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虽然同意隆美尔的战略方针,但这个决定其实是剥夺了西线总司令和B集团军群司令对装甲部队的指挥权和第15集团军的调动权,也 就夺走了隆美尔手中最锋利、最令盟军胆寒的利剑。
希特勒做出这个荒谬的决定,铸成最后的战役失败。
但他似乎摆脱了“坚韧”计划的影响,开始越来越注意诺曼底,觉得盟军登陆后的首要目标是瑟堡。
4月6日,希特勒对约德尔说:“英国人为对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假的。
从他们最近实行的限制等措施来看,他决不会按常规办法干的。
我不能不感到所有这一切不过是寡廉鲜耻的伪装罢了。”
他指着诺曼底道:“我赞成把全部部队调到这儿。”
但希特勒没有把驻加来精锐的第15集团军调到诺曼底。
隆美尔觉得诺曼底防御过于薄弱,于是把精锐的第352师调到诺曼底的“奥马哈”滩,以惊人的精力营建“大西洋壁垒”。
从诺曼底到加来,德军和征来的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修工事,埋地雷。
其工事设计之巧妙,之坚固,种类之多,布雷区面积之大,远远胜过日本军队在太平洋岛屿的防御工事,在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在隆美尔拚命修工事的同时,盟军“霸王”行动的准备工作也进入最后阶段。
从1944年2月到6月6日登陆(D日),盟国的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对法国的铁路、公路系统进行了连续4个月的猛烈轰炸,以把加来和诺曼底区 孤立起来,阻滞德军增援。
盟国航空兵在4个月内对80个铁路、公路目标袭击2万架次,投弹762万吨,摧毁了其中的51个,严重破坏了25个。
在D日,加来、诺曼底周围240公里内75%的铁路不能使用,900多台机车和16万节车皮被炸毁,整个法国西北部铁路系统一片混乱,陷于 瘫痪。
在空军进行战场遮断的同时,在英国的英美加三国军队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临战训练。
盟军选择与诺曼底相同的海滩,反复进行实兵演习。
建立训练基地,仿造海滩的岩石、峭壁、壕沟、铁丝网、暗堡、反坦克壕,让突击部队不断演练。
对空降部队的训练也精心安排。
盟军先制出空降地域的详细模型,树木的高低、房屋的大小,都按正确的比例制造。
然后飞机从模型上方飞过,拍成电影,模拟成飞机从诺曼底上空飞过的景象。
空降兵反复看这部黑白电影,再看加上蓝色滤片镜拍成的片子,以体会在月光下空降的情况。
5月3日至8日,盟军进行全过程最后一次联合演习。
5月15日上午,所有盟军将领和英王乔治六世、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国战时内阁成员聚集在伦敦圣保罗学校一所哥特式建筑物中,最后复审 “霸王”计划。
室内鸦雀无声,气氛紧张。
英国海军大臣坎宁安后来回忆道:“万一德国人白天来一次大规模空袭,从房顶落下颗炸弹,后果真不堪设想。”
---------------
14.隐蔽之下的紧锣密鼓(7)
---------------
一个在场的美国海军上将这样回忆与会人员当时的心境:“我们都好像认为,这么多的齿轮要啮合得恰到好处,除非神灵保佑。
有一个齿轮失灵,就可能使各种力量失去平衡,引起混乱。
所有的人都清楚自己的负担有多重。”
这位海军上将接着回忆道:“艾森豪威尔首先起身讲了10分钟,据说他一笑值10个师,那一天值得更多……
他冷静而充满信心的话,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我们心中的疑云被驱散了。
他讲完话,紧张的气氛顿时消失了。
要求每个人承担这么重的责任,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
然而这里就有这样一个心平气和的人。”
丘吉尔最后做总结发言:“先生们,我对这一事业的立场越来越坚定了。”
5月下旬,盟国海军开始清除航道的水雷,设置浮标,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但天有不测风云。
如此规模的两栖作战,涉及各军兵种,而各军兵种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
盟军最高司令部根据三军要求,责成气象委员会研究了50年来英吉利海峡的天气图,初步确定6日为D日,即登陆日,并责成气象委员会密 切注视天气变化。
气象委员会主任兼艾森豪威尔首席气象顾问的是英国气象学教授斯塔格空军上校。
艾森豪威尔极为重视斯塔格教授的工作,每周都同气象专家们举行两次会议。
随着D日的临近,艾森豪威尔同三军将领每天两次听取最近的天气预报。
5月29日(星期一),艾森豪威尔听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斯塔格教授说:本周气象条件适于作战,但到周末有暂时波动,6月5日和6日很可能有暴风雨。
众将领颇为不安。
6月2日(星期五),斯塔格教授在会上说:“天气状况已经变化,现在可能成为很大的威胁。”
艾森豪威尔问:6月6日和7日的情况如何?
回答是风力不会很大,但云量很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