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作战计划地确定。最先登陆地部队也被选出来。这次军事行动地先锋。将由厂卫营中军哨。也就是李彦最早跟随徐光启练兵时组建地那个哨。其底子可以追溯到李彦在天津时地家丁队伍。虽然他们中地很多人已经到新兵哨担任军官。不过这个哨依然是最精锐地。这一点连骆养性也不得不承认。
随后就是神机四营地左哨、左掖。作为成军时间最长地营头。他们地战力仅次于厂卫营中军哨。要超过后来才成立地神机二营。
李彦和骆养性都会在第一批随军登陆。总兵官王国兴将留在天津安排后续部队。神机二营地炮兵哨。则会被抽调一部分。随先锋营出发。
虽然在出征之前。李彦希望尽量低调。不过三个营近万战兵。以及从工矿抽调大量劳工组成地辅兵集结天津。不造成影响是不可能地。
天津巡抚毕自严、天津兵备道贾之凤等人在见过这支军队地军容以后。都是惊骇莫名。毕自严当场激动地说道:“不曾想我大明还有如此虎贲。不曾想京营竟是如此精锐。有如此强军。何愁建奴不灭?”
虽然未曾出征就大出风头不符合李彦地意愿。不过这样一来也有好处。那就是天津方面地支持变得更加有力起来。这对于即将跨海远征地李彦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当然。李彦也安排郑书于他不在的时候,统筹后勤及各种产业。军需方面,还有兵战俱乐部协助,基本能有保障,但得到天津地方上的配合,无疑能让后勤保障更加顺畅。
养病天津,再度被起用而暂时滞留的徐光启,也专程来给李彦壮行,对如此军容也是赞不绝口,并向他引荐了李之藻、孙元化等人,请他协助铸炮。
李之藻是都水司郎中,孙元化是工部司务,辽沈兵败后,以徐光启为首的一些文臣掀起一股造炮热,李之藻也因此从南河分司调回京城,不过工部军器局被李彦捏成了铁板一块,他们根本无从插手。
李彦答应让军器局配合,并开放军器局的铸炮技术,李之藻、孙元化包括徐光启都是技术官僚,也希望他们能够造出性能更加优越的火炮。
“三娃是打算主动进攻么?”谈妥了这件事,徐光启显得兴致很高,提起李彦这次前往辽东的军事行动。
“学生看过邸报上大人提出的铸火炮、建炮台以坚守地战策,不过学生始终以为,防守固然重要,但进攻更加关键,我们不能在辽西坐等建奴充分准备,这次出击,目的就在牵制建奴,伺机杀伤建奴,”李彦点头说道,虽然这样无益于行动保密,不过他也不担心后金能够得到消息,大军出发就在明天,至多三天以后,便会发起金州之战。
“以万人深入敌后腹地,恐非易事,”徐光启忧虑地看向李彦,他对李彦的练的兵评价颇高,但毕竟只有一万,大明已经有几十万军队在辽东被击灭。
“大人放心,”李彦微微一笑:“学生愿与大人约定,你等铸炮有成之日,便是吾大军报捷之时,到了那个时候,我军便要用大人所铸之炮守御,在辽东牢牢扎下根基。”
“那老夫便祝三娃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徐光启脸色稍霁,微微笑道。
“祝大军旗开得胜,早日凯旋!”次日,天津卫卫河河口几十艘风帆船扬帆待发,码头上挤满了各界前来送行的人。
“这是我们的荣耀,”李彦将右拳放在左胸的胸口,看着一个个兵丁登上帆船,他们的目标将是已经为后金所占领的辽东。
即便是平常地训练再严格,与真正的战事还会有所区别,战场之上,每个人都可能失去生命,不过对于正在登船的厂卫营来说,至少在真正面对生死之前,他们已受到过很多次的鼓励。
兵士们的士气都相当的高,看上去颇有些意气风发,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齐声高唱:“咱当兵的人,有国也有家,我们的身上穿着,褐色地铠装……”
“咱当兵地人,为啥要打仗,建奴侵犯吾家乡,休想害俺爹娘……”
歌词的内容很直白,所有听到地人都能听得很明白,曲调昂扬而又带着一点悲怆之音。
“燕赵悲歌,壮哉!壮哉!”天津巡抚毕自严悚然动容,忍不住让人送上酒来。
“李大人,本官祝大军所向披靡,为吾大明光复辽东!”毕自严手上端着两只酒碗,来到李彦的面前。
“毕大人放心,本官此番前往辽东,不破建奴,誓不罢休!”李彦端起酒碗,示意骆养性、王国兴等人也拿起酒碗,一饮而尽。
“誓灭建奴!”李彦大喝一声,将陶碗摔在地上,其他将领也齐齐呐喊,摔碗在地。
第一批出征的军队包括厂卫营中军哨、神机四营左哨、左掖,共三营战兵以及辅助人员两千余人。
当各船升起风帆,一次驶出海湾的时候,李彦站在甲板之上,看着渐渐远去的大陆,也颇有些不平静:“看到没有,我们的身上,寄托着祖国,寄托着大明的殷切希望,此战,只许成功,绝不能失败。”
“此战必胜!”骆养性大声喊道:“击灭建奴!”
这次出征,李彦已为此准备一个多月,每个士兵都经过海上的适应性训练,船上的水手也都是经常在海上讨生活的,对这一带的海况非常熟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