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阅完战报,激动得拍案叫绝,对江彬的英勇神武称赞不已,非要立即宣召江彬进殿,当面奖励不可。
江彬是宣府人氏,生得方脸大耳络腮胡,蚕眉环眼鹰钩鼻,身材魁梧高大,孔武有力,精通骑射。武宗坐在殿堂上,看到受伤的江彬大步跨阶上殿,显出英雄气概,暗暗赞叹,甚是欢喜。应该承认,江彬不但武艺超群,口才也十分出众。他当着皇帝的面毫无惧色,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什么整训队伍,排兵布阵,谈得有条不紊,头头是道。
武宗听得入迷,以为遇到了天下奇才,执意要将江彬留在京城,收作义子,提升为都督佥事。当晚江彬陪同武宗在“豹房”中同床共枕,尽情娱乐。江彬的吹拍功夫真是一流,把武宗迷得昏然不醒。这以后,武宗皇帝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专门调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队驻扎京师,由江彬统领。江彬进京自然与众不同,有四镇边军作靠山,他还怕谁呢?他与武宗的关系跟阴魂附体一般,现在武宗晏驾,他也像失了魂似的坐卧不宁。
江彬不等内侍回传,带着将兵蛮横地闯进内阁。内阁臣僚们在慌乱中不知怎么的,像迎接皇上似的全都立正而起,只有皇太后强作镇静,稳坐静观。
“都坐下,坐下,不必客气,不必客气。你们背着皇上,都做了些什么呀?坐下说。”江彬故意以征服者的口气安抚大家。
“皇上已经驾崩,我们正在商议迎接新帝之事。”杨廷和作为首辅,认为在江彬面前不能太软,如实地说道。
江彬故意惊诧道:“是么?我怎么不知道?你们瞒得我好紧呀!如果不是我自己找上门来,你们把我的头割下来,我还不知道哩。来,你们给我说说,皇上驾崩,为何不报我一声啊?”
杨廷和不紧不慢地说:“江提督冷静。依大明祖制,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不先立遗诏,哪敢报丧举哀?”
“没立遗诏么?你们这帮混账东西,关着门谋划好了,再来清算我们,是吗?”
“江卿说到哪里去了?你与众人都是我大明的重臣,现在皇上刚刚宾天,谁会谋划谁呀?”皇太后拉着腔调发话道。
“我听说他们私下已经把新帝定好了,这不是在搞宫廷谋反吗?”江彬不满地说。
“那你的意思呢?”皇太后顺着他的话问道。
“立帝之事,非同儿戏。我听说他们已经决定要迎那个偏远山区的小南蛮子来当皇帝,我认为这不行,万万不行。”江彬站在那里目中无人地说道。
杨廷和发现皇太后顺着江彬的话发问,似乎对立兴世子有动摇之意,赶紧插话道:“禀太后,立兴世子嗣帝位是有遗诏的,现在已告示于天下,不能有变啊!”
“不行,不行!大明皇室人才济济,寿定王、汝安王哪个不比小蛮子强?要立新帝,就应该从这两个王爷中挑选,为何要舍近求远啊?”江彬仍然强词夺理。
这时,皇太后脸上露出不易觉察的笑容,她接着道:“嗯,你说得有道理。”
“太后……”杨廷和知道太后早就想在这两个“祐”字辈的王爷中挑选一个来继承皇位,现在又有江彬提出,怕她改变主意,于是忍不住喊出声来,以拦住她的话语,打消其变卦的念头。
“但是,现在已经晚了。遗诏已经告知天下,怎么能当儿戏改来改去呢?”皇太后又不慌不忙地向江彬解释道。
杨廷和听后,总算松了一口气。
但江彬的脸上陡起肃杀之气,他昂首挺胸站在那里,故意用手提了提身上佩戴的宝剑,用带着寒光的双眼环视众臣后说:“不想改么?今天谁也别想出去!”
“江提督差矣。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你竟敢在内阁刀刃相见。有谁怕呢?”杨廷和一蹦起来针锋相对地说。只见他脸色铁青,双眉倒竖,两肩高耸,作出一副要格斗的架势。
江彬哪会受得了这种气?抽出宝剑,上前一步,就要与首辅大人一见高低。与会的僚臣有的胆怯躲避,有的静观其变,有的低头不语。
------------
章二 江彬逼宫 严嵩解梦(3)
------------
“好了好了,论条件,几个王爷都有资格入京继嗣。”皇太后突然一拦,他们两个被迫停止示威。随后,只听太后对内侍道,“来人,再拟两份懿旨,一立寿定王朱祐榰;一立汝安王朱祐梈。”
杨廷和一听,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道:“皇太后,千万不能这样啊!”
江彬听后,脸上的肃杀之气才有所收敛,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众臣僚按照皇太后的懿旨商定,此二懿旨与先拟遗诏一起,三诏并发。皇太后命这三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以至南郊仪式迎君为定。
在这三诏之中,要数湖广安陆州的朱厚熜距京城最远,有两千多里。此时的朱厚熜还不知道皇宫里发生的惊天动地的事哩。
自从朱厚熜被皇兄恩赐袭封藩国,他愈发认真管理府事,潜心修炼自己,一有时间便在家里温习《孝经》,这是父亲在世时教他读过的一本小册子。这天他又想到为君“至德要道”的问题。父亲曾经讲过“孝为德之本”的道理。其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朱厚熜越读越感受到其中深刻的内涵,心里不停地叹道:多好啊,讲得多好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