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在恒州呆了五天,耶律德光还是没有进攻恒州,只是还率军东进,攻占了九门县。耶律德光攻占九门县的行动,早就被李守贞给猜到了,所以得到消息的杜威,并没有什么大的反映,还是处之泰然的呆在恒州城里等在耶律德光的进攻。可是,其后的十天内,耶律德光既没有进攻恒州,也没有南下进攻邺城。反而就在恒州附近和杜威耗上了。
第十一天,一个意外的消息,彻底打乱了杜威的计划。在恒州南面的南面,大晋与恒州唯一的联系途径上的重镇——栾城,被契丹军攻破了。
杜威又怒又惊,彻底傻了眼。
去栾城有三条路,一条要经过石邑,一条要经过高城,还有一条要通过刘知远的地盘,穿过太行山才能到达。石邑和高城一直都掌握在杜威手中,契丹人不可能自己长翅膀飞过去,唯一的说法就是,刘知远借路给了契丹。
栾城一丢,杜威就真的落入团团包围之中了,恒州附近是大晋的精锐部队,除了高城的一万兵马之外,黄河以北,晋军再也没有什么有战斗力的军队了。指望朝廷派兵收复栾城,基本上已经办不到了。
无奈之下,杜威只能主动找契丹军进行主力决战了。可惜,不是他想打,耶律德光就跟他打的,他派出的军队多了,耶律德光就和他兜圈子,派出的军队少了,耶律德光毫不客气的一口吞掉。而且耶律德光还出了个损招。对于战争中俘虏的晋兵,耶律德光全部重新给杜威送回去,只不过人人额头上刻了“封赦不杀”四个字。如果李守贞在,说不定还能出点主意,弄不好还可以突围出去,可是李守贞被抛弃在了高城。杜威是越打越没有信心,越是突围,人数越少。而且还被契丹人给分成了数块,自己呆在恒州,张彦泽在中渡,高行周在鹿泉,符彦卿在石邑。
十一月,还有些粮食吃,稳定军心还容易一些。到了十二月,北风呼啸,缺衣少粮,“封赦不杀”这四个大字深深的影响到了大晋的士兵,甚至包括杜威这些高级将领。这个时候赵延寿终于粉墨登场了,他穿着龙凤锗红袍大摇大摆的来到了中渡城下,一番磋商之后,张彦泽第一个投降了,两天后,耶律德光有派了心腹之人,到了恒州成立,也赐给杜威龙凤锗红袍穿,并许诺等推翻了大晋,就立杜威做中原的皇帝。
在坐皇帝和做皇帝的姑父之间,杜威选择了坐皇帝。杜威降了,势单力孤的高行周、符彦卿和李守贞无可奈何的相聚投降。就连太原城里的刘知远都巴巴的派人来,认了耶律德光做干爹。大晋大势已去。
正文 第7章 契丹灭晋(下)
乌云蔽日,风卷狂沙,打着人脸上麻麻的。眼下是黄昏时刻,汴京城外的零星的几个村落里面,却没有什么炊烟袅袅,更失去了往日农作回来,一家人和和睦睦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平和景象,反而是烟气弥漫,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房屋着火,火借风势,在一片残垣断瓦、矮小房屋中,“劈劈啪啪”烧个不停,伴着“呜呜”的风声,传来奇怪的嬉笑声,听那口音绝非中原人士所有,还有断断续续的呜咽声。
四下一片的荒凉,树木是光秃秃的;田地里也是光秃秃的;溪流结冰,冻着欢快的脚步;低沉的乌云,遮着了耀眼的阳光;风卷狂沙,将朗朗乾坤吹得是灰蒙蒙一片;巍巍汴京城,高悬的青龙旗,不知何时换成了契丹人的黑色招魂幡;风声呜呜,莫非是天地在哭泣,乌鸦啼叫,道不尽世间的悲凉。
十里驿站处,一队奇怪的行人,不顾天寒天地,跪在冰凉的官道旁。说他们奇怪,并不是跪在最前面的那人明盔亮甲是个将军,而是这将军身后跪的那人穿的却是九爪金龙黄蟒袍,这人也就二十多岁年纪,眼睛奇大,正是大晋皇帝石重贵,他身边跪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也是明黄色宫服,却是石敬瑭的老婆,当今的皇太后。
石重贵神色憔悴,一脸的悲愤,昨日的天子,今日的阶下囚,人间的悲凉,让他尝了个边。他忘不了十天前得知杜威投降时的惶恐无措,杜威辜恩,掌握着近二十军队,却不战而降,他更忘不了三天前,曾任北面行营马步排阵使的张彦泽,打着“忠心为主”的大旗,来到了汴京城,将他和皇太后强行冲皇宫中赶了出去,软禁在了开封府。这张彦泽该杀,他不仅逼死了已经闭门不出的老臣桑维翰,而且还抢走了他的爱妃卢氏。
天气寒冷,石重贵想要几床棉被,守库使居然冷言冷语的回到:“这些东西不是你的,恕在下不能给你!”
石重贵想喝几杯水酒暖暖身子,枢密使李松虽说不象守库使那样当面拒绝,可是还是说道:“臣岂能无酒?但是担心陛下醉后失仪,万一有变,臣承担不起责任,所以臣不能满足陛下的要求。”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世态炎凉,人生冷暖……
车辚辚,马萧萧……
看石重贵还直愣愣的跪在地上,前头的大忠臣张彦泽,回身一把将石重贵给按在了地上。他还低声斥责道:“你不要命了,大皇帝的车架来了,还不叩头迎接。”石重贵无奈的跪倒在地上,屁股朝天。
一队队骑兵,一队队仪仗,过了足足半个时辰,也没有一个人理会官道旁的这群奇异的人。直到大队人马全部都过去了,才有一个小校,骑着马从汴京城里跑了回来,说道:“陛下有旨,自古天子不相见。着孙皇帝石重贵不必跪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