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燃掌握的情报,目前德川幕府主要是通过四个窗口与其他地区或国家进行交往,一是通过长崎的荷兰商人及中国民间商人对外进行贸易,二走通过对马藩与朝鲜进行外交往来与贸易,三走通过萨摩藩与疏球进行人员往来和商品贸易,四是通过私前藩与北海道的虾夷族进行交往”
由贸易的对象不难看出,长崎可以说走四个窗口中最重要的口岸,而且也是荷兰人、中国人在东瀛唯一合法的聚居地。签于此,德川幕府自然不会放松对它的控制,不仅派了自己的亲信执掌此地,其兵力部署更占据了九州岛近三分之一的力量。
不过话说回来,九州岛全部的军事力量加起来也不过七八万而巳,这三分之一的力量对上王燃的坚船利炮外带装备较东瀛远为先进的十万陆军……虽然张煌言与庄子固走头一次实战配合,而庄子固更是第一次实战登岛,动作生涩不可避免,但东海舰队本身实力较长崎巳是强大的多,又借奇袭之势,不仅牢牢地控制了制海权,更对陆军登岛提供了近乎不计成本的炮火压制,使得大姑娘上轿头一次的陆军终于在比预定时间晚了近两个时辰后完成了登陆这一战术动作。
陆军既然登了陆,接续的战术动作自然就没有任何问题。刘译清带出地部队欺负老百姓固然本领不错,但本身战斗力也极是不弱。否则也不可能在乱世中生存下来。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庄子固本身的品行才能自不用说,其精忠报国之名早已名震四海……在斩杀一批害群之马外加高额军饷再加上爱国主义教育后,其麽下的十万兵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竟有了根本牲的变化。
庄子固虽说憋了一肚子火,但毕竟经历过不少大仗。虽说在那里跳着拈爹骂娘,指挥却是不乱。而且不管在人数上还是装备上都明显占据着优势,十万兵马很快便将守敌全部压退回了长崎城,并顺利将这座城池四面围住。
“九州虽有九国,但我们只要拿下长崎就等于占据了九州的核心……在此立住脚。我们就有条件某中优势兵力将他们一个个吃掉……”夏允彝兴奋地建议道:“不过我们地动作要快,以防德川幕府从本州及四国调兵增援……”
王燃和庄子固对“要快”这条建议显然非常重视。当即决定兵分九路,除在长崎城下留下两万人马外,其余每路一万,以抓阉的形势确定了奔袭方向。对九州地九国同时展开攻击……抓阉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九国内大名的数量不一样,有的只有一位大名,有地却有两三个,但既然是练兵,就没必要费时间挑来拣去。
大名是东瀛对各领主的称呼。王燃并不担心九州各大名会某中兵力吃掉自己分散地兵力。用夏允彝的话来说:“这还真要感谢德川幕府制定的权力机制啊……”
德川幕府在政治上实行的是幕藩制。
整个东瀛被置于幕府将军和各领地领主(被称为“藩主”或“大名”)地支配下。即中央政权是幕府,地方分为二百七十个左方的半独立藩。各大名受将军控制,对幕府负担政治、径济及军事的义务,但他们在自己领地上是最高的专制君主,拥有财政、军事、司法和行政的权力。至于天皇,早就论为了一个傀儡。
德川家族统一东瀛后,幕府形式上尊奉皇室,装成将军走由天皇册封、幕政由朝廷委托的假象。实际上却把天皇当作傀儡,利用它来对付诸藩,凡是敢于反德川幕府者就可以作为“朝敌”来镇压。这倒真有点曹操与汉献帝地关系。
德川幕府给皇室的租米只占全国公定土地年产量0.5%,整个朝廷,包括全部公卿贵族的收入加起来也远不及一个大诸侯。皇室既靠幕府供养,只能事事听命幕府,讨好将军。
同时,德川幕府还颁布了《禁中及公家诸法度》,规定天皇只许从事学问,朗诵《群书治要》、《禁密抄》,吟咏和歌,不得过问政治。武士官职也改由幕府授予,从而隔断了皇室和武士之间的联系。
天皇表面之上位高权重,但实际上如果天皇如触犯幕府,随时可被罢免,后水尾天皇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此时东瀛的德川幕府,就是这样种凌驾于天皇之上的权力关系。
这恐怕也是自称果敢勇毅的日本天皇难以忍受的主要原因。这样推算起来,这个时空的后水尾天皇和光明天皇较之王燃时空的好些天皇有骨气多了。
而正是由于光明天皇做出了类似汉献帝给刘皇叔传血衣诏的动作,这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想学曹圣干脆来个慕权也就可以理解了了。
另一方面虽然全国大名各自保持割据状态,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际上自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起,便完全由德川幕府掌握。
德川幕府在政治、径济、军事上占据着绝对优势。政治上不用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且还有废除天皇的权力。在经济上,德川幕府拥有全国四分之一的租米,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垄断了金银矿山开采和货币铸造,并控制江户、京都、大肢、长崎等大城市的工商税金,掌握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至于全国军事指挥权自然也走由幕府军直接掌握。
而其余二百七十个左右的诸候中,最大的一藩在租米方面也只能达到幕府的七分之一,至于军事力量则更为可怜,还不足德川幕府的四十分之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