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皇帝要是个暖男,那就有机会,性子软容易妥协容易母爱泛滥。可要是下一个皇帝是个死胖子,对不住,一屁股坐死你!
“那岂不是说……皇帝也知道冯氏动作?”
“几百条船,你瞒得过谁?瞒得过别人也瞒不过皇帝啊。旁的不说,就说武汉这里,旁边还有张亮张士贵呢。再说李道兴,他是宗室出身,他兄弟的封地就在江对岸。还有冯氏,老冯盎当年是主动请了钦差驻扎广州……瞒谁?”
“……”
一番交谈,可以说很毁这帮小朋友的三观,而且很扎心。
什么贤君忠臣,都特么是骗人的。
大骗子!
好在土狗窝里厮混本来就很残酷,武汉这地界,打拼起来想要养活一两只圣母,也没那个土壤。
深吸一口气之后,一帮年轻幕僚除了内心稍微阴暗一点,也没什么太大变化。
“使君,使君以为冯氏会让出多少好处?”
有胆子大的,还是问了一个很好奇的问题。
“冯氏让出多少都是赚的,问这等问题,无甚意思。”
根据老张的判断,冯氏的前哨基地,也就是那个准备贩奴到东天竺的港口,大概就是后世的怒江河口地区,那是个三角洲,还是个良港。
而且即便从土地产出上来讲,俺地方也不算差,养活十几万人是不成问题的。更何况,从怒江河口地区西进,就是另外一个三角洲,整个地区可以承载的人口上限,相当的可观。
冯氏能够把这里经营成人口贸易中心,将来不管唐朝这里是谁去东天竺开拓庄园,必然都要跟他打交道,长远来看,何止是大赚特赚啊。
第十八章 办事效率
一辆通透漆黑的马车缓缓地在汉阳朱雀大街前行,左右前后都有骑卫剑客,道旁行走的贩夫走卒,虽说神色恭敬,却也不见避之不及的模样。
车厢内,美髯微动的男子有些讶异地看着汉阳街景:“噫,果如大佬所言,甚是迥异别处。”
“阿豺。”
“四郎有何吩咐?”
“你以前来过武汉?”
“来过。”
“和以往比……如何?”
“更干净了一些。”
“老夫是问你,繁盛比之旧年如何。”
“码头大了十倍,人也多了,房子也多了……”
“……”
一堆废话!
“使君,岭南冯氏的人到了。”
“噢,请进来。”
来的是老四冯智彧,张德没必要出迎,出迎反而让冯智彧不好做。
不多时,黑色的马车到了江汉观察使府,这是汉阳的老衙门,为了便于前往临漳山书院,这才已经留用。如今主要是武汉的科环卫教等部门在这里,学者和技术官僚要比政务官多得多。
府门两边院墙刷着标语,都是老张的恶趣味,瞧着就一股莫名其妙的怪诞气息扑面而来。
“多生孩子多种树?”
冯智彧脸皮抖了两下,总觉得这画风实在是太违和,赶紧进门,深怕精神被污染。
跟张德打过照面寒暄了两句之后,冯智彧直奔主题:“张公,房相那里,还望美言几句。”
“你们这动静,闹的真大,知不知道钱谷奉命偷偷南下了?”
“羽林军不至于为了这点事查广州吧。”
“钱的事情,可大可小,再说了,钱谷那条恶狗,屹立不倒十数年,靠的是什么?靠的不就是给皇帝分忧?”
言罢,张德邀着冯智彧坐着说话,一边喝茶一边闲聊,“武汉这里余钱其实也不多,广州能从房相那里借钱,也是运气。再有几日,房相就要从南昌出发,回京路上,你们还想有所动作,几无可能。”
武汉这里一笔钱,主要是杜二郎那一通神操作,只不过因为兴修水利拓展交通用量是无底洞,所以也不敢抽太多,更何况,里面还有大量的高利贷。
反倒是房玄龄手中有一笔钱,很稳。主要是江西地方中小地主的“投献”,当然房玄龄也不要他们“投献”,于是就变成了投资,等于是江西总督府通过总督府的名义玩了一把民间集资。
手续齐全,合法合规,房玄龄是不会沾染半点腥气的。
这笔钱原本是要用在围湖造田和修路上,要保证“南昌地”能够从鄱阳湖东西两路分别畅通,直抵扬子江。
只是工程上的事情,即便有武汉方面技术支持,但到底还是处于一个低水平,当然这个低水平,是从张德的角度来看。在房玄龄眼里,有武汉技术支持的工程,其速度质量,堪称史上第一。
资金留在账上就是亏,房玄龄地方中央都干过一把抓,妻族又是范阳卢氏,理财这方面,不敢说门清,但大致路数是清楚的。
有房遗爱做“掮客”,冯氏请房二郎去了一趟广州看大象,还塞了几个美娇娘,这事情,就算是初步达成了协议。
房总督只要签发盖章,这钱,就算是从江西总督府出借给了冯氏。
当然怎么支付又是个问题,这就需要用上特殊的中间人,那就是华润号。
找华润号还不如找张德,华润号还有程序上的事情,找张德就是特事特办。
华润号在广州也有柜号,这个在老冯盎还主持家族事务的时候,就已经成立了。只是当时主要的业务,是珍珠、珊瑚、玳瑁等南海特产。后来李景仁开启“认爹流”之后,才出现了现金业务,主要方向是交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