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贾宝玉新传_空空道人【完结】(273)

  多尔衮面含一丝讥讽地说道:“你们汉人永远就只会搞窝里斗,如果是贾宝玉地战术能力与黄道周的战略能力相配合,这金陵恐怕还能多撑它十天半个月……现在?哈哈哈……”

  “王爷,虽说这什么报纸可能有夸大之处,但贾宝玉南巡前所言‘安内’的目标却是已经达到……“龚鼎孽对满清确实可称得上忠心耿耿。毫无异色地说道:“南明有实力的各镇目前只余下了铜陵地黄得功和福建的郑芝龙,而这两位与四大家族也并不交恶,贾宝玉可说已经完全掌握了南明的水陆两军……着这次跳出来反对贾宝玉用兵海外的都是些文官,武官几乎全部站在贾宝玉一方……”

  “王爷请想,从贾宝玉过去的表现来看,他与战略上并不糊涂,否则哪能在我大清在、李闯、左梦庚环伺之下不仅内部没乱,反而还占了河南和山东……更以汉奸榜破了我们的局……”龚鼎孽继续分析道:“因此,下官担心这次贾宝虽又是虚晃一枪,明为出兵海外,暗中却另有打算……这个时候还要分散兵力,也太不合常理了……”

  金陵保卫战等王燃发动地一系列战役可说是多尔衮心中的一根刺,这算得上是满清进入中原后吃的最大一次亏,多尔衮不觉就阴了脸。

  “的确不合学理,但贾宝玉的确就这么做了……”多尔衮说道:“实话对你说吧,开始我得到这个消息这时也有些怀疑,但我早已经得到密报……这个贾宝玉确实已经兵发东瀛……而且还是他亲自带兵前往,这个消息连南明也蒙在鼓里……估计这会儿已经跟东瀛人打上了吧……”

  “在这个节骨眼上,贾宝玉还亲自前往东瀛?“龚鼎孽一脸的疑惑:“这贾宝玉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

  “打什么主意?他这是在为自己我退身之所……“多尔衮冷笑一声,拿起一份最新的《人民日报》,指着上面的核心版块说道:“贾宝玉不是傻瓜,以他的眼光肯定能看得出,凭南京根本抵抗不住我大清的铁骑,明朝在中原肯定是立不住脚,因此才想着趁我大请对付李闯之机提前打下一片地方……而海外正可做为他们苟延残喘之所……”

  实际上,从《人民日报》诞生那天起,就受到了多尔衮等人的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购买传递,几乎与金陵城同步。

  这一期《人民日报》的核心是一篇评论员文章。由特约评论员唐王撰写,题目同样非常醒目,“出兵东瀛给国家带来的深选影响”。

  文章中,唐王对王燃以‘中华志愿军’名义出兵东瀛能给金陵带来的好处进行了详细分折,重点剖折了其中的十八个要点。其中大多数是什么“扬我国威”、“激我精神“、“维护天命权威”等虚话,这也不能怪唐王,他真的不了解王燃的真实用意,只好凭自己的想像闭门造车,倒也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万字……据说要不是主编林熏玉加以裁剪,一期报纸都不写不完。

  多尔衰让龚鼎孽者的是其中一条“东瀛乃是海岛,东瀛人精于海战,通过此次与天皇联合作战,自然可以结下深厚的友情,必要时可以联合其海师进入我长江、黄河一线抗击满清及左梦庚等人的入侵……”

  “东瀛的什么天皇要是有如此战斗力,还用得着向贾宝玉求助吗?这分明是欲盖弥彰……“多尔衮说道:“让东瀛人来是假,想过海去东瀛才是真!”

  “王爷果然高见,这倒能解释通为什么贾宝玉要一力发展水师的原因……我大清勇士惯于在马背上作战,与海战自然不熟……””龚鼎孽喃喃道:“兵法里也说‘未料胜,先料败’……&安这个说法,贾宝玉这么做倒也符合常理……”

  “正是如此,”多尔衷说道:“我本以为这贾宝玉算的上一个铮铮铁骨之人,开始还有些赞佩,现在看来也不过走个贪生怕死之辈……本来我派去密探是打算杀了他,但现在看来不仅没这个必要,而且还很不划算……”

  多尔衮阴笑着继续说道便是把贾宝玉杀了那黄道周肯定会执掌兵权,虽然他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但对南京却是忠心耿耿,拧脾气上来也要让我大清多费一点周折……哪有现在痛快?!”

  “王爷,您的意思是……”

  “既然明廷现在没有与我们动手的意思……”多尔衮笑着说道:“那我们也要给人家一个面子……把金陵的事先放在一边,集中兵力争取在三个月内彻底平了李自成!……***,这个家伙还挺能撑,在他身上多耗了好几个月了……要不然,我现在就提兵直奔金陵,让那贾宝玉想跑都没门!”

  九州岛的长崎,由于其突出的地理位置成为东瀛为数不多的发达城市之一。

  目前的东瀛虽然实行的是“锁国体制”,全面禁止日本人到海外,已在海外的日本人也不准回国,但也不走完全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