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光明磊落地摆在桌面上说,自然有你们不敢说、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的苦衷。这苦衷到底是什么呢?”
“我是走投无路,无以为计。”
“我要听一听,一个走投无路,无以为计的人,当年是如何背信弃义的?”阿初接近冷漠地说。
韩正齐知道任何徒劳的辩解,在事实明确、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在这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激怒对方,以实言相告,是唯一解脱困境的办法。“我告诉您真相,所谓的真相,其实只有一句话。”他的喉管再次发出一种抑扬颤动的声音。“徐玉真是您的亲生母亲!”
讳莫如深,讳莫如深。
原来如此。
阿初轻蔑地讥笑。
这一次,韩正齐真真切切地感到阿初的可怕。他原以为,此言一出,山崩地裂。阿初的正常反应,应该先是震惊、继而震怒,或者进退维谷,或者惊心动魄。
自己的姐姐,拿他做复仇工具,要他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虽然没有得偿所愿,但是,二十年姐弟亲情原是虚幻……他不应该难过吗?
自己的亲生母亲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为了一己私欲,连亲生儿子也不想放过,他不应该感到悲哀吗?
自己拼命想报复的人全是自己的亲人,他难道不应该感到痛不欲生吗?
无论如何表现,他都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无动于衷,这样的从容自若,除非这个人是个疯子。问题是,阿初不是疯子。
“你觉得我听到这个'真相'后的态度,十分反常?是吧?”阿初主动来解谜了。“原因只有一个,这个所谓的'真相',只是一个幌子,一颗烟幕弹,真正的'真相'是'背叛'、是'谋杀'、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精心策划的'骗局'、'阴谋'。”阿初迎着韩正齐走过来,低身俯就般蹲下,在韩正齐的耳边说:“我要告诉你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虽然故事结构还不完善,而且乍一听起来,仿佛荒唐难信。不过,我要告诉你,我说得每一个字都是事实。无可争辩的事实。”阿初缓缓直起身来,一字一顿地说:“我的的确确是徐玉真的儿子。我不否认。”
“先生?”韩正齐满脸狐疑。
“但是,我的母亲应该在二十年前就已经香消玉碎了。”
“二十年前?什么时候?”
“二十年前的某月某日某夜,就在你跟现在这个'徐玉真'上床的时候。我的亲生母亲失踪了,她不见了,被人残忍地谋杀了,她遇害了。”
第十八章牵丝攀藤一条线
“您说什么?”
“我说什么?”阿初揶揄一笑。“我说的是被你们刻意抹杀的真相。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从前、过去、曾经流逝过的光阴吧。那些深思熟虑的谎言、循环不已的虚构,不仅没有扰乱我的视线,正相反,重重疑窦,为我开启了故事的机关。故事真正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
阿初神态祥和,语气平静,正是这反常的祥和与平静,令人不寒而栗,杀气在他忧郁的眉宇间弥漫,离奇的故事从阿初的唇间舌底得以展开……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姐姐对我的爱,至亲至纯,致美致善。
直到你的出现。
我对家庭曾经发生的惨剧,原先是一无所知的,直到姐姐告诉我“全部的真相”,我权且把它称为第一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充满了黑暗,兄弟相残,叔嫂通奸,灭门惨祸等等。第一个故事是我姐姐亲口讲述的,如同目遇。是我在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的。也是,第一个为我所认同的。你来了,带来了第二个故事,模糊的,不清晰的,残缺的。因为你来得匆忙,没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不可避免的迷乱了故事的情节。而听故事的我,此刻却是清醒的,冷静的,绝对主动的。所以,尽管故事纷杂,我还是从纷杂凌乱的线索里梳理出主题,并给它下了定义,两个字:背叛。
反过来说,第一个故事就相当于一个实验室,第二个故事中的所有细节都将在第一个故事的框架内,鉴别真伪。
于是,障眼法无以蔽日遮天了。
真正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第三个故事”呼之欲出了。
到底是什么呢?
四个字:色欲无边。
第三个故事应该从我的生母谈起,也就是“徐玉真”,我父亲的小妾。
我记得,姐姐是这样描绘我的生母的,她说:我们的父亲因为精通洋务,很受太后的赏识和宠爱,所以,我曾蒙恩诏在金门献舞,我十六岁那年,母亲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我亲爱的弟弟们,你和阿次……来到了这个充满光明、又暗藏黑暗的世界。
还是那一年,太后心血来潮,赐给父亲一个十八岁的宫女做小妾,父亲不能拒绝太后的美意盛情,就将这个宫女领回了杨家,给了她偏房的名分,使她成为了我们杨家的新姨娘。
第一个疑问来了。
太后为什么要心血来潮,赐给父亲一个十八岁的宫女做小妾?而且是在母亲刚刚生下一对孪生兄弟的时候?这是不大合乎人情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