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有代表性的悲剧人物是冯玉祥将军和他的老部下、年轻的共产党人吉鸿昌将军。
冯玉祥,原名基善,字焕章。
安徽省巢县人,1882年生,父亲是淮军(后称练军)下级军官,家境贫苦。
11岁母亲去世后随父住在军营,从小受到军事生活的熏陶。
1896年14岁时正式入伍,先后当过哨长、排长、管带、参谋长、团长、旅长。
第一次直奉战争时,调任陕西、河南督军。
第二次直奉战争为第3军总司令,出古北口与奉军作战。
由于受孙中山影响,于1924年10月回师北平,发动了北平政变,解除了总统卫队,囚禁了曹锟,成立了中华民国国民军,并电请孙中山北 上。
11月5日将已废清帝溥仪驱逐出故宫,彻底清除了清室小朝廷。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全国人民掀起了反帝斗争高潮。
冯玉祥倾向革命,受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影响,派代表团赴苏考察,又选送了30名学生到苏留学。
苏联也派军事顾问帮助冯玉祥训练部队。
冯玉祥反帝和追求革命的行动,引起国内外反动派的仇视,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等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组成反赤大同盟,准备联合进攻 国民军。
冯玉祥为了缓和局势,于1926年1月10日宣布下野,3月20日率员赴苏考察。
不久,国民军在南口大战中被直、奉军和晋军、直鲁联军击败,残部退向绥远。
冯玉祥得到消息后,立即于9月16日回到绥远五原,并于9月17日在五原誓师,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7年5月,冯玉祥与奉军激战于河南,占领洛阳,6月与北伐军会师中原。
到1928年七八月间,冯玉祥已拥有9个方面军、40万人,在新军阀中力量最大。
8月,他到南京就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
蒋介石为了削减冯玉祥和其他新军阀的力量,于1929年1月召开编遣会议。
冯玉祥因与蒋介石意见不一,也得不到其他军阀的支持,2月份以养病为名离开南京。
1930年5月,冯玉祥与阎锡山、李宗仁组成讨蒋军,爆发了蒋、冯、阎中原大战。
冯进军顺利,很快占领了洛阳、郑州、开封等战略要地。
但在蒋介石拉拢下,张学良通电拥蒋,并率军入关,使反蒋战争很快失败,冯玉祥苦心经营了20年的军队陷入瓦解,残部退入山西后被张 学良改编为第29军,由宋哲元当军长。
冯玉祥潜入山西汾阳峪道河隐居。
在此,他做了痛苦的思考和总结,重新与共产党人建立了联系,请人讲社会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忧国忧民,心急如焚,为抗日到处奔走呼号,高喊“战则生存,和则灭亡”。
10月21日发表通电,提出抗日救国13项主张。
1932年1月淞沪战争开始,他兴奋欲狂,积极支持抗战,并表示自己要带领敢死队到前方杀敌。
但因蒋介石坚决不准抗日,他怀着愤懑心情,于1932年2月到泰山隐居。
冯玉祥在泰山期间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他深深地认识到,抗日必先倒蒋,只有打倒蒋介石,才有实现抗战的可能。
---------------
14.悲歌又一曲(3)
---------------
为此,他数次派人到广州与胡汉民、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接洽,进行抗日反蒋活动。
汪精卫为了拉拢他,请他担任内政部长,他坚辞不就。
汪精卫从北京南下路过山东要与他会晤,他也不予理睬。
他离开泰山时,对国联调查团的报告发表了坚决反对的谈话,并和李烈钧、程潜等15人通电全国指责报告书的谬误,要求南京政府“于政 策要有坚决之转变,放弃不抵抗主义及依赖国联之谬想,速解人民束缚,切实与人民合作,全国动员,以抗暴日,而复失地”。
冯玉祥将军虽然有一颗抗日心,但对蒋介石未产生任何影响。
这使他认识到,没有实力是不行的。
这时,其部将宋哲元担任了察哈尔省主席。
察省地处偏远,易于开展活动,他遂于1932年10月9日到达张家口,开始进行抗战准备工作,并决心与共产党合作。
1933年1月,共产党派宣侠父、张存实等来到张家口,帮助冯玉祥策划抗日具体计划。
当时,从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退下来的军队和察哈尔、山西的军队加在一起,足有20余万人,组织起来可以打几个大仗,但又 苦于没钱。
正巧,朱庆澜在北平成立了一个东北抗日军后援会,并在上海、北京等地募了些款子。
听说冯玉祥将军的抗日同盟军万事俱备,只差钱粮,便派人送去十万现洋。
这时,冯玉祥的老部下、共产党员吉鸿昌将军也来到察哈尔。
吉鸿昌一见到老首长,不由跪在地上大哭起来。
他为国难当头,政府不抵抗而伤心。
他向冯玉祥表示,此次来找老首长不为别的,只为抗日。
他愿把一腔热血洒在抗日战场上,以死报效祖国。
冯玉祥被吉鸿昌的赤诚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拉起吉鸿昌说:“没说的,咱们同心协力干,你就担任前敌总指挥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