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玉祥又致电两广、上海的将领和国民党中央委员,陈述抗日决心,请求募捐支援。
蒋介石和汪精卫对冯玉祥的抗日言行非常不满。
便玩弄权术,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电请冯玉祥去南京“商谈国是”。
冯立即予以拒绝,复电说:“榆关已失,热河告急,外交折冲,早陷绝境,此诚全国奋起抗战之时,希国民政府立即动员抗战。”
并提出12条建议,作为最后呼呈。
蒋介石见冯玉祥拒绝入京,又派王法勤、黄少谷去张家口访冯,并以监察院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相许。
但冯不上蒋介石“调虎离山”的圈套,向来人明确表示:“蒋介石如果决心抗日,当然可以合作,根本谈不到做官问题。”
“谁要是亲日妥协,谁就是我的敌人,决无合作的可能!
”
《塘沽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又派黄少谷持他的亲笔信再次去张家口晤冯,促其即去南京商谈。
冯玉祥对黄少谷说:“华北局势更紧,不但本人不应南下,蒋公和中央要员皆应北上。
现日寇深入,已非坐谈抗日之时,只有大家上前线一拼。”
数日后,蒋介石又派李烈钧来游说拉拢冯玉祥,冯慨然表示,他和部将“只有上火线与倭寇一拼,一切名义,概不愿任”。
蒋介石来到保定后,汪精卫又发电请冯到保定与蒋介石谈谈,冯不予理睬。
不久汪精卫又派王懋功访冯,国民党中央又电促冯南下,电云:“迭电奉邀,未见命驾,同人日切翘盼,兹特再行电请,希即入京,共策 大计。”
冯玉祥看完电报对左右人员大声说:“我冯玉祥宁为抗日而死,也不愿离开此地!
”
5月24日,盘踞在多伦的日伪军南侵,沽源失守,察省形势危急。
张家口军民组织了察哈尔省民众御侮救亡大会,决议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公推冯玉祥为总司令,领导民众武装抗日。
5月26日,冯玉祥发出通电,宣告就职。
冯玉祥抗日大旗一举,察省民众立即响应,全国各地致电祝贺。
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很快发展到8万人。
这支抗日武装虽然装备低劣,但抗日士气很高,一上前线,便捷报频传,很快就收复了康保、宝昌、沽源等城,并向察省的商业重镇多伦 挺进。
多伦当地人称“小上海”,是日军的战略据点。
日军茂木骑兵第4旅团两千余人及炮兵部队在此设防固守,以伪军索华岑部为外围,集结在黄旗一带,日军西义第8师团驻丰宁,以为策应 。
7月5日,正当抗日同盟军挺进多伦,驱逐敌人前哨时,蒋介石因对冯玉祥威胁利诱不成,便决定给冯加上“赤化”罪名,予以武力消灭, 并与日军取得默契,夹击同盟军。
吉鸿昌获此情报后,立即召开会议,决定先发制人,迅速攻占多伦。
7日下达总攻令后,当夜开始进攻,经过彻夜激战,攻克敌两道战壕。
天亮之后,敌因获大炮支援,战斗更加激烈。
吉鸿昌、邓文、李忠义三位将领亲临前线指挥,战至下午6时,迫敌退入城内。
9日继续进攻,城外大部分据点被我军占领。
---------------
14.悲歌又一曲(4)
---------------
夜间吉鸿昌指挥敢死队几次突击爬城,因敌火力猛烈未获成功。
11日,吉鸿昌派一副官带战士数十人化装成伪军,潜入城内,以为内应。
12日晨1时,发动总攻。
吉鸿昌袒胸露臂,带头冲锋,直逼城下。
这时潜入城内的战士高呼:“同盟军打进城了!
”
“同盟军打进城了!
”
并四处打枪,制造混乱。
日伪军大惊,慌忙向城外逃窜。
同盟军冲入城内,经3小时激烈巷战,收复多伦。
为了应付蒋介石和汪精卫军队的进攻,冯玉祥只好把吉鸿昌、方振武等部队从抗日前线调回张北、宣化。
他们与何应钦入察部队前锋相距不过十三四里。
7月18日,中央军的铁甲车突然开过下花园。
冯部只好将辛庄子铁桥拆毁,以阻止铁甲车前进。
由于投机取巧的孙殿英部驻在沙城,横在中央军和同盟军之间,何应钦便许以青海西区屯垦督办和开拔费50万元,将孙殿英调走。
日军以同盟军攻占多伦,破坏了《塘沽协定》为由,派平贺旅团、茂木旅团联合汉奸张海鹏部共2万余人,与中央军夹击同盟军。
冯玉祥受到两面夹击,形势十分危急,遂向全国发出通电,说明因抗战而获罪中央,请各方主持正义。
他的通电立即得到全国的响应。
李济深、陈铭枢致电南京国民政府五院院长,请他们“饬令停止入察之师,勿轻启兄弟阋墙之祸,为外人所笑。”
胡汉民、陈济棠、白崇禧等以强硬态度致电南京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请“速停入察之师,若仍执意冥顽,抑内媚外,决取断然处置” 。
面对各方强大压力,蒋介石虽未立即开战,但已调集了16个师、2个战斗机队和8列装甲车,与日军一起把同盟军团团包围,并且步步进逼 ,包围圈愈来愈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