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天工_半埂草【完结】(239)

  熊廷弼注意到朱由校惶急的神情,以及脱口而出地昵称。知道这个叫“三娃”的辽东道,定然深得皇上的宠信,不过他并未因此而有所顾忌,反而是脖子一耿,扬声说道:“孤军必败!”

  “这……这可怎么办?”朱由校一下子急了,暴露出他这个年纪所固有地不成熟。

  “李大人已于五日前领军出征,现在撤回怕是已经来不及了,”兵部尚书崔景荣走出队列,出声奏道。

  虽然他出任兵部尚书不过几个月。但辽沈战败,终究要承担责任,此前已经上疏请辞,也遭到不少的弹劾,日子并不好过。

  李彦的出征金州地作战方案,是得到内阁和兵部支持的,如果再次失败,那他这个兵部尚书肯定得下台,听到熊廷弼如此断言。也不禁担心异常。

  群臣也都屏住呼吸,表情沉重异常,都知道大明如今再也承担不起大的失败了。

  崔景荣还要说话,殿外突然传来小太监尖细的叫声:“皇上,金州战报。”

  “啊!”朱由校在李彦出征以后,也天天想着前方的战况,所以让小太监一直盯着通政司那边,一有战报,马上送到。所以这个小太监才不顾往常的规矩。出声打断了正在进行中地朝会。

  事到临头,朱由校却是过份担心。脸色苍白,瘫坐在龙椅上,口中讷讷说不出话来,生怕听到不好地消息。

  已经是翰林院侍读、少詹事的孙承宗暗暗叹息一声,示意小太监送入战报,出列取在手中,打开扫了一眼。

  群臣地目光顿时全部集中在孙承宗身上,朱由校靠着龙椅,勉力直起身子,直勾勾地盯着孙承宗手上的战报。

  孙承宗对这份战报本来已有判断,但被众人这么看着,也不禁微微有些紧张,快速扫了战报的标题一眼,又定睛看了看,才激动地捧着战报,跪倒在地:“恭喜皇上,金州大捷!”

  “大捷?赢了?”朱由校一下子又瘫了回去,靠着椅背,似乎浑身地力气在那个瞬间被一抽而空。

  “念,孙先生快念给朕听!”瘫坐下去的朱由校伸出手指点着,急急地说道。

  孙承宗连忙答应,再次展开战报,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臣李彦领神机二营、四营、厂卫营,于五月甲子,攻取金州,斩首六百,俘敌八百,吾军伤亡仅十七……”

  赢了!竟然赢了?朱由校小脸涨得通红,毫无帝王风度地戆笑起来,虽然之前李彦一再保证,攻取金州肯定没有问题,但明军自从萨尔浒之战以后,屡战屡败,特别是刚刚经历了辽沈之战的惨败,失地千里,丧兵十余万,朝野间士气低迷,对前方战事几乎束手无策。

  即便是被寄予了极大希望的熊廷弼,其策略也不过是固守,不敢提及主动出击,更遑论收复失地,特别是他刚刚还断言李彦孤军必败,让朱由校惊惶万分,转眼间便得到这样的好消息,兴奋几乎晕了过去。

  “臣等恭喜皇上!”群臣也是欣喜异常,毕竟数年来糜饷千万,兵十数万,无一胜绩,金州胜绩虽小,却是前所未有,人心顿时大振。

  “嗯,三娃……李彦李爱卿做得好,朕、朕要封赏……”朱由校激动地说道。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四零回 战略争端

  “臣以为,当令李大人火速领兵撤回登莱,以避建奴锋芒!”在一片称颂声中,熊廷弼的声音显得很不和谐。

  “呃,”朱由校不解地望了熊廷弼一眼:“熊大人,三娃……李彦他打赢了建奴。”

  “建奴在辽南兵力微薄,在旅顺口并无驻军,金州也不过千余人马,李大人取金州固然容易,但必招致建奴的反扑,若不及时回撤,恐先胜而后败!”熊廷弼杵在大殿的中央,毫不客气地大声说道。

  “辽南得则易得,守则难守,为今之计,仍当以三方布置之策,以登莱、天津舟师为机动,骚扰辽南,而重兵集广宁。如今三方布置未定,而以一偏师取金州,则登莱、天津无从接应,广宁不能出军,反使建奴有所防备,三方布置成效立减,或说奇功,乃奇祸尔!”

  李彦在攻取金州的第十一天才得到来自朝廷的封赏,加李彦为正四品按察副使,仍领辽东道;实授王国兴复辽总兵官,加征虏前将军衔;骆养性授参将,宋大牛也被提升为守备,其余人等,也各有封赏。

  以大明原本的军镇设置,并不包括复辽总兵,只有辽东总兵,这道旨意一下,也就表明朝廷要在金州独立建镇,意味着熊廷弼提出的援辽军撤回登莱的建议遭到否决。

  在援辽军,如今的复辽军中,王国兴、骆养性等人对熊廷弼要他们回撤都是颇有微词,特别是那句“或说奇功,乃奇祸尔”,更是让这些心高气傲的纨绔将领很是不忿。

  “熊廷弼说得本是不错,”在得到封赏以后的军务会议上,李彦不得不承认熊廷弼的战略眼光:“如果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已布置到位,那么现在的金州军便能从登莱、天津处得到更多支持。”

  “而建奴则会面临两难的局面,如果进攻金州,兵少则不济。兵多则恐被广宁军乘虚而入,如今广宁军未集,进取不足;天津、登莱援助又少,建奴可以从容调兵,围攻金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