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积累,柜面资金是相当雄厚的,整个广州地区,华润号仅仅是养着的安保人员,就有六七百,也不比任何一个广州周边的酋长差。
冯智彧此次过来,就是做最后的确认,到时候直接从广州华润号拿钱,至于江西总督府出借的钱,只需要从府库转移到华润号在南昌的柜号即可。
仅仅是这么一个业务,华润号可以说彻底在两个富庶之地站稳脚跟,于两地土著而言,华润号背后,分别就是江西总督府和岭南冯氏背书。这背景实力,就非同小可了。
土著能知道张氏的几乎没有,知道江汉观察使的,可能有一两个。但土著对自己地盘上谁是老大,那是一清二楚的。
而各自地盘上的老大,都要“依靠”的人物,那能来头小?
很多时候,无知之徒的逻辑链,就是这么感人。
“张公,恕某多嘴问一句,杜相……当真?”
冯智彧说话间,轻轻地摇摇头。
将茶碗放下,张德看着他,然后无奈地点点头:“撑不过去了,本来前几年在家休养,倒也还好。后来又为皇帝办事,自是反复起来。”
“那……某家大佬,可要入京?”
严格地说,冯智戴入京刷脸是很好的,但岭南地头蛇要是没有皇帝的旨意,就胡乱往中央跑,搞不好会惹一身骚。
于是张德就对冯智彧道:“冯氏……还是先问过皇帝的好。找个人上疏问一下,文字要感人一些,显得忠心。”
“这是自然,只是……眼下这行情,寻谁要好一些?”
老张拂须微微思考,然后道:“思来想去,还是长孙无忌好用一些。”
好用……
听了张德的用词,冯智彧哆嗦了一下,只觉得江汉观察使果然非比寻常。
“其实寻房相也好,但你也是知道的,范阳卢氏覆灭,房相又离了中枢,此时说话,反不如无事一身轻的长孙无忌来得让皇帝亲近。”
除此之外,长孙皇后跟冯氏既然有“交情”,长孙无忌怎么地也要意思意思,哪怕他妹妹早把他全家当吉祥物来看待。
不过很显然冯氏跟长孙皇后虽然有“交情”,跟长孙无忌那是半点话都说不上的。
“此事包在老夫身上,无需计较。”
“多谢张公。”
离开江汉观察使府之后,冯智彧盘算了一下,来了一趟,居然办成好几个事情,这效率比别处高了不知道多少。想他跑南昌,饶是房玄龄已经够办事效率高了,底下也是有意拖拉各种磨蹭。
前后费了多少礼物都不消多少,还要应付一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蠢货,简直是心累。
马车行走在半道上,冯智彧心中暗道:大佬所说果然无错,这武汉果然迥异非常,也难怪短短十年,竟然就变化成天下雄州。
顺着朱雀大街向南,入眼看去,东西楼房连绵不绝,街市内外车水马龙,说不出的繁华热闹。
第十九章 需求
罗涡国东南,在名叫“水之母”的河流东岸,形制各异的舢板停靠在了临时搭建的码头上。栈桥所用的木料,表皮剐蹭一点下来,里面还是相当新鲜的树干。
码头一侧,脸上涂抹了各种颜料的土著恭敬地在那里等候发落,穿着大短裤的各种唐人在那里路过,瞄了一眼便没有多看。
天南地北的口音,在此时都尽力地学着“洛下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想要快速沟通,总要有一个标准。
随着《音训正本》2.0的刊印,加上大量的“师范生”在大唐东西南北流窜,多少也是缓解了制定标准的难度。
“尔等勤恳能干,老夫才作保,将尔等竖立为模范。万万没想到,老夫予以尔等便利,尔等便是这般回报老夫的吗?”
几个土著都是唯唯诺诺,为首者用有类真腊口音的方言回道:“上差,我们知罪,我们知罪啊。还请上差再给个机会,再给你机会吧。”
罗涡国方言极多,唐人能够熟悉的基本没有,南海这一带,能听懂的,最远也就是占城。
于是为了方便,“探险队”一旦出动,遇上偏真腊口音,多少能理解一点的,就收为“熟番”,用“熟番”来管理“生番”。
加上最近中国传出来的政策消息,给“探险队”中的有识之士带来了强大信心。落实到捕奴业务上,就是“以夷制夷”为主。“探险队”这种民间有活力团体也好,还是说“南海宣慰使”这个官方正牌也罢,都是打算竖立典型,制造模范。
在罗涡国这一点,能够混到一张交州、爱州、欢州的“暂住证”,就是土著的极大胜利。
因为这等于说是从“熟番”进阶到了半个唐人。
唐朝官方是允许手持“暂住证”的“熟番”,在交州、爱州、欢州居住的,不但可以居住,还可以操持手工业、农业。
但是不能进学,不享受唐朝的教育福利。
主要还是师资力量不行,加上教育机构还没有膨胀到可以辐射到南海周边,别说交州、爱州、欢州,就算是广州,教授《音训正本》,也还要通过老冯盎的关系,跟张德沟通之后,才花高价从武汉引进师范人才。
好在“熟番”土著对于教育权虽然急切热切,但相对来说,先把生活走起来,能生存下去才是王道。
唐人和气不假,但杀人的时候,唐人也挺和气的,这就有点惊悚,让人害怕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