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如果没有可用的港口,我们可以制造配件,再把它们拖去装配成港。”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闻者哄堂大笑,大加嘲讽。
但两年后,英国人真的造出了两个名为“桑树”的人造港。
人造港的主要部件是146个巨大的混凝土沉箱。
每个沉箱根据海水深度而大小不一,长度都是61米。
最小的排水量为1772吨,最大的为6044吨。
这些沉箱先在英国造成,之后用拖轮拖到诺曼底的指定地点,注水后沉入海底,构成长达9000米防波堤。
防波堤内有数个码头,可以卸下各种物资。
英国用了15万人、4个多月的时间建成了两个人造码头。
“考萨克”第二个难题,是如何防止在登陆初始就遭德国装甲师的全力反击而被赶下大海。
还要防止德军迅速调兵,驰援诺曼底,像铁桶一样把盟军封锁在狭窄的滩头阵地,出现加利波里式的僵局,造成整个战役失利,导致“霸 王”计划破产。
这是比港口问题更困难、更难以解决的问题。
英吉利海峡适于登陆的季节、潮汐、海滩只有那几个,德国人和英国人一样清楚。
美国军队在源源不断开入英国,屯兵数百万,港口挤满登陆舰艇,机场挤满飞机。
这些情况显然无法瞒过德国人。
德国驻法国、比利时、荷兰的59个师,就是专门针对盟军登陆的。
一旦需要,德国人还可以把在挪威、丹麦、巴尔干地区的军队调到法国封锁盟军登陆场。
如果德国人能及时而正确地判断出盟军的主攻方向并迅速调兵,第二个加利波里就不可避免了。
季节、潮汐、登陆地点似乎都在德国的意料之中,像一个死结,紧紧缠着盟军计划制定人员和“考萨克”。
为了解开这个结,英国人使出几百年修炼出的看家本领——欺骗。
负责欺骗的人有专门从事欺骗的机构——伦敦监督处(处长比万)、盟军最高司令部负责欺骗的“特殊手段委员会”(主任怀尔德上校)。
比万是欺骗计划的总设计师。
此次欺骗是战略欺骗,其范围之大、构思之巧妙和复杂、难度之高,令人咋舌,使在西西里的欺骗伎俩黯然失色。
比万的战略欺骗总计划的代号是“卫士”,其目的有两个:第一是通过多种计谋,继续诱使希特勒把德军分散在欧洲各地,把在诺曼底的 德军减少到最低程度,无力挫败盟军登陆。
---------------
14.隐蔽之下的紧锣密鼓(3)
---------------
第二是通过干扰、迷惑等手段,迟滞德军对诺曼底盟军行动做出反应。
这个“卫士”计划要求制定一项非常接近实战的作战计划,让希特勒觉得可信,对盟军的登陆时间和地点,得出错误的结论。
这个假作战方案不能直接送给德国人,而要在远离诺曼底的地方,以间接的方式,让德国费很大的劲儿才偷得一丁半点,使德国人根据这零 星的情报,反复分析、核实、推演,得出符合英国人要求的错误结论,弄错盟军的登陆时间和地点。
比万和他领导的英国伦敦监督处从六个方面干扰希特勒的思路,准备让希特勒得出这样的印象:1盟军自信用日益猛烈的战略轰炸就可以 迫使德国投降。
由于飞机被优先用于战略轰炸,盟国没有在英国集结起足够的地面部队,无法在1944年7月前在西欧登陆。
2盟军尽管还无力在1944年春在法国登陆,但如果德国从法国抽调部队,盟军完全可以加以利用。
3英美苏三国将在1944年联合进攻挪威,以迫使中立国瑞典对德宣战。
瑞典同意后,盟国就准备利用瑞典领土进攻丹麦。
4既然盟军不能在1944年春进攻法国和西欧,那么主攻方面是巴尔干半岛。
盟军将在希腊和的里雅斯特登陆,穿过罗马尼亚、匈牙利或卢布尔雅尔,占领奥地利和德国南部。
5苏联军队将在1944年6月底以前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国无法从东线调兵增援法国。
6鉴于德军在法国和西欧有59个师,盟军至少要有50个师才能进攻法国。
但1944年夏季以前不可能把50个师训练好,因此在苏军发动攻势前,盟军不可能进攻法国。
1944年1月,美将艾森豪威尔出任西北欧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建立起自己的领导班子,艾森豪威尔将军对比万的计划大为赞赏,授权比万 实施他的欺骗计划。
为了诱使希特勒从法国调兵到巴尔干地区,比万玩起了没有良心的阴谋把戏。
1944年年初,苏联红军已经接近苏联与罗马尼亚边界。
罗马尼亚政府大为惊恐,知道德国败局已定,若不采取措施,苏军迟早会占领这两个小国(罗马尼亚和匈牙利)。
两国想步意大利的后尘,改旗易帜,变换门庭,投靠英美,便同英美两国秘密接触,商量投降条件。
匈牙利首相卡利保证说,如果盟军能在首都布达佩斯空降伞兵,匈牙利军队就调转枪口,进攻维也纳,帮助盟军打通的里雅斯特—卢布尔 雅那—维也纳的交通线,敞开德国的南大门。
罗马尼亚人也做好准备,迎接盟军在巴尔干半岛登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