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玩主:嘉靖皇帝传_王海江【完结】(137)

  夏言说:“你还有什么难事?说出来能解决的我给你解决得了,不需要任何破费的。”

  面对夏言的直率,严嵩一时语塞,转念一想又说:“那就算是晚辈放在您这儿的生活费吧,晚辈在您家吃住过不少时日,我欠您的真是太多了。”说完丢下银子,头也不回地溜走了。夏言无奈地摇摇头,以理解的目光看着严嵩消失。夏言细细想来,这严嵩调到礼部后,虽然是个新手,但为人处事还是不错的。他虽有皇帝做靠山,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他高人一等,都认为他诚实质朴,谦虚谨慎,是个值得提携的人才啊。

  一次,嘉靖皇帝在退朝后将夏言留下来征求礼部尚书的人选,夏言想都没想,极力推荐他的手下严嵩。嘉靖皇帝故意问道:“他刚来京城就这么快升任尚书,大家会信服吗?”

  夏言略一思考说:“从资历上讲他是浅了点,但这个人为人谦和、诚实,臣以为是个可造的人才。”

  嘉靖皇帝冷笑道:“朕担心他以后会成为一个鬼才。”皇帝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那严嵩可是当过算命先生的,一张嘴能将凉水说燃,叫铁树开花,这些嘉靖皇帝都是知道的。

  夏言以为皇帝对严嵩有看法,很可能自己的推荐要泡汤,便没有向严嵩回话,也不好在皇帝面前再提这件事,严嵩的升迁问题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搁下了。

  突然有一天,嘉靖皇帝的谕诏送到严府,皇帝擢升严嵩为礼部尚书。从此,严嵩的人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朝廷少有的紫袍金带官臣。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初,位于南方荒蛮之地的莫登庸部预谋叛乱,急需大将前去讨伐。严嵩知道此事后,向嘉靖皇帝力举咸宁侯仇鸾。严嵩在南京时与仇鸾有过私交,两人自接触后意气相投,他能够升迁北京,还靠仇鸾赞助的银子铺路哩。三月,嘉靖皇帝便诏令咸宁侯仇鸾为征夷副将军、充总兵官,兵部尚书毛伯温参赞军务,协助仇鸾南下进击莫登庸。

  仇鸾乃北方人氏,生性顽猛,打起仗来更是雄性四溢,骁勇善战。他只率领几百精兵,很快就将安南莫登庸叛乱平定。

  嘉靖皇帝听到胜利的消息,喜出望外,对严嵩善于发现人才赞赏有加。从此,皇帝对严嵩便另眼相看了。

  武定侯郭勋眼看自己的后台桂萼死去,张孚敬病倒,而自己这么多年又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担心以后难以在朝廷站住脚跟。张孚敬主政的时候,皇帝对他郭勋可是倍加信任,特命其代行祈谷于圆丘,随后又祀地祗于方泽坛,并摄领二郊之事。这是自大明江山以来第一次令臣代行之事,这是何等荣耀啊!可现在呢?郭勋不甘心自己曾经的荣耀丧失,为了稳住阵脚,心生一计,准备给皇帝上一奏章。原来从嘉靖初期始,朝廷为了削弱宦官势力,相继罢免了各地的镇守太监,使边防军权重新回到内阁手中。但这样一来,各地镇守和边防驻军首领又变得有恃无恐,朝廷难于控制。郭勋正是看清了这一现实,毅然上疏皇帝,建议恢复各处镇守太监。然而罢免各地镇守太监,可是嘉靖皇帝一直努力要做的事呀,上这样的奏疏不是跟皇帝作对吗?万一得罪了皇帝,性命都难保,更不要说与对手争锋了。

  ------------

  章三十二 廷审惊变 上奏被免(3)

  ------------

  出乎郭勋意料的是,嘉靖皇帝看了奏疏,竟然获准御批。一时间,朝廷里的中官太监又得意起来。崔文在十年前曾到南方请过邵元节,尝到了当钦差大臣那种“圣旨在手,要啥都有”的甜头,所以他第一个报名要去南方当镇守太监。

  哪知崔文高兴得太早了。夏言闻知嘉靖皇帝决定恢复镇守太监制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要知道,在嘉靖皇帝初期,夏言是积极主张消灭镇守太监的。如今镇守太监并没有彻底根除,反而要死灰复燃,他真是不明白皇帝是怎么想的。他上疏道:“削弱镇守太监、整顿庄田都是皇上的治国方略,如今事业尚未成功,却又偏信他人之言走回头路,这怎么能取信于人呢?”

  嘉靖皇帝看罢奏疏,龙颜不悦,在那奏疏上批复道:朕已决定,休要胡言。并气得几天不愿会见夏言。严嵩得知此事,对夏言说:“夏大人,晚辈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本不该对大人所做之事妄加议论,但晚辈与大人的命运已经连在一起了,所以晚辈认为您对皇帝应该顺着点,皇帝一手遮天,您说得再多也没有用,搞得不好还会遭贬、杀头。大人,晚辈说的可是心里话呀。”

  夏言没好气地说:“你现在身为礼部尚书,身担重任,竟然说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太令我失望了。”

  严嵩自讨没趣,便点头哈腰地说:“是,是,是晚辈的不是,大人不要放在心上。晚辈告辞了。”然后心怀不满地走了。

  夏言望着严嵩的背影,无奈地“唉”了一声。回到屋里,他拿起笔又写了一本奏疏,劝告皇帝不要恢复镇守太监,否则后患无穷。

  嘉靖皇帝哪里听得进去,大发雷霆道:“哼,杨廷和的魂又回来了。他夏言羽毛尚未丰满就敢逼朕改变主意,真是太霸道了。”权威受到挑战的皇帝一纸诏令,不得传夏言上朝。

  连续几天,严嵩在早朝上看不见夏言,内心多有恐惧。他担心因夏言之事连累自己,所以又一次冒着被夏言讥讽和教训的危险登门夏府。严嵩对夏言说:“大人不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为晚辈着想啊!晚辈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跟着您走的。您与皇上较劲,万一皇帝恼怒把您打入大牢,晚辈以后依靠谁呀!晚辈劝大人,主动找皇上收回奏疏,支持皇帝恢复镇守太监的决定,这不就没事了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