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夏立国传_曾鄫【完结】(215)

  不过这个蔡谟有个“不招人喜欢”的毛病,就是过于谦虚,一旦任到高位就拼命地上书朝廷,不愿意就职。

  咸和三年蔡谟上疏让五兵尚书,不许,再转迁吏部尚书,又上疏自让,不许,以平苏峻勋,赐爵济阳男。又让,不许。迁太常,领秘监,他又上疏自让,依旧是不许。

  康帝继位后,征拜蔡谟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司徒,不久又录尚书事。蔡谟谦让。并不愿意征辟幕僚佐官。以表示不愿就职,后来康帝累累下诏,方才正式就职。

  当今皇帝继位之后,迁蔡谟为侍中、司徒,老蔡同志居然三年不就职,皇太后屡屡下诏,老蔡就是不听。于是今年皇帝亲自出马。临朝遣大臣下诏征蔡谟,使者来回十余趟老蔡还是不就职。年方八岁的皇帝有点烦了,也有点火了,对群臣说道:“我征召臣子居然至今未见,真不知道我临朝还有什么意思可言。”大臣们疲惫不堪,纷纷上书弹劾蔡谟废君臣之礼。太后和辅政会稽王司马也是动了肝火,将此事交给殷浩去处置。

  殷浩便借机立威,先上奏将“办事不力”地吏部尚书江彪罢免。然后庭议蔡谟悖慢傲上。罪同不臣,请送廷尉以正刑书。看到事情发展到这个状态,蔡谟就有点畏惧了。带着子弟穿素服自到廷尉待罪。

  看完建康探子的密报,曾华的心里不由黯然了。而今北方动荡,正是北伐的好时机,自己先兵出关陇以为呼应,桓公在荆襄再三上书兵出河洛,可江左朝廷把这些大事放在一边不管,合朝上下就为一个蔡谟不就职在折腾,真是叫人大失所望。

  来到建康南城门外,只见以会稽王司马为首,扬州刺史殷浩、徐州刺史荀羡、中军将军王羲之、侍中纪据、黄门郎丁纂等大大小小一串的公卿在门口迎接曾华,看来对曾华还是比较重视的。

  “臣镇北将军曾华拜见会稽王殿下,拜见各位公卿。”曾华一身青衫长袍,向司马、殷浩、荀羡等人弯腰拱手施礼。

  司马连忙上前一把扶住曾华,挽着他的双手,左看右看,最后长叹了一声:“真是英雄,嫣儿能尚于你真的让我大感欣慰啊!”

  对于这个多出来地岳父,曾华只能恭声说道:“殿下愿将桂阳长公主下嫁于臣,真是让臣诚惶诚恐,多谢殿下地器重和提携。”

  “不必客气,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各位臣工同僚,这位是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殷深源。”

  首先介绍地就是大名鼎鼎的殷浩,殷浩是陈郡人,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原来是殷扬州,真是久仰啊。我就是处关陇偏僻之地也能闻盛名如雷贯耳。”曾华一边回忆着探子收集的殷浩资料,一边拱手道。

  一身素青色长衫袍的殷浩淡淡一笑,回礼道:“曾镇北真是太客气了!殷某一文弱书生,那及得上曾镇北南证北讨,威震千里。”

  曾华大笑道:“自古劳心者仅费其心,而劳力者需动其身。深源先生劳心,在下劳力而已。”

  见曾华如此逢迎自己,殷浩也不好再托大了,连连笑道:“镇北言重了!镇北言重了!”

  司马连忙也出言道:“深源、叙平一文一武,都是朝廷栋梁。”

  “这位是东中郎将、徐州刺史荀羡荀令则。”司马接着介绍道。

  “原来是令则兄,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呀。”曾华拱手叹道,荀羡是个人才,也是刘惔向曾华褒赞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名士之一,是刘惔认为的朝中仅有地几个知兵大臣之一。他年方十五时,朝廷准备以寻阳公主尚其,荀羡不想连婚晋室,就远远地遁去,躲了起来。有关监司追之,却怎么也找不到。但是朝廷依然将寻阳公主送到其家中,拜其为驸马都尉。弱冠后,与琅邪王洽齐名,更于沛国刘惔、太原王濛、陈郡殷浩交好。而荀羡是曾华目前唯一看得顺眼的江左大臣。

  “叙平兄你兵出骆谷,席卷关陇,用兵如神,威震天下,应该是我学习和仰慕

  。”

  看到曾华和荀羡两人有点悻悻相惜的感觉,司马不由长叹起来:“令则镇徐州。年仅二十八,叙平镇雍州,年仅二十七,中兴方伯,还没有如你二人如此年少地。如此年轻才俊皆为我朝重臣,真是天佑我大晋。”

  旁边的众人纷纷出言恭维赞叹,连殷浩也是一脸的高兴,站在司马身边踌躇满志。看到如此情景。曾华心里不由鄙视一下。淡淡一笑。这时。却看到荀羡站在旁边也是淡淡一笑,看到曾华的目光转过来,不由点点头,曾华也是含颌点点头。看来这天下英雄真是不少,不过这位荀羡自己是没有办法揽到手了,真是可惜。曾华“贪心不足”地心中暗想道。

  “这位是中军将军王羲之王逸少。”

  我靠,这就是被后世尊为书圣地王羲之。曾华连忙走上前去。挽着王羲之地手脱口而出道:“逸少先生,能否为我书写一篇,以便留做流传家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