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战全景纪实_沈永兴/朱贵生【完结】(90)

  会谈开始后,张学良便十分坦率地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向周恩来请教。

  他说:“国民党是没有希望了,中国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法西斯的路线,一条是共产主义的路线。

  共产主义路线我没有去过苏联,不太了解。

  但共产主义成功的条件是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又无外患。

  ---------------

  15.大抗战拉开了幕布(3)

  ---------------

  中国是半殖民地,所以不适用。

  这样就只剩下一条路,只能拥护蒋介石搞法西斯独裁。

  我现在对这条路能否走通也发生了怀疑,请周恩来先生讲讲自己的看法。”

  周恩来见张学良如此坦诚,非常高兴,便诚恳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他说:“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产物,主张个人独裁,压迫摧残人民群众,它把资产阶级最后的一点表面的民主也抛弃了。

  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一种最反动的主张。

  德国和意大利是法西斯国家,同日本帝国主义一个鼻孔出气。

  讲法西斯只有投降帝国主义,要抗日,就不能仿效这两个国家。”

  周恩来还指出:“要抗日就必须实行民主,发动人民大众,人民的力量是无比的,只有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有抗日的信心,抗日才能 取得最后胜利。”

  张学良听了周恩来的分析,非常赞同,但又说:“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热烈赞成。

  不过,关于争取蒋介石参加抗日阵线问题,我和你们有不同看法。

  现在中国的力量几乎都掌握在蒋介石手里,蒋介石也是有抗日可能的,所以共产党反蒋抗日是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也是行不通的。

  这个问题我与李克农先生谈过,意见未能达到一致,所以特别请周先生亲自来谈谈。”

  周恩来略作思考后说:“共产党过去是主张抗日反蒋的,不过现在愿意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请你进一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张学良说:“我总觉得抗日不应该反蒋,反蒋就把最大的力量抛开了,使抗日更加困难。

  现在应该采取种种办法,逼蒋介石走上抗日道路。”

  张学良还说:“我与蒋介石私交甚厚,我现在不能反蒋,但将来如果蒋介石真投降日本,我一定离开蒋另做打算。”

  周恩来对张学良提出的逼蒋抗日的主张表示同意,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针政策,愿意把这个意见带回去,提请党中央郑重考虑后再作最 后答复。

  周恩来明确表示:“如果蒋介石放弃剿共政策,在抗日纲领下,共产党决心与国民党恢复旧日关系,重受蒋公领导。

  旧账,我们不愿意再算了。”

  张学良得到周恩来这样明确的表示,非常高兴,几个月的思想疙瘩一下子解开了,他充满信心地说:“你们在外边逼,我在里面劝。

  我们对蒋介石来个内外夹攻,一定可以把他扭转过来。”

  会谈一直进行到第二天凌晨4时才结束。

  张学良对周恩来谈的许多问题都很折服。

  会谈中,达成了东北军与红军互不侵犯、互相帮助、互派代表、互通情报,加强部队的抗日救国思想教育等具体协议。

  张学良对会谈很满意,他私人先拿出两万银元,支持红军抗日,又送给红军20万元法币。

  从此,张学良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认为非统一不能抗日,现在则认为非抗日不能统一。

  他认真履行所达成的各项协议,正式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

  党中央经过认真讨论,认为“逼蒋抗日”实属必要,遂改变了“反蒋抗日”的政策,发出了《红军军事委员会关于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 电》。

  表示“愿在一个月内与所有一切进攻抗日红军的武装部队,实行停战议和,以达到停战的目的”。

  通电特向南京政府诸公进言:“在亡国灭种紧急关头,理应憣然改悔,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 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

  此不仅诸公之幸,实亦民族国家之福。

  如仍执迷不悟,甘为汉奸卖国贼,则诸公的统治必将最后瓦解,必将为全国人民所唾弃,所倾覆。

  语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又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愿诸公深思熟虑之。”

  张学良与周恩来延安会谈后,心情很激动,经常自己驾驶飞机往返于西安和洛川之间。

  有时作低空飞行,俯视咸阳北原汉武帝、唐太宗、文王、武王、秦始皇各陵寝,并向部下慨然叹曰:“人生贵有建树,以垂青史。

  否则,陵寝工程再壮丽伟大,亦不过只黄土一抔而已!

  ”

  他还登华山题诗,抒发抗日心情,其中两句云:“极目长城东眺望,山河依旧主人非。”

  张学良思想转变后,就开始与西北军的领袖杨虎城联系,以便统一行动。

  杨虎城将军是陕西地方实力派首领,是17路军的总指挥,兼陕西省主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