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玩主:嘉靖皇帝传_王海江【完结】(194)

  嘉靖皇帝看到两位重臣互踢皮球,面露愠色说:“朕让你们来就是商讨这件大事的,你们推来推去,还是转到朕这里来啦?”

  严嵩只是将头低下,看也不看皇帝一眼。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徐阶犹豫一下,硬着头皮说:“今天鞑靼驻军近郊,包围京城,震惊陵庙。我朝却战不能战,守不能守,处于如此两难境地,虽然不敢轻举妄动,但也应该权衡得失,当解燃眉之急呀!”

  嘉靖皇帝似有所悟地说:“他们若是肯退去,给他些皮币珠宝,都算不了什么。”

  徐阶又奏道:“如果真能用皮币珠宝让他们退去,那有什么不可呢?臣就是怕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到那时该怎么办呢?”

  嘉靖皇帝听后,又觉得有道理,却蹙着眉头说:“徐爱卿有些远虑了吧。就目前来说,怎样才能让他们退去呢?”

  徐阶略一思索道:“微臣倒是有一计。臣刚才看过,俺答来书统是用的汉文,我只说他以汉文书写难以让人置信,必须用番文书写呈上来方可。况且自古哪有兵临城下胁贡的道理?今宜退出城外,另外派遣使者呈递番文,再由大同守臣代奏,才可允行。他若果然退去,我就速调援军集结到京畿,到那时,如果想允许则允许,不想允许便可以与他交战,也不至于被他牵制了。”

  嘉靖皇帝一听点头称是,遂谕令徐阶按计而行,与俺答搞起缓兵之计。皇帝召见内阁快要结束时,严嵩又对皇帝道:“现在所有臣民都希望皇上亲自视朝,以拨乱反正!”

  嘉靖皇帝不以为然地笑道:“今也未至于乱啊,朕上朝是不难,但怕臣民们感到太突然,那总不好吧!”

  徐阶也立即劝说道:“中外臣民祈望已久,皇上如果今日一出现在朝廷上,臣民们会感到久旱遇甘露,怎么会觉得突然呢?”在两位重臣的苦口婆心说服下,嘉靖皇帝才答应第二天上朝。

  徐阶离开西苑回到礼部,立即按照皇帝的谕令召开廷臣会议,专题讨论俺答的求贡书问题。他将那书的内容传递给大家,个个看罢,然后说:“今俺答态度蛮横,欺人太甚,但又都拿不出好主意,大家说怎么办呢?”部臣听后面面相觑,都不知从何说起。正在大家沉默之时,内中有一人忽然高声说道:“我是主战的,根本没有必要与贼寇言和。”

  徐阶循声看去,乃是都御史商大节,便问道:“你意主战,有何妙策呀?”

  商大节分析说:“如果我方准许他入贡,他们必然会挑选精锐骑兵三千,即刻入城,表面上说是通贡的,暗地里却作为内应,以达到内外夹攻之目的。如果这样,请问诸公,我们该如何抵抗呢?退一步说,就是他诚心通贡,无意外变故,那也是一场屈辱的城下之盟啊!堂堂中国,屈辱于敌人,还不羞死人呀?”

  有一位叫毛起的检讨表示不同的看法,他说:“哪个人不知道主战呢?现在的问题是要战却无银两,只好暂时允诺别人的请求,将他们请到塞外后,才能再议作战之事。”

  商大节一听,怒不可遏,大吼一声道:“要战便战,何必迟疑?况且众贼寇狡猾异常,他能听我们的诱约吗?”

  徐阶看他们争得如此激烈,谁也不能说服谁,料想廷臣会议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便宣布会议结束,自己离去入奏皇帝。

  嘉靖皇帝自内阁离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及至黄昏,仍无心晚膳,在西苑登高远望宫外。宫墙外烟雾迷漫,火光冲天,细细听去,百姓哭喊一片,比天灾来临还恐怖。他望着德胜、安定两门,不禁捶胸顿足道:“德胜、安定二门已成焦土矣!”正在皇帝焦头烂额,无所适从之际,礼部尚书徐阶前来晋见皇帝。他将廷议的情况具体向皇帝禀报后说:“臣以为商大节所说极是。”

  嘉靖皇帝想到俺答兵临城下,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心中充满愤恨。忽然听徐阶说有人主战,正可以解皇帝心中的气闷,他立即宣诏商大节进殿。

  商大节气宇轩昂地进殿行一个大礼道:“微臣叩见皇上!”

  嘉靖皇帝也顾不得什么大礼了,赶紧说:“平身。”然后在龙案上拿过纸笔递给商大节道,“朕已听说你的意思,就把那些意见都写出来吧。”

  商大节看到皇帝如此态度,信心大增,他秉笔直书道:“以目前的情势而言,此仗非打不可。臣以为现在陛下应该坐镇奉天门,下诏宣布原先抗击俺答的将士无罪,并追奖已故总兵周尚文之功(嘉靖二十八年二月,俺答部进犯宣府,危及永宁,总兵官周尚文带兵奋力反抗,击退犯贼,自己不幸殉难。)以此来勉励边防将帅;释放给事中沈束出狱,以开言路、整饬文武百官,众人一心共为城守;宣谕各镇兵士,有功即赏,对得首功者,应悬赏百金。只要朝廷拿出数万金银奖励将士,必定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嘉靖皇帝看着商大节的奏疏,心中趋于镇定,立即擢升商大节为左春坊左谕德,兼河南道监察御史,授命统兵。

  在皇帝为遭俺答围困而积极调兵遣将的同时,兵部尚书丁汝燮原本也在整顿军队,要与敌人决一死战。丁汝燮是正德年间进士,在嘉靖初年任礼部主事,两年后他与群臣为礼仪之争而遭廷杖,被调吏部。后历任山西布政使,甘肃、保定、应天、河南巡抚和吏部侍郎等职。在“疆事大坏”的多事季节,被皇帝擢升为兵部尚书。在对俺答行动前,他与首辅严嵩商讨出兵计划时,严嵩对他说:“如果打不赢,在塞外败还可以掩盖过去。而今是在皇城根打仗,如果失败,皇帝哪有不知道的?到时候谁来承担责任?你放心,那些贼寇抢够了会自己离去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