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可福禁不住长叹一口气,低下头,沉默不语。
马云听了片刻,又缓缓说道:“梁相国虽死,忠心可鉴,明日小王想大葬梁相国,将军可愿去拜祭吗?”
倪可福心中愤懑,又缓缓抬头,看了眼马云,说道:“王爷这是要招降在下吗?”
马云肃言道:“南平王已负将军,小王安敢再负?古语曰: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将军若愿意和小王共建大业,我自然是倒履相迎,如果不愿,归峡二州评定之后,将军可以自去,我绝不阻拦。”
倪可福原想给马云一个下不来台,然后再慷慨就义,也算不负了高季兴老王爷的相遇之恩。可是没想到马云居然这样说来,是啊,说起来,是高从诲对不起他,他倪可福奋死作战可从来没有对不起高从诲啊。倪可福一时就显得犹豫起来。
马云又等了片刻,纵马来到倪可福身前,说道:“将军不如随我入城,过几日在答复我不迟。”
而后转头有说道:“传令全军,今日作战之军士,每人赏银二两,立大功者另有重赏。俘获的峡州军士,愿降的赏银一两,不愿降的发放费用,遣返回家。”登时,三军欢声震天。
倪可福身子一震,直盯盯看了看马云,神情有些激动的拱手说道:“谢王爷。”
马云拜拜手,说道:“将军,可随我一起入城吧?”
倪可福面带微笑,忽又说道:“王爷,你与在下距离如此之近,难道不怕我暴起伤了你吗?”钱清一直都死盯着倪可福,生怕他暴起伤人,此时见他这么说,眉头不禁一皱,有紧了紧手里的铜锤。
马云却笑道:“因为你是倪可福,所以我很放心。”
我很放心。好多年没有人这么说了。倪可福眼眶一红,大刀往地上一撂,翻身下马拜倒道:“末将倪可福,愿降。”
马云连忙下马,扶助倪可福,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不喜得南平,喜得将军啊。”
说着,拉着倪可福,将要往城里走。
倪可福却躬身又说道:“王爷可否给末将一天时间,末将愿献峡州,以作进身之阶。”
马云大喜忽又有些忧虑,说道:“小王不怕将军去而不返。将军已经劳碌了一天,不如今夜休息休息,明日我拨军5000,为将军助阵。”
倪可福笑道:“多谢王爷关心,末将一人足以定峡州了。”
旁边的钱清忽小声说道:“王爷,小心他跑了。”
钱清向来嗓门大,这回虽然压低了声音,可还是有好多人听到了。马云面色一沉,斥道:“你这个粗斯,赶紧去帮着曹芸收编下降卒,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倪将军是信人,绝对不会食言的。”
说着俯身拾起倪可福的大刀,递到他手里说道:“小王就在江陵城,静待将军的捷报。”
正文 第四十章 马踏南平(四)
自鲍唐战死之后,马光猛就转军攻克了巴东县,俘虏了司空熏等人,龟缩在秭归城里的高宝融更像惊弓之鸟,一面下令调集高阳县和兴山县的戍军返回秭归,另一方面连连向南平王告急。也正是由于高宝融的集聚军队,两县的县令、县尉等大小官员也大都跑了个一干二净,搞的高阳、兴山两县防护形同虚设,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就大大削弱,“七寨”的反抗运动越演越烈,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波及到整个归州三县,发展到三四千人之多。南平的援军到来后,吃了马光猛的两次亏,不得不也龟缩在兴山县,该县与秭归城不过两三里地,互为犄角,再也无力讨伐七寨了。
不久便传来了江陵失陷、南平王被俘以及峡州投降等消息,高宝融当时就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禁军牙将李景威劝道:“世子,现今荆州、峡州已失,以归州之力很难与楚军抗衡,不如遣使向朝廷或蜀国求援,或许还能保住国家。”
一旁的归州判官孙光宪斥责道:“李将军此言差矣,向朝廷求援,远水不解近渴,况且近年来朝廷与契丹交恶,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有余力帮助我们。至于蜀国,和楚国乃一丘之貉,且不说能不能击退楚军,就算击退了楚军,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现今大王也落楚军手中,况且由于大王的招降书,不如就此投降,倒也不失忠孝之名。”
李景威急道:“世子,您可不能听他这么说啊,大王已陷,末将请世子即大王位,号令南平,共抗楚军。”
高宝融还没来得及表态,旁边的孙光宪却道:“世子,现今这般田地,秭归城、兴山县朝不保夕,这事又不是最主要的……”
李景威怒道:“孙光宪,你说什么?你这个叛臣逆贼,当着世子的面居然如此狂吠不已,你,你对的起南平王爷吗?”
孙光宪毫不畏惧的正要说话。归州指挥使刘扶快步走了进来,说道:“世子,外面……”
看刘扶焦躁神情,高宝融心里一惊,跌落在坐上,喃喃自语道:“可是楚军攻城了?”旁边正在争吵的孙光宪和李景威也一齐看向刘扶。
看着房中的三人或惊或忧,一起直楞楞的看着自己,刘扶连忙说道:“那倒不是,楚军还在秭归西面的黄清镇驻扎着,只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