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计划”将在东线投入六个营战兵。以及相应的辅兵。战役规模空前。
为了支撑这次作战。辽南与东江都开始进行动员。生产与贸易都开始向战事倾斜。的方卫所开始征召守备军。工匠营、工役营也开始抽调组织。准备为军队服务。
与辽南一海之隔的天津、登莱。也接到朝廷旨意。全力应对建奴的这次军事行动。
朝廷也果然下令辽南、登莱军伺机进击三岔河、盖州。辽南衙署一面疏请广宁固守。保证会出兵牵制。一面做好了东江计划的战争准备。
天启二年正月二十日。建奴兵分三路。从黄泥洼、柳河渡。以及三岔河渡过辽河。辽东巡抚王化贞部署的防河兵闻风而溃。没有起到任何阻拦作用。
当建奴大军在牛庄、海州一带集结的时候。王化贞却认为建奴不敢渡河。他甚至打算令部将罗万言以哨卒过河诱敌前来。然后以精锐骑兵袭击。给以“大创”。当建奴大军渡河时。他所依赖的精锐骑兵却跑的最快。他的这些布置也就成了笑话。
辽沈之战以后。广宁前线的实际权力掌握在驻跸广宁的辽东巡抚王化贞手中。王化贞似乎打心眼里轻视建奴。他没有按照熊廷弼的方略。集中兵力固守广宁。并以镇武、闾阳等大城护卫犄角。深垒高栅以待建奴。而是沿河布防。这道防线。在建奴渡河时即失去作用。
王化贞又分兵戍守广宁以东。三岔河以西的西平、镇武、西兴、西宁、平洋诸堡。各置数千兵不等。
处处设防。兵分力弱。等若不设防。反而处处受制。努尔哈赤挥兵急进。西宁诸堡皆是一鼓而下。直到距离广宁已经不远的西平堡。才遇上一次坚决的抵抗。
明副总兵罗一贯领兵三千。驻防西平堡。又收拢周围的屯兵和前面溃下来的兵丁。拥兵近万。在参将黑云鹤出城作战不利以后。凭城坚守。直至火药、矢石用尽。被建奴破城而入。又展开巷战。血战终日。终于全军覆没。
西平堡一战。黑云鹤阵前战死。罗一贯战败自杀。后者依城作战。给了建奴较大的杀伤。终于还是不能阻挡建奴的步伐。
建奴自二十日渡河。当天即向前推进二十里。初战之后。即围住西平堡。于二十一日发起攻击。战斗至中午。城上弹药告罄。建奴很快破城而入。
此时。熊廷弼已进驻广宁右屯。闻讯后传令王化贞发兵救援西平。并问他:“你平日说的大话哪里去了?”
实际上。不用熊廷弼相激。似乎从来没有将建奴放在眼里的王化贞也早就决定主动出击。对于王化贞来说。建奴来的正是时候。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六八回 广宁溃败
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一日,王化贞听说建奴发兵围住西平堡,遂尽发广宁城大军,会同镇武、闾阳守军共三万余,以孙得功为先锋,祖大寿、刘渠、祁秉忠、鲍承先、刘征、刘式章等统兵求援西平堡。
此刻建奴刚刚攻占西平堡,立足未稳即重新展开阵型,明军或许本有一丝力战的可能,却因为孙得功的反叛,在阵后大叫“兵败”,并领军先逃,祖大寿、鲍承先等紧随其后,使得明军陷入混乱,建奴趁势掩杀,将明军围困的沙岭,尽数杀戮。
以广宁军的战斗力,或许并不能与建奴披甲兵相抗衡,不过三万多明军,本来也该是一场大战,却因为孙得功的反叛,以及祖大寿、鲍承先的溃逃,导致兵败如山倒,成为建奴对明军一边倒的屠杀。
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孙得功在广宁城正式举起叛旗,广宁城陷入混乱,王化贞控制不住局面,在参将江朝栋的保护下逃出广宁,在大凌河遇上前来增援的熊廷弼。
熊廷弼于二十二日进驻闾阳,闻听广宁孙得功反叛,监军许慎言力劝救援广宁,计擒叛将,徐慎行认为孙得功虽然反叛,建奴未入广宁城,城内的守军未必都听孙得功的,只要熊廷弼领五千兵入驻,以辽东经略的名义登高一呼,定然能够得到将士们的拥戴,除去孙得功,重建广宁城防,依城力拒建奴。
佥事韩初命反对救援广宁,他认为广宁已经陷入混乱,建奴又近在眼前,根本没有时间容得他们整顿城防。
熊廷弼决定听取韩初命,领兵后撤,在大凌河巧遇狼狈逃窜的王化贞。
自天启元年三月辽沈之战发生以后。王化贞起于广宁,熊廷弼重新起复,两人一为巡抚,一为经略,本该同心协力,但却因为方略不同,演变成为意气之争,终致辽事糜烂。
广宁战败之初。确实是王化贞大意轻敌的责任,他没有采纳熊廷弼稳固防守,以重兵保广宁等大城,而是分兵各堡,被建奴各个击破,并被孙得功玩弄于股掌之上,想招降李永芳,却不料手下的大将反被招降。可笑之至。
熊廷弼毫不客气地嘲弄了王化贞一番,又拒绝了王化贞退守退守宁远和前屯的建议,留五千人给王化贞断后,自与韩初命等引领百姓入关。
与此同时,熊廷弼还下达了清野的命令,尽焚明军与地方官府在辽西的仓储物资与设施,于二十六日,回到山海关。
有明一代。先防蒙古。后防女真。自山海关起。直至辽左地开原、铁岭。各重镇之间。每三十里筑一城堡。每五里置一墩。这些费尽千百万两银子。数以千计地堡台烟墩组成地防御体系。几乎没有发挥出作用。都成了后金轻而易举地攻击目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