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不是楚军攻城,孙光宪放下心来,又不满的说道:“那你急急忙忙的跑来做什么?”
刘扶一脸苦笑道:“这……这……是这样的,城门下又不少归州百姓聚集着,他们……”
李景威自作聪明的冷笑道:“莫非他们想入城吗?那怎么行,那些人中说不定就有楚军混在里面,哼哼,让军士射箭赶走他们就是了。”
这个李景威仗着自己是禁军,做事趾高气扬,向来看不起刘扶他们这些归州将佐,刘扶心中不满,嘴上却叹了口气,道:“却是不大好射的。”
李景威眉头一皱,冷哼道:“有什么不好射的,不是说他们在城下吗?换上硬弓啊。”
看着这人不依不饶,刘扶心中暗骂,嘴上却也不在说话,只是偷眼看向高宝融。
一旁的孙光宪说道:“李将军,让刘将军把话说完嘛。”说着看向刘扶。
刘扶看到高宝融也点了点头,当下说了起来。
三天前,归州的七寨余孽突然打出了“马氏岳州第一团”这样的旗号,并且北上攻克了高阳城,接着整军南下。刘扶他们自然不敢出城围剿,只是继续向江陵求援,并且提醒江陵方面注意楚军的行动,送信的人还没来的及出城,江陵失陷的噩耗就传来了。当下高宝融他们立即就关闭了城门,彻底的龟缩了起来,要不是李景威和刘扶要完成这个互为犄角,高宝融恨不得把兴山县的驻军也搬到秭归来。即便是这样,高宝融还是把战斗力强的禁军调进了秭归,而派出了稍差的归州兵。
剩下这两天归州城里都是一片风声鹤唳,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楚军的进攻,可是这一等就等了两天,秭归城下连个楚军的人影都没看着。心中莫名其妙的高宝融连忙派人出城去侦查打探情况,才搞清楚,原来楚军南下以后,就在驻扎在秭归西面50里外的黄清镇,并没有进攻秭归的日子。
不进攻并不代表秭归就安全了,高宝融连日来不断的聚将商议。明眼人都知道,楚军不进攻无非是在等援军,如果援军来了,那么只有1万余人的归州,恐怕就危险了。可是即便猜到了楚军的意图,高宝融他们仍然是面面相觑,主动派兵进攻吧,兵少了打不过,兵多了高宝融不同意,他担心楚军乘机袭击秭归;不如不打吧,这样子守下去,也不守不了太久,因为归州的存粮不多。派人出去打探消息,这探子十个里面有七八个都回不来。是战是降,商议了这么多天愣是没有个结果。
就在今天,城西突然出现了新的情况,官道上黑压压走过来一大批人马,搞的守城的军士一阵紧张,等走到了近前才发现,居然都是百姓。守城的校尉便命令军士开始射箭驱赶。还没开始射呢,那群百姓突然还是说话了。
“儿啊,楚国五王爷免了我们的一年田税。今年说不定,日子就过的去了。”
“夫君,你放心吧。五王爷给我们入了归州的官籍,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欺负了。”
“五王爷说了,南平王无道,他才迫不得已发兵,罪魁祸首是南平王一家人,和你们没有关系。现在荆州和峡州已经被王爷攻克了。”……
守西城门的是归州兵,一看下面的百姓都是自己的父母兄弟,这箭当时就射不下去了。不仅收了弓箭,而且慢慢开始认起亲来,搞的最后城上城下是哭声一片。虽然这话没有明着说劝降的事,可守城的军官当然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会动摇军心的,但是强行命令射箭的话,兵变估计马上就会发生,他没有办法,就只能向归州指挥使刘扶报告了。
正文 第四十一章 马踏南平(五)
听了刘扶这么一说,李景威说道:“世子,不如调集禁军出城,驱赶百姓如何?”
看李景威如此莽撞,孙光宪不满的说道:“将军驱赶百姓,那么城上的归州兵怎么办呢?那些人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母妻儿被刀砍斧劈的赶走吗?”
李景威眼睛一瞪,说道:“我只说把他们赶走,什么时候说要刀砍斧劈了?”
孙光宪毫不畏惧,不咸不淡的顶了回去:“将军的部下,真是爱民如子啊。”
高宝融不是傻瓜,他也明白这会儿不能这么干,于是说道:“要不放那些人入城吧?”
孙光宪没有来的一阵丧气,说道:“世子,城里的粮草本来就不多,这些人进来岂不是又要耗费粮食,又没有什么住的地方给他们,再说这些人里面未必没有楚军的奸细。认识不能放进来的。”
高宝融叹了口气,双手一摆,愁眉苦脸的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李景威和孙光宪互等一眼,一时间无计可施,大厅里就静了下来。
刘扶说道:“世子,不如发点粮饷,安抚一下士卒吧。不然恐怕军心动荡,这城就难守了。”
听了刘扶的话,高宝融眼睛一亮,父王已经投降了,那么前些日子搜刮的那些金银财宝,不就是自己的了吗?高宝融说道:“好啊,刘将军,你拟个方案出来,我这就派人发饷。”
刘扶大喜,正要回话,旁边的李景威说道:“世子,归州兵寸功未立,怎么能发响呢,要发也是先发禁军才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