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中虽然没有直接批明什么,但对山东软差们的影射却连普通老百姓也看的出来……林黛玉在每一段事实回顾之外,都会加上一各大大的问号。
“谢启光将军拿下德州后为何会去南皮?他是去救谁?临行前他又做了哪些安排?”
“谢启光将军为何在南皮突围后在吴桥重又陷入重围?谢启光将军留在德州城的兵马突然出现在吴桥是谢启光将军的安排吗?德州城缘何得而复失?”
“谢启光将军为何会选择独自断后?是否象有些人所说‘自知罪重而欲赴死’?”
“劣势兵力的济南援军为何会出现在德州城下?谢启光将军给孙义、张汉两位将军的命令到底是什么?”
“谢启光、孙义、张汉、孙光宗等持军相继阵亡,此时的山东钦差们在哪里?
“谢启光将军真的救过山东钦差们的命吗?为何不曾听他们提起过?”
“山东的局势突然逆转,日期竟与山东钦差们的行程极为一致,这里面有关系吗?”
除了整版整版的报道之外,在王燃的提议下,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民意调查表。内容很简单“谢启光将军能不能称为烈士及英雄?”
《人民日报》的力度很大,报道及民调有如洪水一般立刻将整个金陵城包围。
而与此同时,刘宗周地家门口出现了一队头扎白带的队伍,手上高高举起的“谢启光将军沉冤待雪”横幅,以及他们不断高呼的“请刘大人出面陈请山东之战的事实……”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和用意。
一时间,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地剩余精力都被这件事吸引。所有人都在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金陵城地气氛一下紧张了起来。
北京城。多尔衮的住所。
“你们这些南蛮子果然是内战内行……贾宝玉那个执挎子弟居然能想出这一招……利用民间的舆论来压制清流……”多尔衮笑道:“谢启光的背景最复杂,对他地评价一直是各方争执的焦点,落实了谢启光地事情,就等于从根本上打倒了清流……”
“摄政王高见。”龚鼎孽附合道:“不过想要打到清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是,依目前的态势来看。现在的关键就是逼刘宗周开口承认自己地错误……毕竟贾宝玉手里没有刘宗周等人干预军机、私改将令的实据,只能想办法让他自己承认!……刘宗周今年年已经六十多了,一声清名,他岂肯轻易毁去?!……况且刘宗周心里也肯定明白。如果他承认了,不仅是他个人完了,连带整个清流也会挎掉……”
“这你就不懂了,这正是那贾宝玉的高明之处……”多尔衮得意地说道:“现在这么多人围着他的家门口,《人民日报》又是天天影射于他……除非他说假话,他不开口。别人也只会当他是默认!……贾宝玉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龚鼎孽的脸上露出恍然之色:“你的意思是……”
“很明显,贾宝玉淮备动手了……他代表的军方势力已经不准备再容忍别的声音出现……多尔衮断言道:“《人民日报》的报道和民意调查实际上就是在为他们展开大清洗做谁备和铺垫……这次清流要完蛋了……”
考虑到最近的局势变化,多尔衮的推断听上去相当合理,龚鼎孽思索了一下便心悦诚服地附合道:“摄政王果然高见……的确如此,贾宝玉他们不得不有所行动,否则根本无法向手下的将士交待!……古往今来,不替手下出头的统帅就无法获得将士的归心,将士不归心也就没有可能打胜仗……贾宝玉也是被清流逼的没了退路……看来用不了多久,金陵城就将是血色一片!”
“没错,他们越乱就越对我们有利,我看经过这次折腾,金陵没有三四个且完不了事……这个时间够我们灭李自成三回的了……”多尔衮心情显然很爽,带着一丝惋惜说道:“只可惜清流没什么军事实力,要是他们相互插起来就更好看了……”
“摄政王尽管放,清流虽没有军队背景,但他们却大都是不怕死的主儿,民望颇重,于士子间极有影响……”龚鼎孽说道:“贾宝玉只要开始清洗,牵涉必广,整个明廷必然是元气大伤……别说三两个月,两三年也不一定能结束……”
“嘿嘿,到时候就不用他来结束了……”多尔衮阴笑道:“我来替他吧……”
“摄政王高明,没想到您亲自策划的山东大捷居然能有此一石三鸟之效……挫败了明军北上之心、平定了整个山东、挑起了金陵的内斗……”龚鼎孽抓住时机擦皮鞋:“目前的局势对我大清极为有利……拿下了山东,不仅彻底崩除了京师的安全隐患,更极大压缩了金陵的防御纵深……金陵已经暴露在我们的打击范围之内!”
龚鼎孽说的这话明显不是实事求是,山东大捷的策划根本就不是多尔衮,不过多尔衮也没有谦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