其防御圈。
金的发言立刻引起英国人的反对。
布鲁克和英国空军参谋长波特尔上将问金:保持对日本的压力是否要改变“先德后日”的战略方针?
他们指出:增加太平洋方向的兵力,肯定会减少对德作战的力量。
对此,性格直率的金直言不讳地说:美国担心一旦德国被打败,英国就会让美国独自去收拾日本。
布鲁克哑口无言。
波特尔打了个圆场,建议蒙巴顿勋爵领导的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计算一下所需要的兵力兵器和船舶。
蒙巴顿让委员会中的美国人起草一份估算报告。
几天后,美国人送上了估计。
美国1943年在太平洋的目标是:在西南太平洋,继续向腊包尔和萨拉莫亚——莱城推进;在中太平洋,占领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 扫清通往特鲁克的通道;在北太平洋,收复阿留申群岛中被日军占领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在缅甸,发动两个攻势,打通滇缅公路。
为此,需要在太平洋追加21万人、500架飞机和125万吨船舶。
英国人读后吓了一大跳,问美国人哪里弄那么多的船。
英美两国战略家的讨论陷入僵局。
马歇尔虽然反对在地中海地区发动攻势,但布鲁克出色的发言和令人信服的论据,却在美国海军和陆军航空兵(当时美国空军尚不是独立军 种)中赢得了支持者。
布鲁克指出:德国无须从东线抽调兵力,就可在法国集结44个师。
而盟国目前尚没有足够的兵力和登陆舰艇去击败这些德军,因此,盟军应利用已经在北非集结起来的兵力,占领西西里,将意大利逐出战 争,迫使德国调重兵占领意大利和巴尔干,接管原先由意军驻守的地区,以分散德军的兵力。
针对美国人担心卷入在意大利半岛的作战,布鲁克告诫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不要支持任何(意大利)反法西斯骚乱,这样做只会没有目的 地牵制自己大量的兵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