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地,小白师兄憋了一张脸,实在是“奸生子”他也是见过的,比如某条江南土狗和某个公主生的大儿子,就是典型的“奸生子”。
只是江阴那边不知道李芷儿其实是公主,还以为琅琊王氏的女郎。
“非是如此。”张德对陆飞白小声道,“后人不拘男女,皆可承继物业家产。此法,唯西域新土之专行之法。故而不曾外传,乃是五年之后,或是十年之后,禁绝西域大户的损招。”
贞观年的女子继承权也是有的,甚至有些名望没有男丁继承,女儿也能完整地继承这些家产,叔伯兄弟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但这种情况相对的少,需要的外部条件相当的多,几乎很难做到像“推恩令”那样受到官方强力支持。
今年李董对博陵崔氏下刀,正是因为“推恩令”行之有效,博陵崔氏经过几百年的经营,也不全是对家族一心奉献之人。
朝廷不偏不倚,一副秉公办事的模样,后面隐藏起来的李董,则是全力以赴要弄死博陵崔氏这只肥羊,而那把快刀,还是博陵崔氏出品的崔慎崔季修。
为此,崔慎连亲爹亲儿子都送到了张德这里求保全,可想而知其中的决心。
然而李董正如杜如晦、魏徵诸等名臣判断的那样,“天可汗”“圣人可汗”都不足以让李董满意,“千古一帝”的意思只有,古往今来上天下地,唯我独尊!
恢复汉时故土,对此时的李董来说,不过是一道圣旨的事情,但如何把汉时故土传递下去,或是那些老部下老哥们儿的后人不会做大不会尾大不掉,就是另外一份考量。
“操之,汝言不拘男女,皆可承继,是指……所有子女?”
“不错,孙师兄已经拿到公文,很快就会告知乔师望及西州伊州,以阳关为界,行非常之法。”
说到这里,张德嘿嘿一笑,“博陵崔氏是季修兄这把刀,你可知西域新土之法,谁去保驾护航?”
“谁?”
“魏玄成的儿子,改制后的左右监门卫,会新设一军,交由大理寺统辖。最多年底,便会派去敦煌。”
“魏玄成儿子?!”
小白师兄怎么想都想不出来,魏玄成哪个儿子能担当此等大任。
与此同时,在扬州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魏叔瑜紧紧地抱住了亲爹的大腿:“大人,大人,父亲大人救我啊,一定要救我啊!我不要去左监门卫,我不要去西域,我不要学崔季修,我要是去了,一定会死的,一定会死的啊……”
第八十三章 凉州好
凉州,扎紧头冠的李大亮骑着马到了一处关隘,不远处,一队过界的青海兵见到李大亮旗帜,连忙过来行礼。
不过他们行礼时,身旁被捆扎严实的党项商人,却依然看管的紧密。
“下走青海茶马寨旅帅孙继业,见过使君。”
“这些党项商人,是怎么回事?”
李大亮用鞭子指了指那些被摁在地上的党项人。
“下走在他们货物中,发现了花椒树苗。”
“嗯?”
听到花椒树苗,李大亮眉头一挑:“党项人竟敢走私花椒种?”
“已经撬开了嘴,是突厥人想要求购,然后在波斯新得之地种植。”
“留两个活口,其余都杀了。”
“使君不要留下做矿奴么?”
“不必了,这些商人,没甚气力,拿去矿山,多半还会蛊惑矿工。”
“是。”
孙继业听罢,手一抬:“除了开口的,就地斩首!”
“是!”
跟着李大亮的凉州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青海兵已经将这些党项商人杀了干净,只留下两个活口,都是在那里瑟瑟发抖,呜咽流泪。
“花椒种呢?”
“已经禀报上峰,不过种苗可以交给使君。”
“老夫会留一封书信,言明此间事情脉络,你不需担心功劳。”
“多谢使君!”
李大亮返程途中,有做官小声道:“李公,这些青海兵,怎地还查走私?”
“那孙继业是茶马寨的人,凡丝路周围茶马寨,皆有稽查走私之责。原本只是防着蕃地,东女国几次想要从大唐赎买兵器,好并吞吐蕃故地。勃律国和象雄已经深入吐蕃祖庭,兵强马壮,也难怪蕃地东北诸部,要想方设法壮大。”
说到这里,李大亮想起了勃律国发家的跟脚,居然是因为一个玩嘴皮子的道士,不由得感慨道,“也不知道这李淳风到底是做个甚么事情,不过如今蕃地走私兵器,利润是相当高的。”
“总归不会是军器监的货色,倒也无妨。”
“谁知道啊。”
李大亮感慨一声,“若是精明算计的,偏来说自家二郎的兵甲坏了个干净,上报给兵部,还能天天来查不成?”
“总不能真拿军器监的甲具兵刃吧?若是巴蜀民间器物,到还能说得通。”
“只要钱给的足,哪有甚么收买不到的,只是这光景,茶马寨查的严,又有缉私之责,便不会滋生这等事端罢了。可你要晓得,这茶马寨非是军府编制,万一没了进项,难保也不睁一眼闭一眼。”
拍了拍马脖子,在凉州待了这么多年的李大亮有些感慨,“人亡政息,这等事情百几十年是变不了的。”
不过李大亮心中也是知道的,这几年他在凉州的压力越来越小,实际上正是因为大唐的实力越来越强。当年他初到凉州,需要摆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仅仅是獠人、羌人、党项人、蕃人、吐谷浑人、匈奴人……杂七杂八,豪帅、头人等等首领,不但要一一应付,还要应对得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